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炳武,字陶然,齐鲁之画坛俊秀也。其艺以花鸟擅场,兼工虫鱼走兽,笔致简括而凝重,法宗往古而不逾矩。积年浸淫国画之道,究画理、研画论、精构图、擅技法,凡写生创作,靡不精熟,遂成“沉毅中见洒脱,平实中含深厚,隽秀间蕴苍润”之独特风骨。尝于国中各地开个人画展,声名远
李炳武,字陶然,齐鲁之画坛俊秀也。其艺以花鸟擅场,兼工虫鱼走兽,笔致简括而凝重,法宗往古而不逾矩。积年浸淫国画之道,究画理、研画论、精构图、擅技法,凡写生创作,靡不精熟,遂成“沉毅中见洒脱,平实中含深厚,隽秀间蕴苍润”之独特风骨。尝于国中各地开个人画展,声名远播;其作更展于新嘉坡、马来西亚及台湾诸地,观者叹赏,誉满中外。
今先生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山东美协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珠海三海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当代美术家网亦推为名家。余观其写意禅荷系列,笔墨含章,精神贯道,寓意深远,遂作此赋,以颂其艺。
先生之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之画者多绘之,然君独以禅意入笔,别开生面。其写荷茎,一笔直下,或挺或曲,墨色由浓及淡,干湿相济:根处墨沉如铁,显立水之劲;梢头墨轻如雾,含摇风之姿,似禅者立身俗世,动静之间不失本心。
其绘荷叶,以大笔泼墨,浓处如乌云聚岫,苍润厚重,似承雨露而含生机;淡处若薄雾笼水,通透空灵,如沐清风而显雅致。墨色交织间,若闻荷塘雨后之清气,若见莲叶翻覆之灵趣。
至于荷花,或含苞如素心未展,或绽放若玉露凝香,皆以淡彩轻染,瓣边留白,不事浓艳,却见冰清玉洁之态——非独绘荷之形,更写荷之魂,恰合君“平实中见深厚”之旨。
笔墨为荷之骨,则荷之精神为荷之魂。先生画荷,不孤立摹写花叶,必置之于天地语境,借荷之姿态传禅之哲思。观其作,荷鲜有争艳之状,多呈静立之姿:纵有风吹叶动,亦无狂躁之态,唯见叶片轻颤,荷茎微弯,顺自然而不抗拒,恰如禅家“无住无执”之境。此非独绘自然之理,更含“枯荣皆是常,得失本无定”之禅意,观者见之,若悟“接受无常,方得自在”之真味。
其禅荷系列,荷出淤泥而洁,喻人处浊世而守本心;荷映清波而不执影,喻人对名利而不迷己。一笔一墨,皆含劝世之怀;一景一物,尽藏向善之念。
先生之画荷,亦融其毕生研画之功。其构图多采“留白”之法,宗古人“虚实相生”之论。尝见一竖轴禅荷,仅于下半幅绘荷数株,上半幅皆为空白,然观之不觉空疏——空白处或为浩渺天光,或为澄澈水面,荷于其间,虽显纤小,却更见坚韧,似在天地间守一己之真。
此非仅构图之巧,更含“大道至简”之禅理:删繁就简,方显本质;留白处,恰留观者思绪驰骋之地,所谓“画外有意,境生象外”。
先生之作品,日于朋友圈中分享。其禅荷系列,或绘风荷之动,或写晴荷之静,或描雨荷之润,或摹雪荷之洁,皆以笔墨传情,以精神立意,以寓意寄愿。余观其画,清风不觉叹曰:炳武先生之荷,非仅画也,实为心也;非仅艺也,实为道也。其笔下山荷,是禅者之姿;其墨中莲影,是君子之德。观之者,可悟处世之智,可养静心之气,可怀向善之愿——此乃君之艺之所以动人者也。
赞曰:陶然之笔,绘彼清荷。墨含禅意,笔蕴真如。茎挺若志,叶展如书。花绽素心,魂守冰壶。
来源:顺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