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令人意想不到的 “剧目”。近日,某知名零食品牌的一张宣传海报,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烈讨论和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惊叹的 AI 创作。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令人意想不到的 “剧目”。近日,某知名零食品牌的一张宣传海报,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烈讨论和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惊叹的 AI 创作。
事情的起因是,该品牌一款 “四粒红花生” 产品的宣传海报中,花生竟被画成在树上结果。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发育成熟。这一违背科学常识的画面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大家纷纷调侃:“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要不然就信了” 。
面对网友的质疑,8 月 28 日,该品牌回应称,由于工作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 AI 生成的图片素材,发现问题后,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然而,这本该是一个因工作失误而引发的普通纠错事件,却在网络的发酵下,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创意狂欢。全国网友脑洞大开,纷纷加入到这场 AI 创作中来,用自己的创意和技术,制作出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 AI 作品。有的网友为了 “证明” 花生真的可以长在树上,AI 出了各种长满花生的大树小树,从郁郁葱葱的大花生树到小巧可爱的花生幼苗,仿佛构建了一个全新的 “花生树世界”;紧接着,更多奇妙的创作接踵而至。有的网友 AI 出了结满西瓜的大树,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挂在枝头,似乎随时都会掉落;有的则呈现出全是芒果没有叶子的芒果树,芒果们紧紧簇拥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还有结满玉米(甚至还剥了壳)、土豆、大豆的树,完全打破了人们对这些农作物生长方式的常规认知。
更有甚者,一些极具想象力的网友 AI 出了长满元宝及美金的大树,将财富的象征与大树结合,充满了奇幻色彩;还有长满鱼的大树,鱼儿在树枝间 “游动”,画面荒诞却又让人忍俊不禁。甚至有人 AI 出花生、大豆、西瓜、茄子、黄瓜等长在同一棵树上的神奇场景,各种原本生长习性完全不同的植物和谐共处,让人不得不佩服网友们的创意。
这些 AI 作品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大量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成为了一时的热门话题。它们不仅展示了网友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 AI 技术的强大功能,也反映出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超乎想象。但与此同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在这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网络世界里,我们该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
如今,AI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被一些人用于制作虚假信息。从伪造的热点事件图文、视频,到捏造的名人言论、伪科普,再到嫁接的虚假证据,AI 谣言的形式层出不穷。它们往往以假乱真,让人难以分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误导,甚至为虚假宣传买单。
就像这次的 “花生上树” 事件,如果不是网友们的常识和质疑精神,也许很多人就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个错误信息。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的信息环境更加复杂,虚假信息可能隐藏在各种看似正常的内容之中。那么,我们该如何练就一双 “火眼金睛”,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辨别真伪呢?
首先,我们要保持质疑的态度,对于那些过于离谱、违背常识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就像看到花生长在树上这样的画面,第一反应就应该是怀疑其真实性。其次,要仔细查看信息的来源,权威的媒体、机构发布的信息相对更可靠,而那些来源不明、模糊不清的信息则需要谨慎对待。例如,一些打着 “网友爆料”“内部消息” 旗号,却没有任何具体出处的内容,很可能就是虚假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渠道核实信息,对比不同来源的说法,如果信息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很有可能是假的。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 9 月 1 日正式施行,AI 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标识。这也为我们辨别信息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当看到没有标识却疑似 AI 生成的内容时,要提高警惕。
在这个充满创意和变化的时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但也伴随着各种风险。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和便利时,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睁大眼睛,学会辨别真伪,不要被虚假信息所迷惑,避免为虚假宣传上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网络的海洋中安全遨游,真正享受到信息时代的红利。(文/刘应龙)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