摘要:近期热点不断的名创优品,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公告。根据公告,名创优品2024年全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69.94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年毛利为人民币76.37亿元,同比增长34.0%;毛利率全年为44.9%,创历史新高。
近期热点不断的名创优品,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公告。 根据公告,名创优品2024年全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69.94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年毛利为人民币76.37亿元,同比增长34.0%;毛利率全年为44.9%,创历史新高。 尽管业绩增幅不小,但名创优品决定在2025年放缓开店节奏,名创优品CFO张靖京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2025年门店增加的数量预计会略少于2024年,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经营节奏。门店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和结构,希望更多增长来自于同店销售。” 这其中的问题是存量门店的销售下滑,也是名创优品在2025年着重去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完成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后,名创优品要在销售、产品品类、毛利等方面对永辉进行改造,伴随的是更多的裁员和关店,这家企业或许在短期内将迎来“动荡期”。 “拯救”同店 2024年,名创优品的门店总数为7780家,全年净新开1219家门店。其中,名创优品门店数量为7504家,全年净新开1091家门店。 这其中,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增加了460家,达到4386家,其中99%为合伙人门店,直营门店仅仅增加了1家。 按照张靖京的描述,2025年名创优品会参考2023年到2024年的开店情况,大概净增250到300家。 “中国市场会有很多轻资产的店,另外一些大店,比如MINISO IP LAND ,我们认为这种店很成功,今年会加快布局,保守开10家以上。美国预计可以做到350到450家。” 
MINISO LAND成都店 图/名创优品官网
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则表示:“我们计划全年开店数量跟2024年差不多。” 无论是何种说法,名创优品的管理层都对2025年的开店速度降低了预期。 这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同店GMV增长率的下滑。2024年,名创优品国内业务在2023年36%高增长率的基础上,整体营收增长11%,线下增长10%,电商增长25%。从数据可以看出,名创优品国内业务增长率下滑最主要的是线下门店。 而这其中,同店GMV增长率在2023年还有着30%-35%的增长,而2024年,其下降率在高个位数,这证明成熟门店的销售不及预期。 张靖京在财报会上分析道:“同店的提升会是我们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同店数据表现不佳,除了大环境影响之外,还有三个原因。第一是门店选址存在问题,第二是部分加盟商在店面的货品陈列展示、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第三是渠道的精细化配货还有提升空间。” 根据名创优品观察发现,越大的门店,同店销售额恢复越好,300平方米以上大店都是接近回正,而小店出现下滑。这使得今年,名创优品将花一定的精力在修复同店销售上。 叶国富称:“下一步,我们的门店整改就要把一部门小店转大店。还将通过优化渠道和加盟商结构、根据不同渠道特点和消费画像进行精准配货、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IP合作矩阵、继续提升会员的黏性和复购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同店销售。” 2025年,名创优品的线下门店仍旧要完成双位数的销售增长,同时还要确保门店的竞争不比去年多。在同店销售承压的情况下,名创优品似乎在国内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就是MINISO IP LAND,这也符合其开大店开好店的策略。 张靖京表示:“上海的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虽然成本很高,但是在过去的四五个月中,这个店可以保持高双位数的平均利润率,并且在持续地优化。” 爆改永辉 去年9月23日,名创优品以约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永辉超市的最大股东。 成为大股东后,叶国富和他的团队也将手直接伸到了业务层面,永辉在3月17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立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改革领导小组的议案》,其中,推选永辉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为组长。 根据公告,改革领导小组的其他成员为王守诚、罗雯霞、林红东、曾凤荣、吴凯之、甘旺亨、张卫东、朱静、刘少强。董事长仍由张轩松担任,改革小组向董事会汇报。 这份议案得到了大部分管理层的同意,反对的一票由董事张轩宁投出,理由是“当前高级管理议案中,未涉及CEO安排,这令人深感忧虑”,此次调整使得永辉原CEO李松峰出局。 
3月21日,永辉超市公告显示,鉴于其暂未聘任CEO,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以确保公司规范运作和日常经营管理事项顺利开展。 在业绩电话会上,叶国富表明了其下一步改造永辉的思路,即“三提两降”。 按照他的表述,“三提”分别为提人效,即优化人员;提业绩,通过调整后,门店的业绩平均是过去的2到3倍,稳定之后,刚开业的门店业绩则是以前的7到8倍;提毛利,“永辉过去两年的收入量级在八九百亿,其中四分之一是生活用品,而且大多数用第三方产品,毛利很低,这方面我们有经验,可以协助开发自有品牌,将毛利提到很高的台阶,也能增加核心竞争力。” “两降”分别为降成本和降费用,“我们今年做了大量的人员优化,工作核心是减亏。2026年年底,要把永辉现有的店该关的关,剩下的都是好店。” 在3月17日的永辉股东大会上,叶国富表示,目前永辉进入了快速调改期,计划2025年调改门店达200家左右,并关店250-350家,到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截至2024年,永辉超市共有776家门店,此次调整涉及了永辉三分之二的门店。 今年永辉预计上架60支新品,孵化出至少10支超过1亿元的超级战略大单品,预计通过3~5年的战略坚持和供应链生态建设,推动自有品牌达到永辉整体销售额的40%。 按照叶国富的设想,未来永辉目标是线下零售的龙头,定位中国的中产和小中产,学习对象为山姆和胖东来,将永辉打造成中国有品质的线下超市。 
永辉超市 而这也与永辉董事长张轩松的理念不谋而合,他与投出反对票的张轩宁为兄弟,此前均为永辉的大股东,但2018年年底,双方因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组织架构、治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 双方的分歧在于着力发展线上还是线下,而随着叶国富表示:“不做大卖场,而是聚焦2000到3000平小型超市和有品质的社区超市,相信把产品和服务做好,线下商超会有巨大的机会,像永辉调改店开业后很多线上的消费者又回到了线下”,兄弟两人的路线之争也告一段落。 2024年,永辉的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0亿元,2024年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2.1亿元,相比上年亏损进一步拉大。在顶着巨大亏损压力下,叶国富能否在2年时间将永辉爆改成为“永东来”,这是个巨大的考验。 来源:阿田说事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