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沙尘之晨,品哲思书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5 08:42 2

摘要:回想起昨晚,沉浸在泰戈尔那本充满智慧的语录体诗集《飞鸟集》之中。每一句诗,都短小精悍,却又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那些灵动的诗句,宛如冬日窗上的精美窗花,剔透而独特。你可以将它们轻轻采撷,嵌入日记的空白处,为平淡的生活记录添一抹亮色;或是放在文章的开篇,瞬间点亮

在2025年3月25日这个沙尘弥漫的清晨,世界被一层朦胧的沙雾所笼罩。七点三十五分,我坐在窗前,望着混沌的天空,思绪却飘进了书的世界。

回想起昨晚,沉浸在泰戈尔那本充满智慧的语录体诗集《飞鸟集》之中。每一句诗,都短小精悍,却又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那些灵动的诗句,宛如冬日窗上的精美窗花,剔透而独特。你可以将它们轻轻采撷,嵌入日记的空白处,为平淡的生活记录添一抹亮色;或是放在文章的开篇,瞬间点亮读者的心灵。又或是把它们印在汽车靠枕、沙发靠垫上,让每一次休憩都能与哲思相拥;印在帆布包、搪瓷缸上,带着这些智慧的结晶行走在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成为了一个传播思想的有趣行者。

清晨的阳光努力穿透沙尘,我把目光从窗外收回,翻开了另一本语录体著作——《传习录·王阳明》。王阳明的心学,深邃如渊,作为一个初涉其中的门外汉,我满心好奇又略带忐忑。就从上卷的《徐爱录》开始吧,可读着读着,发现其中尽是对先生的溢美之词,有些甚至像是夸张的吹捧,于是索性跳过,继续探寻更有价值的内容。

紧接着,一段精彩的问答映入眼帘。徐爱问道:“知止而后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王阳明先生回答:“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亳人欲之私者得之。”

读着他们的对话,我不禁莞尔,心想:说话确实得像女孩子的裙子,越简洁越好。泰戈尔的《飞鸟集》三言两语就能直击人心,全靠读者自己去领悟。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就像王阳明先生的弟子,渴望找到一位人生导师,坐在课堂之下,聆听生活的真谛,恨不得将先生的学问与思想一股脑儿全装进自己的脑袋,尤其是那些关于生活与权谋的心学要义。先生的话固然充满哲理,只是弟子们求知若渴,先生便滔滔不绝,言辞一多,就难免让人有些费解,读起来费神。

先生提到“义外也”,那“义”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先生所说的“义”,是本性与天性的融合。本性藏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恰似先生口中的至善之心,纯净而美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去彰显,达到一种纯粹至极的境界。可这看似人人皆有的本性,却又如同雾里看花,难以捉摸。常听人说“我本善良”,但真正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与挑战时,又有多少人能坚守这份善良呢?

天性,则是天道的体现,宛如人体内的神秘小宇宙。它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达到天理的极致,且毫无一丝私欲。这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定理。就像天道,看似无为,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孕育万物。人在漫漫人生路上,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遵循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期间,私欲可能悄然滋生,恶念或许偶尔闪现,而有的人却能为了心中的大义,舍弃生命。这便是一个智慧思想从萌芽、成长到成熟,再到最终消散的过程。

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克制那些违背天道的欲望呢?这就如同量子效应一般,人体内的本性与天性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我们需要通过格物致知,不断地探寻事物的本质,从而彰显内心的光明品德。但归根结底,若只是一味地学习知识,却不加以思考,或是整日冥思苦想,却不付诸行动,即便先生再有满腹经纶,说得再多,也是徒劳无功。

人生的真谛,终究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而这种领悟,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更要付诸实践。看看时间,已经八点三十一分了,新的一天在沙尘中拉开了帷幕。我也该起身,去开启属于自己的生活了,要是再不去“觅食”,恐怕又得像昨天一样饿肚子了。毕竟,就算是穷书生,也得有“一瓢饮一箪食”,才能在这充满挑战的人生路上,继续追寻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