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有两场非常重要的盛会举行,然而就在我们全国上下忙着各项准备工作时,美西方势力也在密集出招。摘要:2024年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持续升级,核心目标直指对中国战略空间的挤压。之前美国已在菲律宾部署陆基中程导弹 “堤丰系统”,实现对南海与台海的双重威慑。如今美国故技重施,计划在日本山口县美军岩国基地部署 “堤丰” 导弹系统,射程覆盖中国京沪等特大城市
2024年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持续升级,核心目标直指对中国战略空间的挤压。之前美国已在菲律宾部署陆基中程导弹 “堤丰系统”,实现对南海与台海的双重威慑。如今美国故技重施,计划在日本山口县美军岩国基地部署 “堤丰” 导弹系统,射程覆盖中国京沪等特大城市,对地区战略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还联合英国、日本强化军事协作。近期英国海军航母已停靠日本,并计划于9月与美日举行联合军演,三方试图通过军事联动巩固 “印太战略” 同盟体系。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态: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在亚洲国家部署 “堤丰” 中导系统,此类行为不仅损害周边国家正当安全利益,更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战略基础。
在历史认知问题上,日本近期的动向引发亚洲邻国强烈关注。自1995年起,日本首相会在9月2日前后发表 “首相谈话”,就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表达立场,成为国际社会观察日本历史态度的重要窗口。但2025年,日本首相石破茂却打破惯例,决定不发表 “首相谈话”,显然说明日本不愿意为侵略历史道歉。
这一系列行为背后,是日本军事扩张野心的进一步暴露。在美国 “印太战略” 的纵容下,日本不断突破 “和平宪法” 限制,配合美国部署中导系统、参与多国军演,逐步偏离和平发展道路。对此,中方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恪守和平承诺,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若继续失信于亚洲邻国,终将破坏自身周边安全环境。
台海方向:小马科斯政府公然邀请台 “外事部门” 负责人林佳龙于8月26日窜访菲律宾,此举直接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菲建交公报精神。菲方意图明显,借台湾问题对华施压,妄图迫使大陆在南海问题上妥协,同时配合美日遏华战略,阻挠两岸和平统一。中方对此态度强硬,明确敦促菲方 “悬崖勒马、改邪归正”,警告其 “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踩踏红线必将付出代价。
南海方向:8月27日,菲律宾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在黄岩岛周边举行联合演习。菲海军 “何塞・黎刹” 号、澳军 “布里斯班” 号、加军 “魁北克城” 号战舰参演,澳加还出动至少3架战机与直升机,重点训练 “协调防空” 能力。此次演习是菲澳 “波浪-2025” 军演的收官之战,该军演持续15天、集结3600余名多国军人,规模创历史之最。菲军方甚至声称演习是 “盟国对中国强硬行动的警告”,公然挑衅中国主权。
面对菲方及域外势力的侵权挑衅,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8月29日,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在黄岩岛领海周边开展战备警巡,军舰、战机协同出动;中国海警同步开展执法巡查,通过 “跟踪监视、喊话警告、拦阻驱离” 等行动,坚决捍卫黄岩岛主权与海洋权益。
美国与 “台独” 分裂势力的军事勾连近期再破底线。据美媒报道,美军 “北方打击” 演习中,有超过500名台军士兵参与,且演习场景首次从传统欧洲区域转向 “印太”。其中 “两栖登陆”“岛屿争夺” 等科目,与台湾海峡地理特征高度契合,针对性不言而喻。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8月27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严正表态:坚决反对美台任何形式的军事联系,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向 “台独” 发出错误信号。同时直指民进党当局 “倚外谋独”“以武拒统” 的本质,这种妄图借助外部势力对抗大陆的行径,完全是 “不自量力、自寻绝路”。事实上,美台军事勾连不仅无法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反而会加剧台海紧张局势,最终将台湾推向灾难深渊。
从经济格局看,中国GDP超越美国的时间窗口已临近。美国高盛公司预测为2027年,日本经济学家则认为在2028年左右。未来2-3年,成为中美经济博弈的关键阶段,也决定着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方向。
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战略焦虑持续升温:既无法通过经济手段胁迫中国,又难以在军事上战胜中国,却执意保住 “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宝座。于是,美国开始加大对 “代理人战争” 的布局:为日本发展进攻性武装力量松绑、在南海煽动域内国家对抗中国、持续加强美台军事勾连与对台售武。这些动作远超 “攫取经济利益” 的范畴,本质是试图通过扶持日本、菲律宾及 “台独” 势力,挑起针对中国的冲突,打断中国发展进程。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中方保持战略清醒:一方面坚持和平发展,努力维护稳定的外部环境,不急于以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另一方面,也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准备,抓紧推进全面军事斗争准备,确保在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到侵犯时,能随时拿出有力反制措施。正如黄岩岛战备警巡、反制美台勾连等行动所展现的,中方有决心、有能力挫败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与 “台独” 分裂图谋,为国家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五、中国需多维度破局
1、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占据多数,是中国重要的外交依托。中国应持续推进 “一带一路” 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贸易往来与人文交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机遇,通过利益融合构建稳固的友好关系网络。例如,在非洲地区,中国助力当地建设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带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赢得广泛认可与支持。众多非洲国家在涉台、涉南海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立场,使美国孤立中国的企图难以得逞。
2、分化美西方阵营:美国与其盟友并非铁板一块,各国在经济、安全等领域存在不同诉求。中国可利用这一矛盾,加强与欧洲部分国家在经贸、环保、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以中欧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上的交流为例,通过务实合作让欧洲国家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与益处,避免其盲目追随美国遏制中国,从而削弱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对华围堵的合力。
3、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借助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中国应积极发声,倡导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在联合国框架下,针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挑衅行为,中国可联合其他国家提出相关议题,揭露美国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径,争取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让美国在国际舆论场处于被动地位。
1、提升军事现代化水平:加大在军事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如人工智能在军事指挥决策中的应用、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升级、新型雷达探测技术研发等。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解放军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远程打击能力与战略预警能力,确保在军事技术上不落后于对手。例如,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取得的进展,使美国在军事战略布局上不得不重新考量,有效提升了中国的战略威慑力。
2、加强军事演练与部署:在台海、南海等敏感海域,常态化开展实战化军事演练,模拟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提升部队的实战能力与协同作战水平。同时,优化军事部署,如在南海岛礁合理部署防御设施、增强海空巡逻力量,在台海方向强化对关键海域、空域的管控,让潜在对手清晰认识到中国捍卫主权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
3、构建区域拒止 / 反介入体系:以陆基反舰弹道导弹、海基核潜艇、空中预警机与战斗机等多种力量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拒止 / 反介入体系。该体系能够有效限制外部势力在台海、南海等区域的军事行动自由,当美国及其盟友试图军事介入相关地区事务时,面临来自中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威慑与制衡,使其不敢轻易妄动。例如,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具备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可对进入相关海域的敌方舰艇构成严重威胁。
1、推动国内经济内循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市场,提升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在民生领域、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如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5G网络覆盖、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2、拓展海外经济合作新空间:在巩固与传统贸易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与东盟、中东、拉美等地区国家加强贸易往来,扩大商品与服务出口。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经济合作园区等方式,深化经济合作,实现市场多元化布局,降低因中美贸易摩擦或其他外部经济风险带来的冲击。
3、运用经济手段反制:针对美国及其盟友在经济领域的不合理制裁与打压,中国可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例如,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冻结其在华资产、禁止其与中国企业开展业务合作等。通过精准的经济反制,让美国及其盟友认识到在经济领域挑衅中国将付出沉重代价,从而遏制其相关行为。
1、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培养专业的国际传播人才,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与渠道,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国际新闻通讯社等,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在涉台、涉南海等问题上,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阐明中国立场与观点,打破西方媒体的舆论垄断与不实报道。
2、设置国际舆论议题:主动设置与中国利益相关、符合国际道义的舆论议题,引导国际舆论关注方向。例如,围绕海洋权益保护、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主题,举办国际研讨会、发布研究报告,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扩张对地区安全造成的危害,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立场的理解与支持。
3、反击不实舆论攻击:面对美国及其盟友在舆论场的抹黑,中国应及时有力地予以反击。通过事实依据、数据支撑,揭露其谎言与虚假信息,让国际社会看清其霸权本质。例如,针对美国炮制的所谓 “中国南海威胁论”,中国可通过展示在南海开展的和平建设活动、维护航道安全的实际行动等证据,戳破其谎言,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来源:兵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