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没提骨折、没提流血,全在讲那种“别人笑完就忘,自己半夜还在抠墙”的小场面:老师一句“你其实没努力吧”,同事一句“这都不会”,亲戚一句“小时候挺聪明现在怎么这样”。
“最丢脸的不是摔倒,是摔得姿势太难看。”
这句话在评论区被顶到第一,点赞十万。
大家没提骨折、没提流血,全在讲那种“别人笑完就忘,自己半夜还在抠墙”的小场面:老师一句“你其实没努力吧”,同事一句“这都不会”,亲戚一句“小时候挺聪明现在怎么这样”。
听着像玩笑,后劲却像鱼刺,卡喉咙里,咽口水都疼。
为什么杀伤力这么大?
因为伤口小,位置刁。
它不打身体,专打“我是不是真的很差”这个念头。
心理学管它叫“自我意识情绪”,翻译成人话:别人一句话,把自己看自己的镜子打碎了。
碎片不大,却刚好划在最软的地方。
更烦的是,社交媒体把碎片放大成广告牌。
以前丢人就丢在教室、办公室、饭桌,现在可能被拍下来,配上表情包,全网循环播放。
伤害值没变,观众多了几千倍,羞耻感直接叠buff。
怎么办?
评论区的高赞办法其实挺朴素:先承认“我就是难受”,别硬装没事。
再找个信得过的人倒垃圾,说完发现“原来大家都被鱼刺卡过”。
接着把事拆成两块:别人说了什么,我自己怎么理解。
很多时候,难受的不是话,是自己给那句话加的戏。
最后做点能找回掌控感的小事,跑两圈、背十个单词、把桌子擦干净,都行。
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是提醒自己:镜子碎了,人还在。
有人留言说“可我还是会半夜抠墙”。
底下回:那就抠,抠完记得补墙。
补墙的动作,就是慢慢把镜子拼回去。
拼不回原样,但照得见人就行。
说到底,丢脸是生活的税,逃不掉。
交完税,记得拿发票——那发票就是以后看到别人丢脸时,闭嘴或者递张纸的手。
来源:书里遨游知识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