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气象科普馆内,50名中学生分组体验了三大特色展区。在人工影响天气展区,学生零距离接触XR-05A0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观摩碘化银催化装置工作原理。在智慧监测展区,气象局工作人员带领学生解密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地温传感器等8类精密设备的数据采集奥秘。在VR灾害
近日,吉木萨尔县气象局联动县教育局、第一中学开展“气象探秘之旅”科普活动,通过VR灾害模拟、实景操作等创新形式,让气象科技从课本走向现实。
在气象科普馆内,50名中学生分组体验了三大特色展区。在人工影响天气展区,学生零距离接触XR-05A0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观摩碘化银催化装置工作原理。在智慧监测展区,气象局工作人员带领学生解密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地温传感器等8类精密设备的数据采集奥秘。在VR灾害剧场,通过4D模拟,学生能够体验沙尘暴能见度骤降、泥石流冲击等极端天气场景。
在气象演播厅,学生们轮流担任“天气主播”,通过绿幕技术实时合成天气预报节目。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课本中的积雨云形成原理、大气环流规律变得生动可感。
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学生卡荣雪说:“这里的气象科普设备以及气象设备琳琅满目,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VR眼镜气象灾害教学系统。它让我沉浸式的体验到了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灾害预警等一系列知识,再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使我对气象灾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气象工程师创新采用“闯关式教学”,设置“预警信号连连看”“灾害防御大作战”等互动环节。在知识问答擂台赛环节,学生们对暴雨预警响应时效、农牧区防雹作业流程等问题的准确回答率达92%。
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学生阿依贲·沙依甫说:“我亲手触摸到了书本之外的气象科技!人影作业车里的增雨火箭架让我感受到人工影响天气的震撼力,这次参观像打开了一本立体气象百科全书,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这样沉浸式的科学探秘之旅!”
作为昌吉州首个“智慧气象”科普基地,该场馆融合援疆资金与本地科技专项投入,配备灾害模拟、数据可视化等6大系统。由县气象局、水利局、贾思哲气象科普高层次人才工作室联合研发的“气象CT教学平台”,可实时调取县域内59个自动气象站数据用于教学演示。
吉木萨尔县气象局工程师贾思哲说:“通过一堂课来让学生们了解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的,为什么可以预测天气,在课程的最后,我们也准备了知识问答环节,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结果,此次活动主要还是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预警信号的重要性,要早预警,早防范,早行动,来减轻气象灾害对我们生命财产的损失,也是呼应了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这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据悉,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在县气象局设立研学基地,未来将开发移动式气象教学箱、建立校园气象观测站,让气象科普从“活动体验”升级为“课程体系”。
吉木萨尔县融媒体中心 王统林
通讯员 顾静恺
来源:魅力新北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