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理论出身的,深知理论之难,做理论也太累,因此这一篇,我想简单些,随意一些,像拉家常一样,达到目的即可;如同我创立中国现代小诗派一样,宣言的发布于网络,即为其正式创立的具体的历史时间。我们能够省时省力做、做好一些顶级的事项,如线上的作为,为什么不呢?这个策略,
“中国书法画象派”创立宣言
做理论出身的,深知理论之难,做理论也太累,因此这一篇,我想简单些,随意一些,像拉家常一样,达到目的即可;如同我创立中国现代小诗派一样,宣言的发布于网络,即为其正式创立的具体的历史时间。我们能够省时省力做、做好一些顶级的事项,如线上的作为,为什么不呢?这个策略,我总结和理论阐释为人类社会的新历史时期——新混沌期(这个概念也是我提出并理论阐释的)进行新文化营作的低成本乃至无成本策略,而且,也是战略。我做事极讲效率,一念既起,接着就行动起来,2025年8月30日下午两点左右,我组建了一个十几人的小群“中国现代书画探索群”,以群公告的形式发布了:“各位好:我拟再新创立一个中国现代书法探索艺术流派:中国书法画象派,今天是七月初八好日子,希望有同道同行,既然为探索,目前的艺术状态是否契合或成熟与否都不要紧,诚邀志同道合者加入,加入的朋友群内说一声即可,我先编辑公众号图文。如无加入者,如青红山水画派创立那样我可一人先创立起来,后续可随时加入。群内告知截止时间为晚上八点,谢谢!于永森,2025.8.30”。正所谓人不在多,重在见证此一过程是也——我们是可以创造历史的,我们要自信。
我不是美术专业科班出身,2020年以前几乎没有任何专业的美术训练,偶尔写两笔毛笔字,从无专业从事之意,亦从不临帖,临帖固然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避免弯路,但弯路上的有些风景,也未必不好,前人何尝有帖可临的那个时代,照样是可以创制出顶级的书法艺术的。当然,临帖与否,全凭个人意见、需求、目标,随便就好。但我在文艺理论方面,即审美方面,是专业的,科班出身的,所以从20多岁起就为朋友撰写书法、绘画、诗文等方面的艺术评论,也零散地撰写了一些其他人的,虽然不专力于此,20多年下来也写了数十篇。我的一些朋友很年轻的时候就是中书协会员了,那时候中书协会员似乎还没有现在这么滥,一些朋友是颇有才华的,也有功力深厚者,至于老一辈的书画家,我也认识不少。但在从事这些工作之余,我从来未曾想过要创制书法作品。
但未曾想过,不等于没有能力作为。我的治学即学术研究大约始于1995年左右,时年18岁,开始有成果即在此时,20岁至22岁撰写了首部研究、理论专著,成功建构了“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这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唯一的真正具有本土化品性的、真正为新理论意义上的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因此各个领域的文艺乃至文化问题,我是非常关注,始终保持关注的。除了治学,我平生的另一大作为领域就是创作,创作始于1993年,更早一些,理论不能搞成空对空式的,必须、而且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这是我非常重视创作、治学、理论及吸纳一切为我所用导向创新创造等数条腿走路的根本原因。我的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对于书法、绘画之类,在2020年前从未动过创作的念头。
但2020年来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寒假后即滞留老家青岛平度,教学工作则通过线上执行。春天,朋友们带我去看笔架山(又名“御驾山”等,在闻名海内外的平度天柱山东侧),回来后我即将其定义为中国山水画派现代性(化)发展意义上的天下第一山,认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启发价值,遂发起了天下第一山平度笔架山的新文化营作活动,迄今为止,单是游记就撰写了20篇了。这一活动,成为2022年我创立青红山水画派的重要契机之一。看山次数多了,胸中不觉不断累积山意,何况我还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斋”两大斋号(数十斋号之二),于是在2022年8月初的一天,画意勃然,忽然就想画起画来,起笔就画了一幅简单的画,后来才明白那正是笔架山最美的那个山头西南望的景象,不过是混沌朦胧态的。于是,就这样画起画来,照样也不模仿学习之类的,结合我对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色彩单一的不足的长期考虑,和对于宋代形成的美学观念“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不满,大约半个月之后的8月20日(后正式定为21日,是因前者写为“廿”字的时候感觉不够自然),我就创立了青红山水画派,仅我一人,乃是典型的理论立派、创派。迄今为止,画派已发展为一派十二宗之格局了。
而书法的正式的重视,则得力于新诗集《小诗系》的创作。《小诗系》创作开始于2020年5月6日,起因是我晚上与太太出去散步,随手拍了些视频发布在抖音,配上了一些一句两句的文字,诗人出身的我,使得这些文字富有诗性或诗之意兴。一个朋友见了,专门整理了发布到我组建的一个文艺交流群里,后来朋友们又陆续创作为书法、绘画、篆刻等形式的艺术作品。于是《小诗系》就创作起来了,不到一年,突破1000首,然后就缓下来了。迄今为止,《小诗系》创作了小诗1419首,其正式的出版本(2025年8月出版)则是精选的300首——虽曰精选,但其实那些未被精选、出版的小诗,基本上是被抛弃了。保障精品率是我从少年时期就形成的成熟的治学和创作思想观念,比如最初五六年抛弃了旧体诗五六百首,可以说2000年以前的几乎一首没留。正是得力于这些小诗(尤其是《小诗系》)的创作,这才使得我在2024年9月30日创立中国现代小诗派成为可能——诗派中颇有实力派乃至全国闻名的诗人,但不论他们,单单这本《小诗系》,就足以使得诗派立得住了,何况还有他们呢。
我最初的著作和日记等,都是手写的,2005年以后采用电脑写作,但我其实是时常写钢笔字的,非常喜欢写字的感觉;但我写的字非常板正,因此非常费力,所以最初手写的文字保留下来的很少,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于是乎,在电脑写作流行的时代背景下,想保留一些作品的手稿的念头就涌现了,最好的当然是毛笔字,你看鲁迅先生的手稿多好。《小诗系》的每首小诗非常短,以两三四句为主,有的只有一句,最短的只有一句四个字,因此形成手稿就相当不费力。于是乎,毛笔字版的手稿《小诗系》就不断形成了。但书法是最难的艺术(当然,最难是相较而言的,与艺术价值、效果无关,只是说书法的个人成就是最难的,尤其是个人维度的功力累积和创新,较之其他艺术是最难的,但不等于其他艺术的价值低于书法),没有个十年数十年的功力,还真不行,有些人写了一辈子,功力还不行呢。所以我写的毛笔字,这些手稿,发布到朋友圈、网络后,一些朋友甚至私下里让我别发了,说“字太丑了”,我的主要目的是写诗,因此也毫不在意,竟坚持下来了。
直到今天,我的书法功力也仍然很差,这个无需回避;我也从未专门拿出大力气来进行书法创作实践,毕竟我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我的事情又那么多,我是多领域跨着的;但数年下来,书法还是有进步,这不就挺好。而且,我一直强调,创新是一种顶级的思维和能力,不一定要等到条件成熟了(如自己认为学到前人的优长了)才能进行,如若那样,条件总是难以成熟的。我没有美术基础而能创立青红山水画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书法方面也有例子,这就是即使我不专业从事书法创作,并非科班出身,功力也很差,但照样可以创新,如2022年10月11日创立了于体楷书——要知道,在诸书体之中,楷书的新书体创制是最难的,行书、草书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那就容易多了。当然,你要抬杠,还有一种书体的创新也极难,这就是章草。
其实,我对于创立书法流派,这个念头并非现在才偶然萌生,在2023年2月1日,我就规划过一个中国现代书法流派,命名并进行了理论的谱系图的规划,只是这个规划有点宏大,我本人在全国范围内认识的书家几乎没几个,联系不便,也无意在此方面耗费精力,时间也少,这才没有做起来。现在,我自己既然能够做起来一个具体一点的流派,那么自然可以先行创立,有同道同行者固然好,没有如画派那样仅有我一人,也完全不妨碍中国书法画象派的创立。这个流派的创立的具体地点,我仍然将其放在我的老家,即青岛平度明村镇辛安后村幸福街中段路西于永森旧居,防止后世抢夺,我在生前就要明确这些。
最后简单说一下中国书法画象派的理论宗旨、审美追求,总结起来几句话:(1)中国书法画象派以“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为理论指导和理论立派的理论支撑。(2)“画象”,其本质内涵是具有“现代性”品性、气质、气象和思维的书法境界追求,即在原有的书法之“象”(涵盖传统和现代的追求与体现)的基础上,追求画之意、姿态、韵致、形象等,可以将书法创新为某种具有画意(象、符号、境)的作品,但最根本的核心基础,则是在笔画线条之中,直接体现画的意思、风韵、笔调、韵致、形象、情态等。我个人目前所探索的趋向,是结合着我自己的既有质素为基础的,即在笔画之中直接体现山水画的肌理、意思、风韵、笔调、韵致、形象、情态等,并结合所写的文字的内容,整体性地凝结为某种“神味”。(3)为了突出“现代性”品性、审美追求,中国书法画象派又可称为“中国现代书法画象派”,简称即为“中国书法画象派”。(4)中国书法画象派保持开放性,在此追求下,不排斥任何有利于强化此一审美追求的质素、思想、理论、观念、风格等。或者你可以举出此前的一些书法作品的细部,说这不就是体现了“画象”的特点?这是可能的,漫长的历史时空中的若干线条性的质素所呈现的若干可能性之中,总有一种是类似于“画象”的,但作为一种鲜明的理论思维、意识和具体的理论阐释,并将其作为中国现代书法创新的一个重大趋向,鲜明地提出来,进行阐释,乃至以创立书法流派的方式正式之、重视之,此前是绝对没有的,而这,正是我提出“画象”这一理论和进行阐释、创立流派的理论贡献。没有此类理论阐释、贡献和理论的强调,这些散点的、碎片化的类似,是不足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的,更不用说作为一种鲜明的理论思维和审美追求了。因此,依托于“神味”说这一新审美理想理论和“中国画象派”的“画象”理论,乃是崭新的理论独创,是毫无疑问的。又比如,什么是“不排斥任何有利于强化此一审美追求的质素、思想、理论、观念、风格等”,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比如书法创作中颇忌讳回笔,但在“画象”理论思维中,如同绘画,回笔、补笔乃至皴笔墨是完全可以的,这就是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理论应用于或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具体体现。理论有没有用?当然有用,除非你不会用理论,或所用的不是真正的理论,更不是真正的新理论。(5)我个人的初步作品未必成熟,仅作启示。即以书法线条为基础的现代创新,对于书法作品的整体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前的书法史上极少意识到并关注、践行此点。这一思维,乃是“神味”说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推崇和阐释的“将有限(或局部)最佳化”的根本逻辑思维和“细节”思维的叠加性体现。(6)我在《丑书美学》一书和多篇文章、视频中反复说到,现代书法这个事物是日本人率先建立起来并成就第一座高峰的,这对于中国这个书法母国而言是一种国耻,因此《丑书美学》从理论和书法实践两大维度为中国书法雪了国耻。也就是说,作为任何一个有追求的现代书家,如如创新性的追求可以忽略不计,如有创新性的尤其是现代性的审美追求,则首先对标日本现代书法,力图超越之,乃是最基本的,也是无可回避的历史使命,每个书家都应该考虑这一问题,实际上不少书家就是如此,日本现代书法成为他们书法实践和创新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沉重的负担的印迹充斥着他们的现代书法探索道路,包括沃兴华、胡抗美等人在内的理论、创作型的书家,都未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因此,中国书法画象派的审美追求,是也应该以此历史使命为基本创新目标的。目标未必达成,但一定要要,不能回避。至少在理论思维上,“画象”是高于日本现代书法的审美追求的。这就是中国现代书法努力的一条道路,当然,还有很多条道路,因此,不追求创新,是绝对不行的。
好了,意思基本说到了,本宣言到此为止,后续如有补充,可持续修订,感谢天下同仁关注!也欢迎志同道合的同仁,随时加入中国书法画象派!
2025.8.30,负堂于沧海撰于磅礴书院
来源:快乐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