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守着直播等 2025 年巴黎羽毛球世锦赛的四强名单,刷新页面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 中国军团居然 5 个项目全闯进了 4 强,算下来足足占了 6 个席位,这势头看着是真提气。可再往下翻淘汰名单,又觉得这荣耀里裹着股子凉劲儿:有的前世界冠军退场时连毛巾都没敢
昨晚守着直播等 2025 年巴黎羽毛球世锦赛的四强名单,刷新页面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 中国军团居然 5 个项目全闯进了 4 强,算下来足足占了 6 个席位,这势头看着是真提气。可再往下翻淘汰名单,又觉得这荣耀里裹着股子凉劲儿:有的前世界冠军退场时连毛巾都没敢抬头擦,肩膀垮着;有的黑马却攥着球拍蹦得老高,愣是把老剧本给改了。就说陈雨菲吧,2-0 横扫对手看着轻松,可一想到她半决赛要碰安洗莹 —— 那可是俩人第 27 回交手了,跟 “宿命” 似的 —— 心里就跟着紧了。这赛场啊,从来不少让人拍大腿的奇迹,但也从不同情掉眼泪的人。
石宇奇隔了 7 年终于再拿世锦赛奖牌,镜头扫到他握拳的时候,我还跟着激动了一下;可转头就看见骆建佑 —— 以前的世界冠军啊 ——0-2 输给了世界排名第 50 的加拿大小伙子,那场面真有点不忍心看。看着这反差,我总忍不住琢磨:为啥荣耀和栽跟头就离这么近?陈雨菲看着稳得很,可她越从容,我越觉得她下一场比赛让人攥着心,这又是为啥?
看她打越南的阮翠玲那场,简直是一边倒的痛快 —— 两局加起来才让对手拿了 19 分,21-10、21-9,全程就 32 分钟,我刚泡好的茶还没凉透就结束了,那统治力没话说。但到了 8 强跟泰国李美妙打,就没那么顺了,首局咬到 22-20 才分胜负,那时候就看出来了:她关键分靠的是老经验撑着,真论绝对爆发力,好像还差点意思。更别说半决赛要碰安洗莹了,今年安洗莹都赢了她 3 回,最近 6 次交手赢了 4 次,这仗可不好打。
新加坡的骆建佑,2021 年世锦赛拿冠军的时候多威风啊,结果这次 0-2 输给了加拿大那个 20 岁的小将赖浩俊,两局才拿了 19 分、16 分。整场看下来,他的网前简直像没带准星,失误率快到 40%,后场杀球还连着出界 5 次,那状态,说是 “崩了” 一点不夸张。反倒是赖浩俊,之前连赢了陆光祖、骆建佑,成了加拿大第一个拿世锦赛奖牌的人,真是让人没想到。
喜的是真提气:5 个项目齐刷刷进了 4 强,混双更厉害,直接把决赛变成 “内战”—— 蒋振邦 / 魏雅欣要跟郭新娃 / 陈芳卉争冠军,等于提前把奖牌揣兜里了;男双的陈柏阳 / 刘毅更是第一次参赛就拿了牌,小伙子们冲劲真足。
可遗憾也挺扎心:韩悦 0-2 输给山口茜那局,最后关键分连着 3 个网前放网都失误了,我当时在屏幕前都替她捏把汗;翁泓阳跟石宇奇打,拼到第三局却只拿了 10 分,看着他下场时擦汗的样子,也觉得挺可惜的。
这次 4 强名单一出来,明显感觉以前的老格局在松动:
以前总说亚洲垄断羽球,现在不一样了 —— 丹麦的男双、法国的混双,还有加拿大那个赖浩俊,都把传统的 “壁垒” 凿开了口子,赖浩俊这一冒头,倒像是给 “羽球全球化” 添了把火;
还有那 “老将魔咒” 也挺明显,骆建佑、印度的辛杜这些前冠军,居然都 “一轮游” 就回家了,想想也能理解,现在比赛节奏这么快,老将的体能、状态调整起来确实更难;
中国这边也在熬 “新老交替” 的苦 —— 石宇奇 27 岁了还得扛着男单的旗,陈柏阳 / 刘毅 20 岁就敢冲,可女单王祉怡爆冷出局,也暴露了年轻队员心理上的短板,还得再磨。
陈雨菲能这么稳,背后其实有科技帮忙 —— 她团队会用 AI 扒安洗莹的网前回球习惯,听说正手区占了 71%,摸得门儿清;还会用 VR 模拟决胜局 19-19 的紧张场景,专门练抗压。
赖浩俊能爆冷,也不是瞎打 —— 加拿大青训搞了个 “跨项选材”,他以前是打冰球的,后来转过来打羽球,那爆发力比别人猛一截,这才打出了惊喜。现在的体育比赛啊,早不是光靠 “苦练” 就能赢的了,找对方法、有好帮手才更重要。
对陈雨菲来说,半决赛哪只是比技术啊,更像是跟自己的心魔较劲 —— 她跟安洗莹打了 13 次,正好平,但世锦赛最近 3 回都输了,这次能不能翻过来,就看她能不能过自己这关;
对石宇奇来说,赖浩俊这匹黑马可不能小瞧,排名看着靠后,冲劲却比谁都足;
国羽这边,5 个项目都有冲金的希望,但反过来想,既要保奖牌数,又得打破这么久的 “金牌荒”,压力其实挺大的。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在 4 强就忙着庆祝,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巅峰之战,这才刚打响。
来源:悦悦聊体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