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开展项目大会战,加快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在全省支点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凝心聚力,麻城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设【项目一线】专栏,及时展现各地、各部门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生动画面,奏响为支点建设添彩、向中心城市跨越的最强音。
项目一线
为持续开展项目大会战,加快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在全省支点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凝心聚力,麻城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设 【项目一线】专栏,及时展现各地、各部门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生动画面,奏响为支点建设添彩、向中心城市跨越的最强音。
今年以来,夫子河镇以“硬核举措”赋能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镇上下紧扣“鱼面小镇”规划蓝图,以“大干项目”为抓手,交出一季度开门红的亮眼答卷: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招商引资实现“多点开花”,专班服务上升“新高度”。一季度新签约项目3个,协议投资额6.9亿元;新开工入库1个,新投产入库1个,资金到位0.21亿元。
在夫子河鱼面产业园,有两款新型鱼面,一款是即食包装的鱼面,它不仅有薯条的口感,还有鱼面的味道。还有一款手工鲜鱼面,相比于传统鱼面,蒸煮时间更短,做法更加丰富。这两款产品不仅是传统手工鱼面产业的延伸,更是夫子河鱼面产业园提档升级的具体体现。
夫子河镇鱼面产业园区,一期占地2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已入驻蔡氏仁膳、夫子味等鱼面食品加工企业4家、入驻个体户3家;二期占地40亩,建设高标准厂房2栋3000平方米,糖化冻库1200 平方米,已落户湖北薯芋科技有限公司。
据 夫子河镇鱼面产业园销售负责人朱长江介绍,鲜鱼面每个月销售能达到2万斤左右,传统干鱼面具有比较优势,目前可销售3万斤至4万斤。
为延伸鱼面产业链条,夫子河镇镇政府与重庆迪灿农业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投资生产火锅底料、火锅配菜、酱菜等系列产品。
到今年年底,整个园区还可以引进规模企业2家、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产值2亿元,带动周边300户群众增收,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以上。
作为鱼面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红薯粉的品质影响着鱼面的口感和光泽。近年来,夫子河镇围绕“发展红薯产业,叫响鱼面之乡”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和红薯加工业,引进湖北读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流转土地3000亩,打造3个高标准种植区,亩产达到五千斤,引领农户发展粉薯种植,种植总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量达到4.2万吨。
2025年,夫子河镇将继续围绕红薯产业发展三年规划,一是扩大育苗规模100亩,扩大红薯种植面积1000亩;二是完善园区配套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加强与大超市合作,链接直播带货、商超推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擦亮夫子河鱼面区域公共品牌。
夫子河镇还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位于蔡家河村的泰丰农场,是由夫子河镇土生土长的种粮大户经营的。近年来,镇政府积极给政策,让农场负责人吃下定心丸,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000亩,形成小麦、夏季稻、翻生稻、油菜、红薯循环种植模式。
据麻城市泰丰农场负责人蔡绍勇介绍,红薯种植基地投产后,预计年产鲜红薯24万斤,可加工红薯粉4万斤左右,为夫子河鱼面产业园提供优质原料,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30个,人均增收1万元。
夫子河镇还坚持以商招商,主动对接已落户企业引荐合作伙伴,主动与弘辰农产品开发公司对接,结合象棋山村资源优势,最终落户生态型农产品加工项目。
湖北弘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家波告诉记者,项目一期主要建设中央蛋库3000平方米、自动化鸡舍及综合办公区,打造健康鸡蛋供应链,二期主要建设饲料加工车间及2条生产线,以本地原料生产优质饲料,工艺涵盖原料处理至包装全流程。
麻城市金磊绿色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已启动沥青搅拌站和建筑石料矿两个项目,沥青搅拌站项目总投资约8000万元,投产后每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夫子河矿山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亿元,投产后预计年创营收约1亿元。
下一步,夫子河镇将围绕在建项目实施,建立项目建设服务动态跟踪机制,聚焦项目堵点、难点,集中人力、资金、政策等资源,全力推动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新开工一批、论证储备一批,以项目大建设推动经济大发展。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