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7日,春泥莱西诗社及春泥诗社国学院骨干,齐聚青岛张氏蟾公酒坊,观摩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本次活动由春泥诗社副社长、春泥莱西诗社社长宋向辉带队,参加活动的人员有春泥莱西诗社常务副社长董芹芹、春泥莱西诗社副社长呼长波、史忠宝、王庆
2025年8月27日,春泥莱西诗社及春泥诗社国学院骨干,齐聚青岛张氏蟾公酒坊,观摩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本次活动由春泥诗社副社长、春泥莱西诗社社长宋向辉带队,参加活动的人员有春泥莱西诗社常务副社长董芹芹、春泥莱西诗社副社长呼长波、史忠宝、王庆岗,春泥莱西诗社文学社社长谭哲胜。春泥诗社国学院院长倪中敏、春泥诗社国学院副院长刘希玲、张卫柱,春泥诗社国学院顾问蒲永清。此次联谊诗会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坚定文化自信、探寻传统文化发展之路,在酒香和书香的碰撞下促进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初识非遗:滴酒不沾者的”沉浸式觉醒”
“未曾想会有这般的震撼力”这是倪中敏院长说出的许多人的感受。我是滴酒不沾的人,她说出发前对于在采风群里看到的那些酒坊的照片“毫无感觉”,直至走到这已有二百年历史的酒坊后看到这个占地两千多平米的酿造基地是个充满灵气的地方。张氏蟾公酒酿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张卫柱总经理以“金蟾湾传说”为中心,为我们讲述地理之灵、人文之蕴:“咱这酒坊傍着金蟾湾而筑,传说此湾有金蟾护持,清净澄澈的泉水是自然造化酿制美酒的上好水源。”从清朝中期张氏先祖开创的“九酿真一法”开始,经由晚清时代的鼎盛时期,再到绵延至今的辉煌……一个个精彩的典故让沉寂的非遗技艺鲜活起来。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文化解码,又悄悄打开了人们的心智闸门。在张卫柱总经理的带领下,依次对清香型、另一款“定价”为1888元一瓶的浓香型传承酒,以及被誉为滋补的桑葚养生酒这三款产品进行品鉴,皆能感受到其间流传着的思绪与时光的味道。当酒体与舌尖相遇时,就是最纯净自然的时光沁润;倪中敏院长说:“这让我们感觉到独特的发酵,而且酒就像水一样,酒似水,水无定形、却成形万变,恰似儒道之魂啊。”
深探匠心:以德酿艺的千年密码
“别人造酒在求术,我们张家酿酒首先修德。”张卫柱总经理道出了蟾公酒能屹立百年的根本——酿造之“德”。走进传统酿造车间,100多口大缸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缸体上刻有“敬天爱人”、“节用而爱人”……采风团成员由此得知,这里的“三德酿训”就是张家一直坚持的东西:选料必真(仅取本地产当季七粮)、制曲必时(每年端午制曲,并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在这里把关)、藏酒必恒(酿造的原酒必须要在地下储藏5年以上),像这样的对儒家伦理所坚守的匠心精神,令采风团对此有了一个重新认识。
在现场亲眼目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古法踩曲工序。只见大门口两旁工匠身穿龙袍纹绣的传统服饰,身手漂亮的运用“太极步”的律动,一脚踩一腳,踩的是心;一跃、一退、一腾、一跨,也是脚踩的中道。这是酿酒吗,这简直就像鲜活版的《考工记》。宋向辉社长情不自禁即兴赋诗:“蟾公窖里藏真味,仁义坛中酿春秋”,引起现场热烈鼓掌。笔者发现,位于“蟾公酒文化馆”里陈列着《酒诰》和现在的报告并排摆在一边,既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酒德文化”,又有现在严格的安全检测数据对比。
春泥诗社国学院顾问蒲永清,书法及图片制作
融合共生:让非遗既有烟火气又存书卷香
“以诗会友,邀三五知己豪饮‘北斗湖月雕花瓷’更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以国学视角看非遗,就有文化传承的当代觉醒。”这是倪中敏院长在采风座谈会总结时的发言。走进酒坊,在“蟾公酒雅集”专区,前来参观学习的诗社成员当场赋诗二十几首,诸如“一滴非遗藏岁月,千行佳句颂春秋”等诗词都把酿酒过程和《诗经》中的“采采芣苢”的劳动美学联系起来,寓文化于诗酒,把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的创造性转化呈现给大家。
这次采风活动所体现的价值就在于“非遗”传承“双向赋能”,蟾公酒古方,其用料配伍的“君臣佐使”蕴含中医药学哲思,如今春泥诗社国学院所弘扬传承的国学经典,就需要这样的“烟火气”作为传诵媒介。“诸君皆吾同道。”于是,双方当场决定合作,合作事项:由春泥诗社组织举办一次“蟾公酒”诗文创作大赛,并将获奖优秀作品镌刻在酒坊的文化墙上,酒坊日后则作为诗社国学教育的实践基地,“每月不定时”开展一次“诗酒话非遗”的主题活动。
倪中敏院长代表春泥诗社国学院赠送书法
共赴新程:非遗传承的当代答卷
于是,在采风即将结束时,张卫柱总经理说:“蟾公酒这个省级非遗项目要探索出‘非遗+文旅+教育’的新路子,来开展“小小酿酒师”体验课程,可以让孩子们能够直观看到“酒曲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奥秘,以及“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宋向辉社长也承诺说,将继续推出“诗词进社区”、“非遗主题朗诵会”等方式把诗词文化和蟾公酒的非遗文化精神传递给群众们。
宋向辉社长代表春泥莱西诗社赠送书法
诗社的社员们汇聚酒坊之中,他们以“一滴非遗藏岁月,千行佳句颂春秋”的诗句将酿酒与《诗经》里所讲的劳动美联系起来,在醉人的氛围中叩问着人生良知,如同李白那首著名的诗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此番采风,为广大诗词作者提供了采风素材,也开启了新的非遗保护方式。传统酿造技艺与国学智慧、醇香佳酿与诗词歌赋相融,才有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愿以诗心承古艺,且将酒韵续华章”,而这,正是千年的酒文化在与千年的诗文化相结合碰撞后给予我们的留白。而这也意味着,让千年非遗焕发新颜的文化之约正式到来了。
作 品:
七律·赞蟾公酒
王庆岗
谷粮精酿蕴华章,秘法承传岁月长。
雅聚高堂闻已醉,金波玉液兴尤狂。
千觞难品其中味,一酌方知梓里香。
张氏仁心留世德,信诚四海美名扬。
作者简介:王庆岗,春泥莱西诗社副社长,春泥诗社会员,曾荣获“服务标兵”“优秀教职工”等荣誉称号。
蟾公辞:窖藏的月光
谭哲胜
小沽河在陶瓮里轻轻一转身
泥窖就睁开三十六只地眼
凝视谷物蜕变的秘仪:高粱垂首
麦芒指向北纬三十六度的寒霜
豆粕与酒尾在黑暗中缔约
百种菌群沿窖泥的旧痕巡游
张家坊的星辰沉入甑锅
一八一八年的雪还在蒸馏
木锨推开云雾,天锅的铜腹
凝结两百年前的晨露
发酵的月光在曲块中翻身
九十昼夜,微生物诵读酒经
再九十昼夜,寂静熬煮寂静
贡酒册页泛黄,蟾公二字
从青瓷瓶身浮起一枚印章
非遗名录里蛰伏着酒魁的脉动
博物馆展柜亮出八百件信物
酒旗飘过三世纪,仍用
大地的语法书写糖化与糊化
浓香沿陶壁攀缘,酱香
在檀木格架间踱步
而酒曲,始终用慢火吟唱:
真液穿喉时
清朝的粮仓在血液里复苏
参观者转动简易酒甑
蒸汽升腾处,看见祖先
正把籽实播进窖池
每一滴都是活着的遗址——
被贮藏的秋日,被驯服的火焰
在商标之下继续生长
酒博物馆的灯光渐暗
三十六窖池仍睁着眼
替所有离去的人守着一味
沸腾也静止的月光
作者简介:谭哲胜,春泥诗社文学院院长,数百篇诗歌发表于报刊。
蟾公酒坊
呼长波
莱西母亲河大沽河的身旁
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闪光
那就是姜家许村的蟾公酒坊
清澈的沽河水千年流淌
酿造出的美酒亘古醇香
古老的工艺凝聚五代匠人的心血
百年的传承辉映民间智慧的荣光
考察、品鉴、走访等严谨的程序
发掘出又一项古老工艺
蟾公酒自此载入山东非遗名录
泯一口蟾公酒
绵柔醇厚,回甘持久
温热的酒力在周身游走
舒活血脉,涤荡肺腑
每天喝几口,可以让
健康幸福的滋味始终萦绕心头
作者简介:呼长波,山东作协会员、莱西作协副主席、春泥莱西诗社副社长。
沁园春·蟾公酒坊采风
倪中敏
蟾窟灵渊,金波紫烟,玉液涵光。溯明泉初酿,九蒸真一;清樽贡御,百韵流芳。五代醇香,刚柔相济,暗合羲爻太极彰。舌尖绽,似光阴凝露,道味悠长。
陶缸镌刻辞章,引墨客诗心共举觞。叹儒风贯艺,九宫踩曲;匠心千载,太极融浆。格守真诚,非遗省级,孝义仁心德韵扬。承雅事,看酒融国学,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倪中敏,笔名真水无香。春泥诗社国学院院长,讲师团团长,金牌讲师,《中国文学》副总编辑。
酒花扬起千年的沉醉
董芹芹
一扇门开着
酒香从门缝里溢出来
从古法配制的车间里溢出来
从地下酒窖的大缸里溢出来
从酿酒师的眸子里溢出来
阳光数着幸福的拍子
酿酒师们光着膀子
号子声此起彼伏
一瓶瓶佳酿从罐装车间里走出来
大沽河的水清澈又甘甜
在灌装车间走近我,又远离我
七种粮食在拌料车间里相互依偎
在时光的静默里褪去棱角
小窖发酵池里
一场初雪,飘着浪漫
轻轻覆在池壁上
也附在岁月的斜坡上
火堂里蹦着火星子,火越烧越旺
水汽沿着木甑纹理攀爬成云
与“梦鲤家训”达成合谐的共振
一杯酒加入了“德”字
生命便有了底色
便长出清奇的“骨骼”
多么美好啊
轻轻地抿一口蟾公酒
喉咙里的香便快速地分行
绵,柔,香的回甘
在唇齿舞蹈
在蟾公酒文化博物馆
轻轻地晃动一只透明的酒体
酒花便扬起了千年的沉醉
作者简介:董芹芹,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莱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春泥莱西诗社常务副社长。
七律·赞蟾公酒
刘希玲
蟾公出岫不沾尘,玉露凝香月满门。
吴子伐柯云外远,仙醪遗韵世间存。
真醇岂惧丹炉炼,佳酿何忧巷陌深。
张氏秘方承古法,一壶天地醉乾坤。
作者简介:刘希玲,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春泥诗社国学院副院长,水集作协副主席。
酒魂·匠心
史忠宝
七粮熔铸日月精魂
淬炼出琥珀色的银河倾泻
千年酱酵秘方苏醒
在烈火蒸腾中劈开混沌
蟾公酒坊的青铜鼎沸
窖藏着惊雷炸裂的邀约
琼浆迸溅星斗的碎屑
点燃三万里河山的诗阙
杯中自有乾坤倒转
鲸吞百川犹见蛟龙腾跃
纵使寰宇珍酿皆俯首
难撼这醇厚如岳的凛冽
姜家许村的炊烟如帜
高擎酿造者滚烫的血脉
张氏世代仁心铸剑
将德行淬炼成酒曲的骨骼
以诚信为引 锻北斗为梁
擎这壶苍黄敬天地玄黄
敬茧手开凿的星河长
敬东方龙脊的千年守望
当醇香漫过舌尖如瀑
骤然读懂——
真正的王者从不用金戈逞强
只凭一滴初心 便赢得天下千秋敬仰
作者简介:史忠宝,莱西市“与你同行”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孔子学堂主任,春泥莱西诗社副社长,慧童之家负责人。
蟾公酒赋
宋向辉
齐鲁膏壤映朝阳,莱西古酿溢芬芳。谷粮精魂凝玉液,五代匠心铸辉煌。非遗荣光耀东方,刚柔相济易经彰。道法自然道德经,和而不同论语昌。易理平衡内经旨,天地人和谱华章。
嘉庆始创张人宽,天行健志探谷玄。二代学增膺贡酒,选为酒魁赐名传。三代广顺立德范,七粮为基德为先。高粱挺脊承天柱,黄米蕴华耀坤光。糯米滋柔含春晖,大米津添润五脏。大麦壮骨磐石固,小麦香漫云霞扬。豌豆赋韵金石振,营养全面保健康。
四代丰岐研要义,选粮发酵蒸馏专。五代卫柱承家范,清慎勤智仁勇兼。守正创新非遗列,续写传奇世代传。三十二窖纳灵气,百年养窖菌群熙。深根固柢长生道,地下酒窖万斛饴。陶坛纳华岁月积,芝兰之室久自怡。
酿造十八工序密,法天象地环相契。选粮饱满色泽亮,食饮有节内经识。破碎粗细得宜适,刚柔相推易妙理。润料水浸如沐春,上善若水道经义。蒸粮蒸汽如仙境,拌曲星布密若丝。入窖深掩待玄机,三百日酵生物嬉。
蟾公蒸馏承古法,下四吊五术精良。小甑慢馏掐头尾,精准手法内经纲。挥发甲醛十九点八度,再驱甲醇六十四点七方。终取精醇七十八点三,分馏去芜存菁独擅胜场。新酿入坛藏地窖,春秋轮转火气藏。岁月愈深韵味长,笑看风云心飞翔。
酒坊今建博物馆,免费开放传文翰。老坊古朴新窖整,三十窖池列眼前。万坛陈酿诉传奇,卫柱花甲赤心丹。投六十万新线换,系列新品次第颁。真液清冽老酱厚,家酒绵长六德全。召学子共研古法,非遗文脉薪火燃。蟾公佳酿名远扬,香飘万里醉人间。
蟾公酒坊观盛象,蒸甑雷动震穹苍。曲香穿廊盈四宇,醅翻技长贯八方。工匠舞动太极步,新匠人承圭臬章。一杯初冽入肠后,继而温润丹田旺。穷理尽性通玄妙,极致之境豁然彰。酒藏日月精华聚,杯见乾坤朗照光。非独酒妙三才共,道法自然化吉祥。
壮哉精酿承天运,日照古脉生紫光。非遗新程康庄道,七粮酿就太和罡。日月经天风涌动,江河行地浩气荡。不负盛誉膺省级,非遗榜上美名扬。
姜家许村蟾公酒颂
宋向辉
沽河如练 铺展大地的绸缎
青瓦层叠 垒砌时光的印章
幽径牵炊烟 步入水墨长卷
千户窗棂 点亮诗的灯盏
古槐铭年轮 直抵云端高度
石磨转动时 星辰缀满谷仓
民俗为活根 深扎瑞土沃壤
天垂厚爱 每滴酒都浸润吉祥
蟾公承清代 窖池捧出月华
五代凝匠心 春秋酿作琥珀光
"莱西经验"启新程 传承闸门洞开
农人执长勺 臂弯荡开山河气象
七粮融天地 颗颗米粒含福气
绵柔漫堤岸 醉了青石小巷
酒旗迎风展 正与朝霞对饮
整个村庄 都在酒香里拔节生 长
我踏碎晨露 聆听大地心跳
琼浆叙和谐 绿水话富饶
当人和攥紧天时地利的钥匙
姜家许村 正举起金色的朝阳
张卫柱与他的时光膏方
宋向辉
五千年窖泥深锁星斗,
七粒粮食叩问春秋——
高粱举着火把,大黄米驮着月光,
大麦小麦在陶罐里,与《易经》的爻辞对唱。
张卫柱的手掌抚过百年发酵池,
像抚摸祖父留下的青铜酒樽。
"分馏塔是新的,匠心是旧的",
他掐掉酒头的瞬间,甲醇与甲醛化作流萤,
随《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沉入地底。
地下酒窖两万斤原浆,
每一滴都藏着《黄帝内经》的易理。
水是玄武,火是朱雀,
土陶坛里,金木相济,熬煮着时光的膏方。
博物馆的台阶紫气绕,
老师傅翻动酒醅,蒸汽裹着《论语》的"和为贵",
漫过"清慎勤智仁勇"的匾额——
那是第五代传人,刻在蒸馏器上的家训。
当蟾公老酒入喉,
喉头烧起的,是一八一八年的烽火,
是张家五代人,用脊梁撑起的酒坊。
这酒里有日月,有乾坤,
更有一个民族,对"天地人和"的千年守望。
作者简介:宋向辉,笔名祥维、宋祥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纪前沿文化学院》副院长,教育硕士,客座教授,《文学与艺术》研究员,《东方文学与艺术》出版社副执行主编。孔子学堂副主任,春泥诗社副社长兼莱西诗社社长,莱西市作协副秘书长。《新时代诗典》常务主编,《华中文学》古诗词总编辑,《中华精英文化》副总编辑,《世界诗人》副主编,《莱西文艺》编辑。在《诗刊》《中华辞赋》《星星》等报刊发表诗词1000多首,出版诗集三部曲《诗韵心语》等6本书。荣获“文学工程奖”称号、“全国十大书香世家”称号、“全国五一文学奖章”称号。 中央CCTV编辑总部授予《首届中华文学精英特殊贡献奖》官方称号。莱西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第十一届诗歌春晚“2024年度优秀诗人。
来源:文学艺术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