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长大的孩子,现在都在干什么? | 先行故事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06:14 2

摘要:深圳是无数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她提供了温润的土壤,让千万深圳人扎根于此。这些在深圳长大的人,又用自己的方式反哺这座城市。

深圳是无数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她提供了温润的土壤,让千万深圳人扎根于此。这些在深圳长大的人,又用自己的方式反哺这座城市。

城改变了人,人影响了城。深圳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拼搏精神成为深圳人的“隐性基因”,深圳人的追梦精神为城市创造了无限可能。

这便是人与城互相成就的最好状态。《先行故事汇》的第108期,一起走进他们的深圳故事。

阿珍与阿强“背后的男人”: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

阿珍与阿强“背后的男人”叫陈维榕,深圳本地的网络红人,他笔下的漫画吸引了近30万人关注。

几年前,他以“要不要来深圳看看”为话题创作了几篇漫画,意外走红,在网络上收获了人生第一篇“10万+”。于是,他从原有的设计公司辞职,自己成立了工作室。

从小在深圳长大的“90后”男孩陈维榕,对“深二代”这个群体,有着自己的独特观察。他认为,他们对深圳都有着独特记忆,不论是老旧的儿童公园滑梯,还是已经拆除重建的母校,这些记忆,都值得被记录下来。

“其实大部分深圳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家庭还是很普通的,看上去有房有车,但那些都是父母的,房子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破小’,车子是开不坏的老本田。”陈维榕笑道。

陈维榕的父母早年从梅州来罗湖务工,一待就是30年,对于从小在罗湖长大的陈维榕而言,罗湖是特别的存在。

“我觉得罗湖有一种很特别的烟火气息,东门、湖贝村、黄贝岭村、儿童公园,都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也许是对“老深圳”天然的执着,这几年间,他漫画的主角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但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作品和商业要怎样平衡?

从2024年开始,他将深圳1000多所学校,用漫画画下来,再转为文创产品,“深圳好可爱”校园系列由此诞生,陈维榕想借文创产品,将深圳学子的青春回忆保留下来。

经过对每一所学校的实地走访、画图,“深圳好可爱”的冰箱贴和包挂等产品出炉。他还开设了一家士多店,售卖儿时喜爱的奶茶、西多士等“童年回忆”,同时上架以深圳学校和深圳老物件为主题的文创系列,同步在网络售卖。

但要提升品牌传播力,他还少了一个契机。不过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

今年年初,陈维榕获得了爱国路花市文创公益摊位的名额,积压已久的货物,终于迎来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

他的粉丝、各个学校的校友,在这里为情怀“买单”,一时间,花市档口水泄不通。“我已经连续站了几个小时,现在都卖断货了,还要紧急去补货。”一边加微信一边忙着销售,虽然很累,但文创产品找对了销路。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我的梦想,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创意上面,要想实现创新突破,需要我们自己去奋斗。”陈维榕用自己的方式,留住深圳记忆,传播深圳文化。

“深圳人的基因,蕴含着努力奋斗拼搏。我希望大家看到,这里还有一群人在做深圳的文化,在做深圳的文创。”

这是一个在深圳成长的孩子,送给深圳最好的礼物。

“古城女孩”创业:

让更多孩子们认识、理解深圳

“这是哪里?”

“界碑,这是古时候中山公园与南头古城的分界线……”

鳌游古城,是“古城女孩”谢若琪开发的一个儿童友好项目,备受大家喜爱。该项目免费对古城内孩子们开放,旨在带他们深入认识和了解古城。

南头古城,是深圳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池,一砖一瓦,诉说着这里曾是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的古老故事,也开启了谢若琪人生的重要篇章。

1994年出生的谢若琪,祖籍湖南,但从出生到长大,她的生活都绕不开南头古城,她早已把自己视为“南头二代”,30多年来,她一直见证这里的变化。

如今的南头古城,已是深圳热门旅行地,但谢若琪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很少人到访的小巷。她看到了古城人对参与社区事务的渴望,于是,她萌生了开设社区工作坊的想法——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公益互助的平台,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深圳的生活。

“我既是一个居民,也是这里的构建者之一。”她新开展的“橙宝计划”,主要关注社区儿童成长和社区家庭互助。

燕姐的女儿学了多年书法,她们商量,想要把理发店的部分空间,开辟出来做书法工作室,让女儿教古城的孩子们学习书法,让大家共同进步,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很快,小小的书法工作室就启动了。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与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连接,也让他们对深圳多了一份热爱。

“这些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这个神奇的地方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也让社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燕姐说。

谢若琪的父母早年来深,一家人就住在南头古城旁的房子里,房子如同一个蜗牛壳,给了她无限的安全感,让她大胆探索她想做的事情。

对于承载了她成长轨迹的深圳,谢若琪以另一种方式回馈。

“我是一个深圳人,我投入了很多情感在这里,这个地方是我的第一家乡。我现在所做的是在小孩心里播撒一粒小小的种子,让他们对深圳、对社区、对生活多一份理解和认识,这超出了用金钱衡量的价值。”谢若琪说。

时代红利的积淀,给了在深圳长大的他们追逐梦想的底气。但愿意去追逐并坚持,却是深圳赋予每个在这里扎根的人的隐形基因。

记者手记

作为同样在深圳长大的孩子,我们这一代人早已将深圳视为第一家乡,我们在这里出生、上学、工作、组建家庭,这里不单单是成长的地方,更是承载了儿时的记忆与情感,已然成为了我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地方。

我们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也深知唯有热爱与奋斗,才能不负深圳时光。

记者 / 李子立 曹泽东 王涛 周一义 张俊磊 温国赞

排版 / 阳楚晗

审校 / 庞诗凡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