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夏秋季,北方地区的花粉过敏原主要有禾本植物花粉,以及大籽蒿、灰藜草、豚草、葎草等杂草花粉。这些花粉随着空气传播,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流鼻涕、眼部瘙痒、流泪等症状,以及发热等全身性过敏反应。
发现挖掘家乡事,探讨了解家乡事
2025年8月16日凌晨,呼和浩特市雷暴天气,人们正酣睡香时,却有部分人辗转反侧,胸口憋闷,喘不上气,紧急去往医院。
近几年,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过敏性鼻炎大幅上升,而且趋向低龄化,过敏性鼻炎转向过敏性哮喘,不单单是打喷嚏,流鼻涕,而且殃及眼部,咽喉,呼吸……
据了解,夏秋季,北方地区的花粉过敏原主要有禾本植物花粉,以及大籽蒿、灰藜草、豚草、葎草等杂草花粉。这些花粉随着空气传播,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流鼻涕、眼部瘙痒、流泪等症状,以及发热等全身性过敏反应。
2天前,网络达人“二哥去哪儿”说的比较客观:有媒体报道,专家说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蒿草是过敏性鼻炎的直接致敏原,最多有专家说是致敏原之一,……先有效治疗,然后再注重食品安全,提高每个人的免疫力。讲的还是比较客观。
前不久,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等多地朋友圈、微博流传这样一条信息:整个内蒙古地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其罪魁祸首就是蒿属植物,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沙蒿引发鼻炎的情况说明》指出:“沙蒿”是黑沙蒿和白沙蒿的泛称,为菊科蒿属植物种,多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区的流动与半流动沙丘或固定沙丘上,也生长在干草原与干旱的坡地上,在荒漠与半荒漠地区常组成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
鄂尔多斯从2000年开始,在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实施飞机播种造林,飞播造林主要目的树种为大白柠条、杨柴、花棒和沙米。为飞播前期更好地固沙,也复合飞播白沙蒿,属非目的飞播树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剧,加之食品的种类和制作工艺越来越多,致使许多原来不过敏的人可能逐渐演变成具有过敏体质的人,使潜在过敏人群不断扩大。沙蒿过敏成为市民热议话题,众说纷纭。不少人反映7—9月,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患者居多,均将致病根源指向本地野生植物沙蒿。但目前尚未有权威机构表明,沙蒿就是鄂尔多斯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患者的真正过敏源。
不管是沙蒿,还是蒿草,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相伴,在《诗·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经典描绘,象征着鹿在原野上悠然自得地鸣叫并享用着青蒿的美味。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青蒿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文化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在呼市南郊的内蒙古农科院,院内和周边蒿草遍地,上小学时,那时候住平房,喜欢在院里养兔子,夏秋时节,正值暑假,去院儿里的果园去割兔草,果园里蒿草遍地,杂草丛生,蛐蛐儿,蝼蛄还有不知名的昆虫狂乱的鸣叫。
父亲是农科院的科研工作者,他指着各类蒿草告诉我,这个是沙蒿,这个是冷蒿,这个是大籽蒿,各种蒿草长得很高大,父亲说“蒿”字就是草字头加上“高”字,草中高的草就是蒿,每种蒿草散发着不同的味道,有的兔子喜欢吃,有的不爱吃,蒿草还是中草药,可以治风湿类疾病……
有的时候,天热,割草累了,就把高大的蒿草踩倒,躺在蒿草上,叼着狗尾巴草,看着云卷云舒,那个时候,没听说有人因为蒿草过敏,痛不欲生。
几百万年,人类从早期猿人阶段进化成地球主宰,几百万年战胜天灾,战胜各种病菌,战胜比自身强大数倍的天敌,人类的免疫系统也近乎完美,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几百万年,人类与过敏反应不断斗争,不断磨合,免疫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如果蒿草的花粉能绝对导致人类的过敏性鼻炎,继而过敏性哮喘,继而窒息,继而休克,甚至死亡,估计人类很难成为地球的主宰,改变这个世界。
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公元787年,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都烧不尽,灭不了,现在靠人力拔蒿草,能有什么用呢,就像当年灭四害,麻雀赫然在列,现在麻雀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却忽略了健康养生传统观念,长期熬夜,长期点外卖,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几步路也要开个车,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情绪抑郁,低沉,怨天尤人,杞人忧天,摔倒了怨地不平,感冒发烧不注意休息,不去调动自身免疫力,频繁打针输液,滥用药品,生活没有规律,长期免疫力低下。
不找自身原因,却天天叫嚣蒿草,埋怨政府,与其这样,不如积极提高免疫力,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调整心态情绪,让自己免疫力强大起来,对抗过敏原,医生水平再高,也是治疗症状,药品疗效再好,也是治疗症状,“病根”还是在自己身上,靠自己去解决。
而在这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城市,更多土生土长的呼市人从小闻着蒿草香,却不知蒿草花粉过敏为何事,徜徉在敕勒川草原,大黑河郊野公园,看花开花落,闻青草清香……
来源:青城历史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