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菜”正当季,营养“爆表”却很少人知道?错过还要再等一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23:31 1

摘要:别看它不起眼,这可是被医学界反复提名的“长寿菜”。而现在,正是它最肥美、最有营养的时候。错过这个季节,再等一年。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它的“营养爆表”,更不知道,它其实能干预不少慢性病的关键通道。

每年这个时候,菜市场某个角落,总有一堆灰绿色、长得不起眼的叶子,被阿姨们像捡宝贝一样抢回家。

你站在那儿看上半天,大概率也不会动手,因为它既不鲜艳,也没什么香气,甚至有点“野”的土味。但它的名字,听起来就透着健康——苋菜。对,就是苋菜。

别看它不起眼,这可是被医学界反复提名的“长寿菜”。而现在,正是它最肥美、最有营养的时候。错过这个季节,再等一年。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它的“营养爆表”,更不知道,它其实能干预不少慢性病的关键通道。

先说个临床现象。每年夏天一到,门诊里总多一类人:血压飙的、肠胃胀的、血糖乱的,甚至有些人全身发热、头晕、没胃口。你说是中暑吧?体温正常。说是肠炎吧?查不出细菌。大部分是夏季“内火太旺、代谢紊乱”惹的祸。而苋菜,恰好就是调这个“火”和“乱”的天然妙手。

苋菜,味甘性凉,入肝经、大肠经,中医讲它“清热解毒、凉血止泻”,这说法不是玄学。现代研究显示,它富含膳食纤维、钾、镁、铁、叶酸、多酚类抗氧化物,在调节血压、清理血管、稳定血糖方面,确实有一套。

一项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每天摄入150克苋菜,连续8周,能明显降低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且血钾水平同步上升。这是什么概念?说明它在调钾的同时还能“顺带”平稳血压,比你猛吃降压药还靠谱些——前提是你得吃得够、吃得对。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吃苋菜,吃得太随意。

有的人只吃红苋,不碰绿苋,原因是“红的补血”。这话对一半,错一半。红苋里的花青素确实有抗氧化作用,但真正补血的,是它高含量的铁和叶酸。

而绿苋的钙含量和蛋白质吸收效率,更胜一筹。一份《中国食品成分表》数据显示,每100克绿苋菜的钙含量高达240毫克,是同等重量牛奶的两倍多。你说补钙吃奶,怎不看看这一把草?

还有人炒苋菜的时候,非得猛火快炒,油大盐重,结果呢?苋菜本来就水分多,一炒缩水,纤维破坏,营养流失

建议你换个思路:用开水焯烫10秒,沥干,拌点芝麻酱、蒜泥、亚麻籽油,既能保住营养,又不至于“草味重”。这么吃,富含的植酸和草酸也能被大量去除,避免影响钙铁吸收。

说到草酸,很多人对它谈“肾结石”色变。确实,草酸一旦和钙结合,就可能形成结晶,尤其在肾功能不好的人群中。但你得看量和搭配。

一天吃200克以内的苋菜、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和水分,不仅不会伤肾,还能促进排钠利尿某些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竹笋,比苋菜还高出一倍,可它们却没被“妖魔化”。

再说说血糖。苋菜的膳食纤维含量是青菜的1.5倍,吃下去之后,在肠道里像一张“网”一样,把糖分“卡”在小肠不让它们一下子全吸收,这能让饭后血糖上升更慢、更稳。对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主菜之一。

我们门诊有个老病号,62岁,血糖控制一直不稳,尤其夏天吃凉粉、冰棍、甜瓜频率一高,血糖就“上蹿”。

后来我让他每天中午吃200克苋菜,凉拌也好、煮汤也行,坚持两个月,空腹血糖从6.8降到了6.1,脾气也不那么暴躁了。他说:“这菜真神,一吃就有点‘清爽感’,不像别的菜,吃完还燥得慌。”

这种“清爽感”背后,其实是苋菜中丰富的镁在起作用。镁是胰岛素作用的辅助因子,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血糖进入细胞而不是“堵”在血液里。研究显示,摄入足量镁的人群,糖尿病风险降低22%以上

你以为苋菜只是“清爽和补铁”?那你还漏看了它的“抗癌潜质”。

2023年《肿瘤》期刊的一项实验研究发现,苋菜中活性成分苋菜红素,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这种物质不是人工添加的“色素”,而是天然存在于红苋中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强抗氧化性。

虽然我们不能说“吃苋菜能防癌”,但从代谢学角度讲,它确实能减少自由基、降低慢性炎症反应,而这,正是癌症的“温床”。苋菜虽好,不是谁都能大口猛吃。

痛风患者要注意,苋菜的嘌呤含量中等偏上,特别是老苋菜,嘌呤浓度更高。嘌呤在体内代谢后生成尿酸,尿酸高的人吃多了,容易诱发痛风。建议这类人群选择嫩苋菜,并控制在每周2次以内。

孕妇能不能吃?能,但要注意量。苋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有益。但同时草酸也多,若孕妇有缺钙风险或肾功能偏弱,建议搭配豆腐或牛奶一同食用,中和草酸的副作用。

所以这菜,说白了,是个“看着寒酸,实则富贵”的角色。营养密度高、药理作用强、适配人群广,还便宜。它不像西兰花那样“洋气”,也不像枸杞那样“被包装”,甚至连个拿得出手的“IP都没有”,但它确实是我们身边最接地气的“长寿菜”。

现在正是它一年中口感最好、营养最足的时候。不吃?可惜了。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志红.苋菜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7):751-754.
[2]张雪梅.苋菜中矿物质与抗氧化物质含量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9):64-68.
[3]王明.苋菜红素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J].肿瘤,2023,43(10):881-885.

来源:任医生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