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军闯过了川甘边境的天险腊子口,爬过了巍巍屹立的六盘山,在群 雁南飞的深秋季节,红1军团甩开了胡宗南主力和“三马”(马鸿逵、马 步芳、马鸿宾)军阀部队的一次次围阻,于10月17日终于来到了甘陕边 界的铁边城、元城和老爷庙一带。
南溪、孙翊整理
护送毛主席到吴起镇
红军闯过了川甘边境的天险腊子口,爬过了巍巍屹立的六盘山,在群 雁南飞的深秋季节,红1军团甩开了胡宗南主力和“三马”(马鸿逵、马 步芳、马鸿宾)军阀部队的一次次围阻,于10月17日终于来到了甘陕边 界的铁边城、元城和老爷庙一带。
经过6天的强行军,我虽然疲惫不堪,但自爬雪山以来好几个月,沿 途难得见上几个人,更谈不上在城镇里宿营了。
这回到了陕北重镇,年轻 人的好奇心驱使我约几个战友,不顾征途疲劳到镇上去逛一逛。镇上沙土 路两边歪歪斜斜地竖着一些民房和窑洞,街上除了红军干部战士在忙碌, 当地老百姓寥寥无几。我们信步走到街的尽头,依稀看见高低不平的土围 子和土城门。
与老乡攀谈中方知,千年前的宋朝时这里曾是陕北重镇,元朝时有几 千户人家,明末李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经常出没在这一地区,因此遭到 明朝反动官兵“血流千里”的大屠杀。近几年来,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 军也经常来往于这一带,发动回、汉人民坚持武装革命斗争。
回到城北宿营地,我们吃了晚 饭,倒头便进入了梦乡。
似乎才打个 盹的功夫,警卫员把我叫醒,说军团 首长叫我去接受任务。我来到城中老 爷庙(唯一的一片大瓦房),军团指 挥部便设在这里。
左权参谋长迎过来 亲切地对我说:“萧忠渭,你明早带 军团警卫连两个排,以及侦察连和工 兵连,接应护送毛主席、周副主席、 王稼祥副主席等中央首长到吴起镇, 要绝对保证中央首长的安全”。
听说 要我护送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首长到 陕北吴起镇,又高兴,又荣幸,睡意 顿 消 。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吴 起镇前,萧锋总支书记在六盘山 留 影
经过简短的准备,19日上午7 时,我带警卫部队到城北打谷场集结。不一会儿,毛主席拄着拐杖走了过来。
毛主席穿着灰布军装,虽然肩头打了补丁,但干净整洁,八角帽上的 五角星格外红。
周副主席满脸络腮胡子,笑容可掬地告诉主席,是萧忠渭来护送他们 登程。
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忠渭护送我们,我们放心!”
主席因有病, 有时坐两人抬的竹轿子,但多数时间都骑着那匹灰骡子,周、王副主席骑 着两匹枣红马。
我带着警卫连走在前,中央首长在中间,工兵连在后, 一行200余人 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行进了约7个小时。除了在榆树台这个地方,敌机投了几颗炸弹,沿途没有发现其他情况。
因为从铁边城向东到吴起镇一带已 成了陕北红军的根据地,土豪劣绅、地主老财死的死,跑的跑。我们16 时左右安全到达了吴起镇。
吴起镇是陕北的一个穷山镇。镇西有一条南北向的洛河流过,镇东房 子多些,人也多些。
记得我们一行人来到镇东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时,镇苏 维埃政府主席耿洛源和几十名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迎中央红军的到来。
看到陕北人民欢乐的笑脸,酸甜苦辣一起涌上我的心头。经过这一年的长 征,我们饱尝了没有根据地的苦头,衣服破了没有换的,伤员无法妥善安 置,眼睁睁地看着重伤员无药医治而死去,严重地影响着干部战士的作战 热情。现在,虽然陕甘地区人民生活艰苦,住着破窑洞,炕上多无炕席, 但总算又有家了,我们疲惫的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在区苏维埃的帮助下,我协助军团管理人员把毛主席等中央首长分别 安排在镇上球场南面的几间简陋的窑洞里,而后饭也顾不上吃就带警卫连 和工兵连布置警卫,特别在吴起镇西南鸭疙山方向放了1个排的观察哨和 兵力,那里有一个土围子,里面有一些地主武装,一年多来专门同陕北红 军作对,经常出没于这一地区残害百姓。
我布置了警卫,才吃晚饭,随后 便走到毛主席的住房。
毛主席话长征
我不止 一 次见到过毛主席。
记得在1928年10月10日古城会 议后,泰和游击队(我任队长)和永新游击队在李珍书记率领下 由新城进驻井冈山茨坪,毛主席、 朱总司令接见了我们这些为井冈 山送粮的游击队员们。
后在中央 苏区红都瑞金,我在第一期团校、 到达陕北的毛泽东 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那时,毛主席兼我们的苏维埃运动史的教员,我经常提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问他,主 席总是深入浅出地予以解答,师生关系亲密无间。
长征途中,全州恶战 后,我是红1师3团总支书记,组织命我带3团的第3营在资源县南油榨 坪以西的新开团护送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离开危险地带,在一场混战后,毛 主席拖着病弱的身躯告诫我:“莫往北走,那里有国民党埋伏,赶紧往西 走,到敌人设防较薄弱的无垒区行动 …… ”
我径直走进了主席的窑洞。这间不足15平方米的窑洞里,除了一个 土炕,仅有一个古铜色的四方桌在炕边,桌子上放了张大地图,毛主席正 弯腰在小马灯下查看着地图。
毛主席见我进屋,便和霭地招呼我坐在炕边,说: “忠渭,你辛苦 了”!
听了这句话, 一股暖流涌在心头,我美滋滋地立正回答说:“主席, 您比我们更辛苦!”
真的,当时也找不到什么更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我对毛 主席的敬爱之情。主席随后抬起头来,抽口烟。
主席从周副主席那里得知我坚持记日记,就问我,“你从日记上算过 没有,我们离开苏区已经走了多少天、多少里路”?
我挠了挠脑袋,愧疚地说: “主席,我还没统计,待总结后报告 主席!”
我沿着炕边规规矩矩地坐下,信手挑亮了桌上的小马灯。主席坐在桌 子旁边抽烟边看着地图,高兴地同我谈起了一年的长征。
主席若有所思地 说:“到今天为止,我们大概走了12个月零4天。算起来,战斗不超过 35天,休息不超过65天,行军约269天,当然,如果连夜晚急行军也算 在内,就不止这些天喽!”。
停顿了一会儿,他指着桌子上的军用地图, 似自语又像对人说: “你看,我们走过了闽、赣、粤、湘、桂、黔、滇、 川、康、甘、陕共11个省。
根据1军团司令部的阵中日记计算,我们已 经走了一万八千多里,占领过54个中小城镇,组织数百个县区苏维埃政 府,还建立了许多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
主席的记忆力使我吃惊。毛主席抽了口烟,若有所思地继续说:“我 们走过了万水千山,较大的山有大王山、苗山、娄山、雷公山、云雾山、大凉山、夹金山、六盘山等;
渡过了于都河、桃河、潇水河、湘江、清水 江、乌江、赤水河、北盘河、金沙江、大渡河;
经过了苗、瑶、彝、藏、 回兄弟民族地区”。
主席浓重的湘潭话,像洪钟一样在窑洞中回荡,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红 军一年长征中的日日夜夜……
这时,周副主席查完哨位,带着参谋、警卫人员来到毛主席的窑洞。 我从沉思中醒来,立正示注目礼,为周副主席让座。
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交谈几句后,站起来,解开灰军装扣子,露出白土 布中式小褂,一手拿烟,一手插在腰间,来回踱着步子,对我们几个干部 战士说:
“我们完成了空前伟大的远征,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呀!自 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我们红军才有这个气魄,才有这个 决心!
长征苦是苦,可它的作用大得很哟。它是宣言书,向全世界宣传红 军是英雄好汉。
它是宣传队,向11个省的广大老百姓宣传了共产党、苏 维埃和工农红军的解放道路。
它又是播种机,在11个省里播下了革命的 种子,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的!”
他的大手有力地向前方指去。屋里异常 安静,我们都为毛主席的论断所陶醉,深受鼓舞。要不是警卫员陈昌奉同 志端晚饭进来,我真舍不得离开毛主席的窑洞。
回到自己的驻地,我就把 毛主席的英明论述记在日记里了。吴起镇是我和少数几个同志首次聆听毛 主席论述关于长征的地方,也是对长征一年来的历史性总结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陪同周副主席和王稼祥副主席到西洛河散步。 我下河抓了十几条小鱼,由军团管理人员送给毛主席,还送了一些鸡肉、 陕北的黄米酒,足可让主席饱吃一顿了。
大约中午时分,我随周、王副主席到毛主席屋里。
毛主席拍着我的肩 膀说:“忠渭同志,你这次执行任务,完成得很好!回去告诉林军团长、 聂政委,你们两个连队不用再护送我了。部队可以在吴起镇好好休息几 天,收容掉队人员,妥善处理好伤病员,注意和陕北红军以及当地群众搞 好关系”。
我有些不解,为什么不让我们继续护送?
周副主席指着桌上地 图说:“告林、聂、左首长,把骑兵连调来,我同主席要赶到瓦窑堡去, 刘志丹同志因为肃反扩大化,被“左”倾机会主义分子关起来了,我们尽速赶去,解决这个问题。骑兵行动比较快些。”
午后16时,我赶回军团 司 令 部 。
10月21 日晨7时,洛河边上雾很大,我随骑兵连长刘云彪带着42匹 马来到吴起镇。
毛主席、周副主席和王副主席等中央首长随即骑马向着瓦 窑堡方向奔去。我们依依不舍地目送主席等一行人远去。
拔除劳山的“土围子”
在吴起镇休整期间,我们经常深入到镇苏维埃(1929年建立的)和 老百姓家中,了解情况。这一天,镇上4名烈军属妇女抱着孩子跑到我们 跟前哭诉:“南北红军是一家人,一定要替我们做主,要为死去的亲人报 仇雪恨。”
原来,镇南洛河两岸七八里路有个鸭疙劳山。刘志丹和陕北红军把镇 周围的地富打跑了,他们就跑到这个山上,同国民党勾结,构筑了工事, 建起了坚固的土围子,当上了土皇帝,长期与苏维埃对峙,常出来烧杀抢 掠,无恶不做。刘志丹同志曾带陕北红军打过这个土围子,终因土匪、白 军内外夹击,1年没有拔掉。
在总支会议上,大家议论说:我们刚来几天,陕北红军和老百姓视我 们如亲人,腾窑洞、筹粮、找蔬菜,更使人难忘的,看到中央红军深秋还 穿着单衣,他们立即筹集了一批冬棉衣和单皮衣,每个红军指战员一件, 充分体现了陕北红军和人民对中央红军的骨肉情谊。
我坚定地对大家说: “我们一定要拔掉这个白钉子!”
经请示,军团首长同意了我们的建议, 令我率直属工兵连、警卫连、侦察连协同镇政府拔掉这个白军据点。
10月21 日19时,由镇里的老乡带路,我们很快地接近了鸭疙劳山的 土围子。
这个土围子果然不同一般,鸭疙劳山海拔1598米,白匪和地主 武装依山修筑了高高的围墙,围墙用石灰石砌成,厚而坚固,易守难攻。
土寨中有白匪地主武装一百五六十名,他们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并 在半山腰挖了3口水井,成了方圆几十里地富、土匪的避难所,作恶分赃 的黑窝。
我联想到1930年10月4日红军攻打万安城时,曾用炸药炸开城门的情况,于是提议从西北面发起进攻,迷惑敌人声东击西,组织大爆 破,炸开南面的土城门。
第二天晚17点开始行动。
天黑得很快,两个连分成3部分,从土围 子两面发起佯攻,工兵连黄连长、严俊政指,组织了4个大爆破组,悄悄 接近土城门。
狡猾的敌人在城门上架起了两挺重机枪,向工兵连扫射,第 一组爆破人员(四班长程盛隆、战士姜成龙、田保云)中弹倒下,
第二 组(六班副班长梁王空、战士韦新田、龚林岗)接着冲上去,敌把守大 门的两挺重机枪不停地喷着火舌,我又一名战士被它夺走了生命。
新仇旧 恨一起涌上心头,我抓着一挺轻机枪,迂回到离土城门近百米的一个死 角,以土墩做掩护,把满腔仇恨倾注在机枪上,“哒哒哒”,子弹向土城 门上的重机枪飞去,敌人重机枪成了哑巴。
与此同时,工兵连黄连长亲自 带一个爆破组接近了土城门,龚林岗点燃了炸药包,“轰”的一声巨响, 土城门坐上了土飞机。
“冲呀!”我带领工兵连、侦察连向寨内猛冲,接着北边的警卫连用 手榴弹炸开了土墙,冲了进来。
我英勇的红军战士凭借着民屋做掩护,同 负隅顽抗的白匪和地主武装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
当东方发出鱼肚白 时,战斗结束了。我们全歼白匪和地主武装,活捉25名地主。
我们将土 围子里的山洞中堆积得像山一样的粮食、肉、衣物、财产分给了当地群 众。镇苏维埃政府的耿洛源主席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这个白军据点为 非作歹一年多,中央红军来了,给我们报了仇,雪了恨!我们终于盼来了 出头之日和一方的安定。”
这次战斗,我两个连伤4人、阵亡两人,群众和政府妥善安排了伤 员。
军团左权参谋长表扬了这次战斗,说:“这次吴起镇南拔白军钉子的 战斗很有意义,
一是为陕北人民做了件好事,进一步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巩固了吴起镇地区的苏维埃政权;
二是保证了中央首长和红军部队进驻吴 起镇的安全。”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