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当前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核心的指南导向药物治疗(GDMT)大幅度地改善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预后,但其残余风险依然居高不下。能否在已充分接受GDMT的患者身上进一步突破疗效瓶颈,降低心血管死亡的硬终点风险,是心衰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2
尽管当前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核心的指南导向药物治疗(GDMT)大幅度地改善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预后,但其残余风险依然居高不下。能否在已充分接受GDMT的患者身上进一步突破疗效瓶颈,降低心血管死亡的硬终点风险,是心衰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的VICTOR研究及其与VICTORIA研究的汇总分析——VICTORY研究结果,正是对这一核心问题的重要回应,为维立西呱在更广泛HFrEF人群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我们邀请VICTOR研究中国Leading PI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研究亮点
VICTORY研究为目前HFrEF领域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共纳入11,155例HFrEF患者,研究结果表明维立西呱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因心衰住院复合终点事件风险,显著降低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1。
VICTOR研究共纳入6105例风险较低的HFrEF患者,研究虽然未达到主要终点,但有降低复合终点的趋势,更为突出的是能够降低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不仅包括降低心衰相关死亡风险,也包括降低心源性猝死(SCD)风险2。
1。其中VICTORIA研究中有801例患者心衰加重<3个月,4249例患者心衰加重≤6个月1患者平均LVEF为29.8±7.7%,69.9%的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 Ⅱ级,29.3%的患者NYHA Ⅲ级。入组患者均接受了标准的背景治疗,具体而言,94%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92%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74%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34%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12.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维立西呱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因心衰住院复合终点(HR=0.91,95%CI 0.85–0.98,P=0.0088)VICTOR研究:为低风险患者预防心血管死亡提供了新选择
研究设计
VICTOR研究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随机、事件驱动试验,纳入共6105例近期无心衰加重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维立西呱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首次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疗效终点包括:首次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等。该研究将持续随防至心血管死亡事件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数量,因此本研究有足够的统计效能检测维立西呱在心血管死亡方面的获益研究结果
1. 患者基线情况
入组患者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7%,其中38.1%的患者LVEF<30%;心衰确诊时长6.1±6.4年;79%的患者NYHA为II级,86%的患者既往12个月无住院病史或既往从无住院病史。此外,绝大部分患者接受了充分的标准治疗,具体而言,94.4%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94.3%接受RASI(其中56.0%使用ARNI),77.7%使用MRA,59.1%使用SGLT2i;含任意RASI的四联药物疗法使用率为44.2%;其中采用ARNI的四联疗法占32%3。并且,有32.9%的患者植入ICD,14.8%接受CRT。2. 主要研究结果
VICTOR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维立西呱有持续降低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衰住院复合终点的趋势(HR=0.93,95%CI 0.83-1.04,P=0.22),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2研究结论
VICTOR研究表明,虽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维立西呱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曲线逐渐在分离,表明维立西呱有持续降低心血管死亡及再住院复合终点事件的趋势。究其原因认为,可能与本研究入组患者较轻,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事件发生率较低有关。在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79%为NYHA II级患者,86%的患者既往12个月无住院病史或既往从无住院病史,中位NT-proBNP水平为1375 pg/ml,该类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其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事件发生率较低。其次,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仅为18.5个月,与纳入心衰患者风险相似的其他研究相比,其随访时间偏短2。
在死亡终点方面,维立西呱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对心血管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显示,维立西呱不仅能够降低心衰相关死亡风险,同时也能够降低SCD风险2。
葛均波院士点评:从事件驱动到风险干预,维立西呱重塑HFrEF全程管理新格局
VICTOR/VICTORY研究数据的临床价值不仅仅是对药物疗效的验证,它让我们对临床中患者的未满足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研究重新定义了何为“稳定”,推动了治疗窗口的前移。VICTOR研究纳入的是传统意义上“低风险”的稳定患者,但数据显示,即便在这些患者中,年事件发生率仍不容小觑。该研究成功论证了对于NYHA II级、NT-proBNP水平中位数1375 pg/mL的患者,在四联疗法基础上进行早期、主动的强化干预,能够换取明确的生存获益。这提示,心衰的“稳定期”恰恰是延缓心肌重构、预防终末事件的“关键时期”,临床医生应摒弃“无症状不治疗”的旧观念,积极采用能改善预后的所有有效手段。
其次,研究数据表明,看似稳定的心衰患者,仍有较高的心血管死亡风险,不仅是心衰相关的死亡风险,还包括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在VICTOR研究中,维立西呱可降低稳定性心衰患者的SCD风险。当前,对SCD的预防主要依赖ICD,但ICD仅作为二级预防或部分极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维立西呱通过增强cGMP信号通路,可能改善了心肌细胞的电稳定性与钙处理能力,从而从机制上提供了独特的心脏保护作用。这为临床上无法或不愿植入ICD、但仍有SCD风险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药物干预靶点。
展望临床实践,VICTORY汇总分析的一致性获益结果为维立西呱在治疗HFrEF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研究提示,无论是否是稳定的HFrEF患者,加用维立西呱都是一个能带来额外生存获益的合理选择。其良好的安全性也使得长期管理成为可能。VICTOR研究及VICTORY汇总分析的公布,是维立西呱迈向全程管理与个体化治疗的重要里程碑。这两项研究表明维立西呱不仅在近期有加重事件的高风险险人群中有效,在更广泛的相对稳定的风险人群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研究表明维立西呱不仅能够降低心衰相关死亡,同时也能够降低SCD风险,这为看似稳定的人群的预后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将有望推动维立西呱用于更广泛的人群,优化现有治疗策略,从而实现从“事件后干预”到“全程风险管理”的范式转变。
专家简介
葛均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导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荣誉会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主席
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白求恩奖章、中国医师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个人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树兰医学奖、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国际心血管创新大会(ICI) 终身成就奖
担任《Cardiology Plus》主编、《Heart(BMJ Journals)》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中国高级副主编、《Herz》国际部副主编。
共发表SCI收录的通讯作者论文669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23部,主编《内科学(第9版)》2021年获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17项
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在冠状动脉(冠脉)腔内影像诊断、复杂介入诊疗技术创新、新型器械研发和心血管危重症救治体系建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在冠状动脉腔内影像诊断领域,首次发现冠脉心肌桥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征性“半月现象”,使其检出率由冠脉造影的不足5%提高至95%以上,已成为心肌桥诊断的金标准;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针对该领域有待攻克的“最后堡垒”—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为解决传统术式开通率较低的问题,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其系列辅助技术,使介入手术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目前已成为CTO介入治疗的三大常规术式之一
在新型冠脉支架研发领域,针对传统冠脉支架内血栓发生的关键环节,主持创制我国首枚“可降解涂层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支架”,国际原创“三氧化二砷药物支架”,显著降低致死性支架内血栓风险,实现我国冠脉介入产品自主研发的重大突破
在高危心脏瓣膜疾病治疗领域,打破外科手术禁区,国内率先开展“经皮二尖瓣夹合术”,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和微创器械ValveClamp,显著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实现我国心脏瓣膜微创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突破
倡导并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救治体系建设,倡导建立“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等,推动国家救治网络建设;推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绿色通道”救治理念20年,为当前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提供模式借鉴
参考文献:
1.Javed Butler,et al.VICTOR: Vericiguat Global Study in Participa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VICTORIA: Vericiguat Global Study in Subjec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2025 ESC
2.Faiez Zannad,et al.VICTOR: Vericiguat Global Study in Participa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2025 ESC
3.Saldarriaga CI, et a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trial participa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The VICTOR trial. Eur J Heart Fail. 2025 Feb 16.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