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到底是靠什么一路打到了那么远?别光盯着那些一线的军官和他们吓人的“冒险”,其实背后有个让人瞪眼的利益团体在搅局。想象一下,整个国家的权力、金钱、军队都紧紧地绑在一起,这场大规模侵略根本不是哪个热血青年拍脑袋自发干出来的。
日本到底是靠什么一路打到了那么远?别光盯着那些一线的军官和他们吓人的“冒险”,其实背后有个让人瞪眼的利益团体在搅局。想象一下,整个国家的权力、金钱、军队都紧紧地绑在一起,这场大规模侵略根本不是哪个热血青年拍脑袋自发干出来的。
东京审判没彻底清算那波人,真不是巧合。你要是回头翻历史,发现很多日本高层政客和财阀的名字都带“一郎”“太郎”,“龙一”啥的,这全都是因为日本家族长子继承制,几百年下来财富和权力就攒在了极少数人手里。明治维新之后,这种结构被直接带进了现代社会,到了二战前,日本头部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团掌控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生产。等到甲午战争那会儿,这群财团联手给“皇军”砸钱,8000万日元财政收支可撑不起来大战,是三井这些财团凑了2.5亿日元,日本政府还笑眯眯用打劫中国的3.6亿日元“酬谢”了他们一通,等于一胜激起更大贪欲,国策直接转向“以战致富”。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闹得最欢腾的那帮“少壮军官”,并不是故事主角。像1931年“九一八”事变,别以为只是关东军几个参谋乱来,那就是官、军、财团合伙演的戏码。官方怕被美英制裁,不敢明着扩张,就让土肥原贤二、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这类佐级参谋当“出头鸟”,事后政府声明“不扩大事态”,结果东北几乎瞬间被军队全拿下。看到美英没把他们怎么样,上面马上点头成立“伪满洲国”,而那几位带头闹事的参谋直接加官进爵。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根本绕不开上层授意。
没办法,日本军队内部等级森严,基层官兵想越级做决定?根本轮不到他们。所以说混乱风暴表面看起来像底层躁动,实际上是上面那些政客、财阀、老派军头玩权斗下的产物。你能想象吗,国内还发生过刺杀首相、大将这些重头人物的闹剧,1932年首相犬养毅被年轻军官当场爆头,理由仅仅是反对加军费。结果行凶者居然因为“爱国”被特赦,真是呵呵。
到了1936年“二二六兵变”,派系斗争又烧起来,一堆青年军官带着上千人冲东京横扫,杀了好几个大佬重臣。那些幕后支持的高层却屁事没有,还把罪名推给底层,说什么“下克上”。懂行的人嘴角都要抽了,说白了还是宫廷路线斗争。
财阀更精明,他们不会掺和军界厮杀,但只要有人要南下搞经济,他们立刻支持。比如“统制派”主攻中国大陆,马上就有人从背后助力。包括日军刚占东北那5年,日本经济总量直接翻倍,财阀和普通民众一起发了点小财,社会就被“侵略能挣钱”的思路捆死,狂热情绪推着侵略一步一步升级。
但到了1944年,日本打光了家底,财阀和官僚们开始琢磨私底下跟美国讲和。天皇也派高松宫去瑞士试水。可惜,后面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你细品,日本侵略战争不是偶然,也不是简单的军队作乱,而是一场制度化的利益共谋。挺讽刺的,这些藏在幕后的策划者,到底有多少真的为那个时代付出了代价?
来源:嚼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