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步入大棚,温热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工人分工明确,有的忙着搬运西瓜苗,有的熟练地打窝、栽苗、培土、浇水,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新栽下的西瓜苗整齐排列,叶片翠绿鲜嫩,在大棚内茁壮成长,孕育着甜蜜的希望。
记者 席虎成 通讯员 张萌
3月20日,走进汝南县韩庄镇王竹园村西瓜种植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在日光的映照下整齐排列,宛如乡村振兴浪潮中的“致富堡垒”。
步入大棚,温热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工人分工明确,有的忙着搬运西瓜苗,有的熟练地打窝、栽苗、培土、浇水,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新栽下的西瓜苗整齐排列,叶片翠绿鲜嫩,在大棚内茁壮成长,孕育着甜蜜的希望。
“我们选择市场前景较好的‘美都’西瓜品种进行种植,亩产量10000斤左右,这种西瓜皮薄多汁、糖分充足、个头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正在为西瓜苗浇水的种植户于庆涛介绍,他流转的500多亩大棚西瓜,5月下旬就可以上市,将销售到北京、广州等地。
西瓜种植不仅撑起了产业致富的“甜蜜”希望,也带动了群众务工增收。据了解,当前正值西瓜苗栽种的关键时期,用工需求量较大,该基地可为村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多渠道增收。
在西瓜种植基地不远处的生姜种植基地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开沟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身后的土地被翻开,形成一道道规整的土垄。不远处,村民三五成群在田间忙碌着,撒施底肥、投放姜种……田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种姜是有讲究的,播种前要开好沟,施足基肥,把控好栽种深度和表面覆土量,这样长出来的生姜个头才大,产量也高。”种植户闫超民边干活边给村民讲解种植技巧。“生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现在每天在基地干活的有50多人,都是附近的村民。”闫超民说,生姜从种植到管理再到采收都需要大量用工,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在这儿务工。
“以往,村民干完农活就在家里闲着,没有其他增收渠道。如今,我们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将王竹园村的1000多亩集中连片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西瓜和生姜,村民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实现‘双份’收入。”韩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韩庄镇的西瓜种植和生姜种植只是汝南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汝南县坚持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抓手,努力探索特色农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营的新路子,持续带动群众增收、农业增效,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驻马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