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人物】唐道成:精通配药及种药,落脚泌阳县白云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08:45 1

摘要:唐道成(1869~1983),原名池远,号霞光道人,原籍安徽颍上县,1908年定居泌阳县。少年家贫。清光绪十一年(1885)秋入清军当兵,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前途无望,遂逃离清军。几经辗转,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到武当山金顶寺,拜秋祖龙

唐道成(1869~1983),原名池远,号霞光道人,原籍安徽颍上县,1908年定居泌阳县。少年家贫。清光绪十一年(1885)秋入清军当兵,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前途无望,遂逃离清军。几经辗转,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到武当山金顶寺,拜秋祖龙门派郭子宾为师。赐名崇亮,自称霞光道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离武当山,化缘至四川峨嵋山,学会配制膏药和眼药。翌年,到泌阳县白云山落脚。

白云山盛产桔梗、射干、苍术等多种药材,前来采药者络绎不绝。唐道成常与采药人交谈,不断丰富自己的中草药知识。经过多年研究,他配制出主治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的“虎骨追风酒”和主治妇女气血双亏的“百草膏”,经多人服用证明,疗效确切,不少人找他买药。他乐善好施,爱憎分明,对穷苦百姓从不计较药价,而对富豪恶霸则分文不让。他看到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打富济贫,拯救劳苦大众,十分敬佩,常掩护和救治红军伤病员。

1958年唐道成应聘到泌阳县中草药培植场当技术顾问。他将个人多年积蓄的1200元钱拿出来资助药场;公开自己的秘方,悉心指导青年工人熬药制酒;探索南药北植、北药南种及野生变家养的培植方法,成功地使党参、条参、杜仲、木瓜等20余种野生中草药在药场落户。

“文化大革命”中,唐道成被诬为“牛鬼蛇神”,身体和精神遭到很大折磨。1978年后,党和政府为他落实了政策。1981年被推荐为县政协委员,同年,应邀参加河南省佛教、道教座谈会,受到省委领导的接见。

唐道成一日两餐,素食,起居有节,常年坚持适当运动,饮用少量自制药酒,故能寿高体健。1982年省广播电台以《百岁老人奔“四化”》为题,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同年6月3日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杰来泌阳视察,接见了他,并合影留念。《河南画报》亦登了他的照片。

1983年11月2日唐道成逝世,享年114岁。按他的遗嘱,县医药公司为他建砖塔一座,勒文记其生平。

资料来源:《驻马店地区志》2001年9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来源:阴山小虫的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