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苑评家」邓寿康点评风采(1)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19:31 1

摘要:不经意间,《满庭芳苑》“芳苑诗评”栏目已刊逾年半。其间数十位嘉宾妙笔评诗,深受诗友热捧。应诗友嘉宾之议,今特新推“芳苑评家”栏目。

编者按:

诗韵悠扬,诗评焕彩。

不经意间,《满庭芳苑》“芳苑诗评”栏目已刊逾年半。其间数十位嘉宾妙笔评诗,深受诗友热捧。应诗友嘉宾之议,今特新推“芳苑评家”栏目。

“芳苑评家”栏目主要是不定期展示嘉宾点评风采,以期为诗友们提供一个新的赏学温故之平台。

2025年1月

邓寿康,字莽然,号高阳狂客,广东韶关市人。现任广东岭南诗社副秘书长,韶关市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翁源县诗词学会顾问,多个平台导师、顾问、特约点评佳宾。出版诗集《风笛》《醉月轩诗钞》,词集《莽然长短句》《莽然词笺》,文集《醉月轩序跋文集》。

杨逸明(上海)

谒净寺济公殿

心地慈悲手段强,帽鞋虽破也无妨。

助人为乐公须慎,世上今多白眼狼。

邓寿康简评:起承看似通俗无奇,然为后文作辅垫,必不可少。转句异峰突起,结句乘势而出,“世上今多白眼狼”,箴言警句,发人深省。

金嗣水(上海)

蜘蛛

吐丝巧织八方通,暗里经营诡计工。

凭借一张关系网,四时渔利小村中。

邓寿康点评:借蜘蛛织网针砭时弊,用语通俗,鲜明犀利,无情揭露凭关系网者营营谋利、为害一方丑恶嘴脸,如匕首投枪直刺社会问题的要害,刻画渔利村官丑态入木三分。

宋彩霞(山东)

咏失眠

窗前暗自数更清,断续蝉声梦里萦。

不是由来情就苦,为何反侧到天明。

邓寿康点评:起句不用“更深”而落“更清”,看似费解,实有用意,前着一“数”字,意则明矣。催眠法讲究数数,数着数着人就迷糊了,瞌睡就来了。没想到却是越数越清醒,更加没有睡意。诗人藉此是想表达失眠之重和失眠之苦。以“萦”字再烘托心境,蝉声扰梦,安能入梦?反则至天明,此乃失眠之果。何以为因?乃情苦也。想必若此情困者,岂只君乎?诗人意在笔先,擅长境由心造,情自境生之法,情节生动形象,诵之动人衷肠。

何其三(安徽)

雪花

种在瑶池无俗姿,盛开偏在最寒时。

此花蕊上春风劲,舞蝶游蜂那得知。

邓寿康简评:花蕊本来是蜂蝶之最爱,缘何不知蕊之心?冰雪之心岂容蜂狂浪蝶所近?瑶花外表冷艳,其内含炽热情感,春风盈抱,甘将春讯先报人间,贪花恋色蜂蝶之辈安知此情?“此花蕊上春风劲”,富含哲理,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之妙。着此一句,琪花之高洁尽见,喜雪爱雪之情亦溢于言表矣。

何其三(安徽)

木兰陂宋朝遗石上痕迹斑驳

淌过光阴八百秋,旧痕斑驳尽存留。

纵然不可作人语,记取沧桑是石头。

邓寿康点评:“记取沧桑是石头”,寓意深刻。石头经历了无数岁月风雨的洗礼,成了沧桑历史的见证;故诗人触景而生对历史深层思考,发沧桑之概。将遗石与历史有机联系,诗就有特定的意义。

段维(湖北)

三八节戏作

节临无计表忠心,脱下西装围上裙。

错把白糖当盐使,菜肴甜到要沉沦。

邓寿康点评:有表忠之心却无表忠厨艺,故“错把白糖当盐使”,读如此情节,令人捧腹。好在“甜”呀,不然夫人不爽,岂不糟糕?此甜不只在莱,亦甜在人心。着一甜字令局面反转,浓情蜜意尽见其中。以白描入诗,场景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郁,于情节中折射出浓烈情感,不得不佩服其高着手法。

段维(湖北)

云龙地缝

于人于己未惶惭,地缝分明不用钻。

真到底层羞煞甚,当年或许负苍天。

邓寿康点评:以物及人,借物喻理。“真到底层羞煞甚,当年或许负苍天”句,乃醒世恒言也。

宋善岭(江苏)

遣兴

半世奔波本不惭,何曾想到客江南。

承欢自有家孙两,破闷岂无棋友三。

厚厚古书宜细读,纷纷时事勿多谈。

退休金少也能过,茶满芳樽菜满篮。

邓寿康点评:“承欢自有家孙”、“破闷岂无棋友”、“古书宜细读”、“时事勿多谈”,极尽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家庭幸福的珍视‌。若无“半世奔波”沧桑历劫,焉能看淡世尘,超然释怀?放下一切,安然度日,悠哉悠哉,其乐何如?得此境界者,高士也!

周学锋(北京)

下寒山寺

一路清风落暮禅,莺声送我下寒山。

烟霞捧颗朱砂痣,点在姑苏眉宇间。

邓寿康点评:此作意境非常丰富。姑苏之美,恰如款步于烟霞之中眉印朱砂痣美人那么美妙。这种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一种内在气质的体现‌。以借代比喻传情,可谓独出心裁。

朱洪滔(江苏)

归雁

秋去春来两挂牵,南疆北国一心弦。

毕生学会唯人字,却作情书写上天。

邓寿康简评:不写人却写雁,乃借代之法是也。“却作情书写上天”,诗语新颖别致,情感浓郁,得托物言情作法。

朱洪滔(江苏)

浣溪沙·杨絮飘时

借取风来便逞强。既无姿色亦无香。登门入室岂商量。花到开时方炫耀,人逢得志始张扬。谁知此物更疏狂。

邓寿康点评:“花到开时方炫耀,人逢得志始张扬”句,精道之语也。借风助势,肆无忌惮,谁奈何得了?能不张狂乎?言及物而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张明新(山东)

题郑板桥竹画

纸上窗前俱可听,枝枝叶叶系生灵。

后来官吏学栽竹,不似潍衙那种青。

邓寿康简评:板桥画竹枝枝叶叶总关情,是其内心关注民生品格体现;而后官吏东施效颦,只是标榜自我,心不在焉。形虽可仿,然神不实具,岂可相提并论?诗富含言外之意,内意直面现实,入木三分。用隐喻手法,意不明说,含蓄耐品,作法着实了得。

张明新(山东)

湖中山影

水应怜碧山,山更爱琼水。

醉倒小湖怀,万人扶不起。

邓寿康点评:以夸张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碧山倒影水中,山水交融的奇观,一个“扶”字见其趣,反映诗人喜爱之情。手法老道。

张明新(山东)

高铁上

春风相送一程程,窗外杨花更伴行。

车是针头人是线,穿来穿去补离情。

邓寿康点评:唐代诗人张藉写过一首《秋思》,细腻地表达出客居他乡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高铁上》,主旨表达的是离情。一离一思,皆是书写乡愁。不同的是,张藉借助日常生活片断——寄家书时心理和行动细节描绘去传递情感,而此诗则用“车是针头人是线”比喻法来书写离情,化平常为奇巧。描写与比方,两者表达方法虽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跃东(河北)

冬日整理诗集

冬日何妨花满畦,山间凭脚踏成蹊。

老夫额上诗行在,都是时光亲手题。

邓寿康点评:起承两句一语双关,外意为自然之况,内意刚暗隐凭坚毅步伐走出一条平仄之路,只今诗花满目终未负心血。转结不言岁月催人老,反把额上纵横皱纹比成时光题下的诗行,调侃语气中略带沧桑感。诗思见匠心,手法灵动新奇,读之易受感染。

王跃东(河北)

乡间

农妇孩童问客亲,村房破旧未愁贫。

粗茶烹出山间味,递给来人一碗春。

邓寿康点评:亮点在转结。“粗茶”强调质朴、自然;“山间味”,指乡野间独有的茶香味。“递给来人一碗春”,表现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真诚。一碗春茶不仅仅是茶,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如沐春风,温暖着客人的心。想象新而通事理,旨意凭细节描写而出,显得非常自然。

王志伟(山东)

春游昆嵛山

愈是谷深花愈开,无须向导有闲才。

一山春事难藏住,早被娇莺啼出来。

邓寿康点评:状景发端,洗练逼真;比拟作承,以花为引,何须向导?奇思转结,娇莺已透消息,春山心事岂可藏哉?虽脱化前人句而来,却有自家语臻美。构思新奇,此法可取。

秦晓舟(山西)

晓窗偶得

晨起窗前释隐衷,数枝烟蕊鸟啼空。

人同春序悄然度,半径花痕半径风。

邓寿康点评:“隐衷”者何?坐看数枝烟蕊,闻鸟语空鸣,对花落随风,觉人与春悄然而度是也。春来春去,花开花落,不禁生人生虚度之喟,此情此景,甚为确切。转结颇具哲理。

李增山(北京)

莲花池拍照

一点朱红破绿开,娇羞恰似女儿腮。

浑然未觉镜头里,两只蜻蜓闯进来。

邓寿康点评:“一点朱红”和“两只蜻蜓”,形成色彩上的协调对比,给人鲜艳、醒目的感觉,蜻蜓绿色点缀,整个画面便充满了生机。将新荷娇羞比作女儿腮,形象地描绘出破绿荷花羞涩之美。转结两句,捕捉细节入诗,展现蜻蜓被荷色香所吸引的情景,增添画面趣味性。整首诗通过色彩和细节的描绘,营造一种美丽生动的意境。用反衬法誉荷之美,表达惊喜之情。诗画相融,美感致极。

王贞友(四川)

旅居遇寒潮

阵阵寒风冷寂怀,深宵独坐只灯陪。

无边细雨如丝网,网住乡愁解不开。

邓寿康点评:古今书写乡愁题材比比皆是,能自出机杼者乃高明人士也。昔少游有“无边丝雨细如愁”句,而此“无边细雨”亦乃愁绪象征,其似一张网,不惟网住天地之间,更网住了乡愁,丝雨霏霏,心愁更甚。旅居寒潮之途,独坐深宵,雨声敲心,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情动于衷,且能达诗之立意,均得益于精准而新颖的比喻也。诗中浓郁情愁,叫人欲罢不能,与少游之心绪有以异乎?

郭通海(北京)

挑山夫

担如弯月背如钩,挑起人间生计愁。

涧水谷中多似汗,不堪都在底层流。

邓寿康点评:起承衬出挑夫维生艰难,转结曲尽底层不堪和无奈。巧用比兴借代,形象历历,悲悯之情力透纸背。

张俊兴(河北)

傍晚海边

伫立礁滩沐晚风,惊涛懈倦始从容。

斜阳不舍沉沧海,浪里弥留一抹红。

邓寿康点评:海边赏无限风光,不仅舒倦解压,精神愉悦,更能激发夕阳红心志。转结两句,看似写落日大海奇景,实则自我情怀书写:与其默默无为消沉,不如绽放生命灿烂的余辉。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比喻象征手法可取。

郭平印(河北)

水乡

西有峻峰东有河,四时青翠四时波。

依山枕水小村小,一半人家一半荷。

邓寿康点评:诗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凭“一半人家一半荷”的浓郁诗意镜头,便将美丽水乡画卷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陶醉。

《满庭芳苑》编辑部成员

主 编

蔡大营(若水人生)

编 委

马惠珍 卢贤德 乔长柱

李为民 张伟进 秦晓舟

本期组稿

来源:老医生谈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