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学们,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这是联合国为唤起全球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而设立的特别日子。它提醒我们: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基石。2025年3月22日,是第33届“世界水日”,主题为“Glacier Preservation”,
国旗下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珍惜点滴之水 共筑生命之源》。
同学们,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这是联合国为唤起全球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而设立的特别日子。它提醒我们: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基石。2025年3月22日,是第33届“世界水日”,主题为“Glacier Preservation”,译为“冰川保护”。3月22日-28日也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宣传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然而,当我们打开水龙头就能获得清水时,是否想过,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每1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缺水或水污染而失去生命?是否知道,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
同学们,水不是取之不尽的。我们常说“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但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其中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不足1%。在非洲干旱的土地上,妇女顶着烈日步行数公里取水;在黄土高原的村落里,一盆水要反复用于洗漱、洗衣、喂牲口。
同学们,节约用水,是责任,更是文明和智慧。每一滴水都值得被尊重。当我们刷牙时关上水龙头,每天就能省下18升水;当我们将洗菜水用于浇花、用雨水冲洗地板,就能让每一滴水焕发第二次生命。日本的“一滴水刷完一个马桶”技术、以色列的沙漠滴灌农业,都在告诉我们:节水不是“小气”,而是对科学的敬畏,对生命的担当和文明的延续。
同学们,我们能为未来做些什么呢?
1. 做“节水卫士”:随手关紧水龙头,拒绝长流水;
2. 做“创意达人”: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脸水冲厕所;
3. 做“宣传使者”:向家人朋友普及节水知识,让更多人加入行动。
古有李冰父子筑都江堰润泽天府,今有南水北调工程跨越千里送清泉。从大禹治水到新时代的“节水中国行动”,中华民族始终在与水共生中书写文明。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以珍惜每一滴水的行动,守护这颗蓝色星球的生命线吧!
最后,与大家一起共勉:“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来源: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