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开学季来临之际,全国多地网警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出网络安全课程,帮助学生和家长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以下是综合公安部网安局及各地实践的核心内容和实用指南:
收收心,开学了,#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了#、#开学季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了#
在开学季来临之际,全国多地网警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出网络安全课程,帮助学生和家长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以下是综合公安部网安局及各地实践的核心内容和实用指南:
不法分子常伪装老师在班级群发布 “紧急缴费通知”,要求通过私人账号转账或扫描虚假二维码。网警强调:学校收费仅通过官方渠道(如学校官网或指定银行账号),家长收到任何缴费信息需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学校核实,绝不能点击不明链接或向私人账户转账。例如,若收到 “提前缴费享折扣” 的诱惑,务必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确认真实性。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升级,隐私保护需警惕
社交平台晒学生证、家庭住址等行为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抽奖活动填写敏感信息也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网警建议:关闭社交账号的陌生人动态查看权限,定期检查隐私设置;避免在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暴露学校名称、班级、行程等细节;参与活动时坚持 “非必要不提供” 原则,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绝不轻易填写。游戏陷阱花样多,官方渠道是唯一选择
虚假道具充值、账号买卖代练等骗局频发,骗子常以 “低价点券”“免费皮肤” 诱骗学生提供账号密码。网警明确:游戏账号、密码、验证码绝不向任何人透露,包括 “学长学姐” 或 “新同学”;遇到 “中奖” 弹窗需通过游戏官方客服核实,非官方链接坚决不点。社交伪装难辨,身份核实是硬核实
不法分子可能伪装成 “学长学姐” 推荐高价物品,或假扮 “新同学” 诱导见面、借钱。网警提醒:对自称校内人员的网友,必须通过班主任或学校官方渠道核实身份,拒绝 “私聊保密” 等说辞;避免单独与网友见面,尤其警惕校外聚会或投资邀约。网课选择需谨慎,资质核查不可少
开学前后网课需求激增,骗子冒充知名机构推销 “天价课程” 或谎称 “退费需手续费”。网警建议:优先通过学校推荐或教育部认证平台选课,核实机构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缴费、退费全程通过官方平台操作,私人账户转账坚决拒绝。
公安部网安局在 2025 年 8 月推出的 “开学季网络安全指南” 中,针对不同场景细化防护策略:假期收尾阶段:清理含敏感信息的照片、聊天记录,设置复杂密码并开启二次验证;设备安全: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安装杀毒软件,关闭公共 WiFi 自动连接功能;反诈行动:遭遇诈骗需立即保存证据、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地方实践:从课堂到社区,警校联动常态化忻州市公安局:民警深入中学讲解网络欺凌、诈骗案例,发放宣传资料并鼓励 “小手拉大手” 带动家庭共学;北京、上海等地:网警对校园网络系统进行全面 “体检”,排查漏洞并整治周边网吧;鹤山公安(广东江门)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定 “上网公约”,例如每日限时、禁止访问不良网站等,并通过公安部网安局发布的《网络安全云课堂》系列视频(如 “反诈小剧场”)开展亲子教育。
网警特别提醒:网络安全无小事,警惕意识是核心。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将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作为日常准则。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安全触网、理性用网,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
来源:京海读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