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屏幕亮起,“一路陪伴”群里弹出新消息,“爱心妈妈”黄艳红和谭茉又和我们分享周家兄妹几个人的近况:哥哥穿着新校服站在阳光下,肩膀比上次视频里宽了不少;妹妹用歪歪扭扭的字给“爱心爸妈”写信,信末尾画着3颗连在一起的爱心……看着这些不断跳出的文字和画面,去年9月
手机屏幕亮起,“一路陪伴”群里弹出新消息,“爱心妈妈”黄艳红和谭茉又和我们分享周家兄妹几个人的近况:哥哥穿着新校服站在阳光下,肩膀比上次视频里宽了不少;妹妹用歪歪扭扭的字给“爱心爸妈”写信,信末尾画着3颗连在一起的爱心……看着这些不断跳出的文字和画面,去年9月那场跨越800公里的回访又在我的记忆里鲜活起来。
我第一次接触到他们兄妹三个,是在案卷里。2022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周某在湖北省恩施市杀害妻子后又伪造车祸。案发后,周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母亲去世、父亲入狱,3个孩子一夜之间成了事实孤儿,只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案卷里,3张孩子的照片让我彻夜难眠。我也是母亲,看着照片里孩子们清澈又带着怯懦的眼神,心情很沉重。
周某依法受到惩处,可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不仅失去双亲的庇护,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二次伤害。当时,我反复研究案卷,认为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援助,更需要走出阴霾、重新拥抱生活的勇气。
初步认定孩子们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后,我开始思考:此案案发地在湖北恩施,孩子却远在贵州威宁,跨省协作的壁垒是第一道难关。
遵循“案发地检察机关主导救助”原则,我们多次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两地检察机关电话沟通。记得第一次视频会议时,三地的信号时断时续,方言差异也让沟通磕磕绊绊,光是把周家的情况了解清楚就花了两个多小时。2023年4月,我们驱车十几个小时到达威宁县实地走访调查,确认三兄妹确实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最终,两地三院为孩子们申请的司法救助金顺利拨付。可我的心始终悬着——这笔钱会用在刀刃上吗?老人能否照看好孩子?于是,回访便一直在我的计划之中。
2024年6月的一个午后,我正翻看着堆积如山的案卷,一封来自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观察》栏目的采访函让办公室的空气都变得热烈起来。《道德观察》栏目组关注到我们院“申蓝工作室”的司法救助工作,尤其是对那起跨越鄂黔两地的救助行动充满兴趣。栏目组听我讲述完对几个孩子的回访计划后,决定全程记录这场跨越800公里的回访。于是,我们立刻投入紧张的筹备中。这次回访,我想给孩子们找“爱心爸妈”。毕竟,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日渐年迈,而他们需要长期的帮扶和情感关怀,光有之前的司法救助是不够的。很快,我联系到恩施市义工协会的负责人向波,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最终选出黄艳红、谭茉、田代清三位“爱心爸妈”。
回访前一天,我特意赶到看守所,隔着铁窗,将孩子们的照片递给周某。攥着孩子们的照片,周某激动不已,哽咽着写下给孩子的信:“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
2024年9月6日清晨,我们和《道德观察》栏目组以及3位“爱心爸妈”一行十余人踏上旅程。到达威宁县检察院后,包括毕节市检察院在内的三地检察机关干警与民政、妇联、村委会代表围坐在一起。整整一天的研讨会,我们从孩子的抚养模式到青春期教育,从救助金监管到心理健康干预,每个问题都被掰开揉碎讨论,只为了这次回访能高质效解决问题。
到了三兄妹的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潮湿空气里混着柴火味,不足20平方米的堂屋里,斑驳的水泥墙面裂着细缝,墙上贴着多张“第一名”“优秀班干部”的奖状。3个孩子躲在奶奶身后,眼神里满是戒备。弟弟攥着缺了轮子的玩具车,妹妹的指甲缝里还沾着泥土,只有哥哥强装镇定地站在最前面,却始终低着头。黄艳红蹲下身,轻轻握住妹妹的手:“你看,阿姨给你带了新衣服,要不要试试?”妹妹犹豫片刻,怯生生地接过裙子。
当我拿出执法记录仪给孩子们播放周某录的视频时,哥哥突然蹲下身,把脸埋进膝盖,妹妹小声抽泣着,往奶奶怀里缩,弟弟号啕大哭,声音撕心裂肺。我红着眼眶关掉视频,心里五味杂陈——直面现实,或许才是他们重启新生活的开始。
我决定不急于推进回访的流程,而是腾出时间和孩子们慢慢相处。我蹲在哥哥身边,陪他解数学题;院子里,谭茉和妹妹一起烤洋芋,火苗映着两人的笑脸;“爱心爸爸”田代清陪弟弟玩奥特曼游戏,欢笑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夜幕降临时,弟弟突然拽住黄艳红的衣角:“你们明天还来吗?”这句话让大家眼眶湿润。经商量,我们决定带孩子们去威宁县城。在宾馆里给妹妹洗澡时,看到她肋骨突出的身体,我喉咙发紧,更加坚定了要多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把3个孩子送进学校后,我带着“爱心爸妈”与孩子的班主任建立起联系。同时,我们还在威宁县妇联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找到了一位当地的“爱心妈妈”,希望可以通过她随时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情况。
此次回访,除了带“爱心爸妈”和孩子们建立联系、培养感情外,我还带着两个重要任务,一是考察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与抚养能力,二是确保为3个孩子申请到的国家司法救助金专款专用。
在当地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提出“如果爷爷奶奶监护能力不足,3个孩子可由当地民政部门的儿童福利机构抚养”时,奶奶坚持要把3个孩子带在身边抚养。同时,我们也明确,若未来监护困难,可由民政部门的儿童福利机构接管。回访中,这笔司法救助金已在妇联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从爷爷的银行卡上转存入孩子们的社保账户,并办理成为定期存款,存款性质变更和支取受当地村委会监督。除此之外,我们还搭建了家庭、学校与“爱心爸妈”帮扶网络,形成长期成长支持机制。另外,威宁县民政局自2024年9月起为三兄妹发放事实无人抚养补贴,为孩子们的童年筑牢保障底线。
2024年9月11日,这次联动回访结束了,夕阳把山坳染成橘红色时,恩施的“爱心爸妈”在院坝前和孩子们道别,妹妹突然抱住谭茉,小声喊了声“妈妈”,让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
如今,群里的消息每天都在更新,那些琐碎的日常,让我们感动、感慨又牵挂。这场跨越800公里的爱心接力,让我看到孩子们眼里重新绽放出了光芒,也让我更加坚信: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托举希望的力量。在守护公平正义的路上,我们愿做永远的点灯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来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