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法机构又闹翻了天。蓝的、绿的,脸贴着脸,手也不知是不是拳头。昨天会场刚打完,今天又有人扯着嗓子喊、有人飞起巴掌。你以为他们在讨论改革,结果更像赶集,谁要吵不过了,干脆就直接上手。让人看了满心荒唐:真的是要“好好开会”,还是比谁敢动手?
立法机构又闹翻了天。蓝的、绿的,脸贴着脸,手也不知是不是拳头。昨天会场刚打完,今天又有人扯着嗓子喊、有人飞起巴掌。你以为他们在讨论改革,结果更像赶集,谁要吵不过了,干脆就直接上手。让人看了满心荒唐:真的是要“好好开会”,还是比谁敢动手?
邱议莹,这名字在台湾政坛是响当当的。有些人说她就是民进党的“头号打手”,别人嘴上功夫不够,她直接拳脚来解决。其实,要说她暴力,那也不假,但人背后有她自己的故事。要是只看最近她给罗智强一巴掌,和以前在立法机构的那些冲突,你可能觉得她就是天生的“闹场王”。可其实,仔细翻翻她小时候,她家以前是国民党的“自己人”。——这也蛮讽刺,谁家没点奇怪的亲戚呢?
邱议莹出生屏东,1971年,那个地方,说实话,在台湾算不上多热闹的市区。她爷爷邱庆德在当地做过大官,屏东的市长、市议会议长,什么“管事的”他都干过。她父亲也算是国民党的嫡系,但就跟很多大家族的“二代”一样,大好前途,却被国民党自己给伤了心。没有提名县长候选人,“基层的希望”突然沦为局外人,那怨气憋一肚子。邱议莹说不定小时候最怕的,就是大人喝酒后念“国民党老是不讲情面”这种牢骚。
那到底是怎么跟民进党混到一块的?大人心怀怨气,后来台面上越来越多“党外势力”,屏东又是本土势力扎堆的南台湾。本来一家人坐国民党的车,突然下车转民进党的班,这个变化,说起来好像革命,其实也很像很多家族的“跟风”。邱议莹和弟弟邱明璋,反正从小家里就“自带政治热情”,弟弟后来也弄过议员,最后下海做生意。可妹妹更厉害,不到30岁,民进党里就是中常委了。你想象一下,27岁的姑娘,敢站在一堆男人中间高声大嗓门,这底气其实也都是家庭代代传下来的。
但这脾气也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2002年她进了立法机构做民代,没几年就把那股子冲劲和火爆脾气发扬到极致。人家说“女流之辈”,她听了只觉得好笑:谁说女的就不能“掀桌子”?2009年那场和李庆华的冲突,台湾电视台全直播了。李庆华是国民党老资格,出身高门,爸爸李焕是熊熊大佬,台上发言一板一眼。邱议莹就在台下拧着眉头骂,李庆华一急,噼里啪啦怼她没家教,这事要搁一般女议员,可能委屈哭了。
偏偏她不吃这一套,桌子一拍就吼回去:“家教?你们家才没家教!”场面一度失控到李庆华还要开玩笑地问她敢不敢打人,结果,众目睽睽之下,一巴掌甩了李庆华。这种事儿,在政治圈不常见,电视镜头一晃,观众都愣了。你要说道歉?没影儿。当晚舆论爆炸,李庆华报警告她,可她反而更“理直气壮”,好像是在学校扔粉笔的那号老师:你说我,我偏不服。
这倒是台湾政治里一个很复杂的细节:政客吵架其实是日常,但真动手的,还是少数。有人说她像年轻时的陈水扁一样拧,打官司、斗气、连门都敢踹。2013年扁案最激烈那阵,邱议莹带着一群人堵住法务部门的副主管陈明堂,没堵到人,就去找曾勇夫,干脆一脚把人家的办公室门踹破。她那种“管你是谁,冲进去再说”的劲头,其实挺让人佩服,也是很难管住。
隔壁办公室的公务员估计都吓傻了吧,你要说她是民进党的“暴力机器”,其实阴差阳错也是拜对手“太温良”所赐。案子最后说撤就撤,“以和为贵”这种话,官场上讲讲还行,放到带劲如邱议莹的人身上,基本等于没说。民进党的这批人,就是吃准了对方不会拼命。
各种冲突说起来像笑话,其实有时还真不那么简单。比如最近这波改革案,民进党落了下风,为了拖延、搅场子,邱议莹上来就给罗智强一巴掌,场面混乱到警卫都不知道该帮谁。民进党“蓝绿混战”已经成习惯,只是这回,改革案还是过了。罗智强后来在镜头前笑着说“头有点晕”,还要用法律反击邱议莹,口气里有无奈,也有点自嘲。
讲到这里你得说一句闲话:“台湾政坛,怎么像孩子耍脾气?”其实台湾社会的性格是很复杂的,一边骂着“政治不清明”,一边又乐得看人吵架。有时民众党和国民党联合起来,民进党成了少数,嘴硬手更硬;有时反过来,蓝的又抱团,绿的就搅局。不管怎么打,脸都要面子,谁先低头谁就输了。
还有一点,国民党那种“道学先生”的气质,说难听点,就是太“好好先生”了,老是讲规则讲礼让。你像许淑华2017年那次,邱议莹去揪李彦秀的衣领,许淑华一巴掌拍在她脸上,算是“报了仇”,纷争暂时收场。邱议莹那会儿也安静了几天,这种脾气,外头人是看不惯,家里人却可能觉得她才是真性情。
说起来是打打闹闹,其实政坛斗争都是“成王败寇”,谁能把对方打服,谁才叫话事人。可政局风头很快,一会儿还是你站上风,一转眼就能换了人。流氓像弹簧,你软它就强,这话其实藏着不少无奈:台湾社会总归喜欢风云变幻,但真到了关键时刻,最凶的未必能笑到最后。
我们不是要为谁洗地,邱议莹爱打架也确实名声在外。但要说“改革”或者“民主”,只是靠拳头,是不是也太悲哀了?立法机构的门踹坏了,还能换,但社会的气氛一旦坏了,想再修补可就难了。
现在的台湾,谁都说“得改”,谁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蓝的软,绿的硬,大家在台上打得热闹,台下的普通人却只想安稳过日子。不知道以后,邱议莹还会不会再次“一巴掌打爆整个会场”,还是会某天突然收起这张战斗的脸,变成那种“和和气气”的大姐?
没人敢肯定。也许,这就是台湾政坛永远打不完的循环。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