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伙最先想到的是毛泽东、朱德,可很少有人记得,当年还有个滕代远——他跟彭德怀、黄公略一起领导平江起义,带着红五军上井冈山,算是最早一批“井冈山火种”,按说资历够老,可建国后却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好多人说他“被边缘化”,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
提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伙最先想到的是毛泽东、朱德,可很少有人记得,当年还有个滕代远——他跟彭德怀、黄公略一起领导平江起义,带着红五军上井冈山,算是最早一批“井冈山火种”,按说资历够老,可建国后却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好多人说他“被边缘化”,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看看他的经历就知道。
滕代远革命时候就透着股“实在”——1928年平江起义,他当时是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跟彭德怀一起把起义部队改编成红五军,彭德怀任军长,他任党代表。那时候部队条件苦,没粮食就挖野菜,没冬衣就靠缴获,滕代远不搞特殊,跟战士们一起睡稻草、啃红薯,有次战士们冻得直跺脚,他把自己的棉衣拆了,分给几个小战士,自己裹着单衣指挥战斗。后来红五军要上井冈山跟红四军会师,路上遇到国民党军围追堵截,滕代远带着后卫部队断后,胳膊被子弹擦伤,鲜血渗到绑腿里,他愣是没吭声,直到突围后才让卫生员简单包扎。
上了井冈山后,滕代远跟着毛泽东、朱德一起搞根据地建设,他管过宣传,也抓过后勤,还参与起草过《井冈山土地法》的初稿。那时候党内有不同意见,有人觉得应该集中兵力打大城市,滕代远却坚持“农村包围城市”,跟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后来红四军主力下山,他跟彭德怀留在井冈山打游击,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围剿,井冈山失守后,他们带着部队转战湘鄂赣,一路上减员严重,黄公略牺牲的时候,滕代远抱着他的遗体哭了半天,说“咱们说好要一起看到革命胜利的”——从那以后,他更拼了,硬生生把湘鄂赣根据地重新拉了起来。
抗战时期,滕代远主要在华北搞敌后游击战,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过百团大战。那时候他经常深入敌后,有时候扮成农民,有时候装成商人,摸清日军据点的情况。有次在河北邢台,他跟警卫员被日军巡逻队盯上,躲进一个老乡家的地窖里,老乡给他们送了三天的窝窝头,直到日军撤走才出来。后来他跟老乡说“等抗战胜利了,一定回来谢你”,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还真派人去接那位老乡,可惜老乡已经去世了,他站在老乡坟前鞠了三个躬,说“欠你的情,这辈子没机会还了”。
到了解放战争,滕代远没直接带兵打仗,而是去搞铁路运输——1948年东北解放后,他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主要负责组织铁路抢修。那时候辽沈战役刚结束,好多铁路被战火炸断,部队南下需要物资,老百姓也等着粮食运进来,滕代远带着工人没日没夜地干,有时候趴在铁轨上检查线路,冻得手都握不住扳手。有次工人跟他说“首长,歇会儿吧,天太冷了”,他说“火车早一天通,前线就能多一份保障”,硬是跟工人一起干到铁路通车。后来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物资运输,好多都靠他组织的铁路线,彭德怀说“滕代远是‘铁路司令’,没他,咱们的后勤跟不上”。
建国后,滕代远的职务很明确——铁道部部长,这可不是什么“边缘岗位”。那时候国家刚解放,铁路里程才两万多公里,还大多是解放前修的,好多线路年久失修,有的甚至不通车。滕代远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抢修成渝铁路——这是新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没经验,没技术,他就带着工程师下基层,跟工人一起住工棚,一起研究施工方案。有次在四川资阳,遇到山体滑坡,把刚铺好的铁轨埋了,滕代远亲自去现场指挥清理,连续三天没合眼,眼睛熬得通红,工人都劝他回去休息,他说“铁路不通,我睡不踏实”。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那天,他站在火车头旁边,看着火车开动,眼泪都流下来了,说“咱们终于有自己修的铁路了”。
可为啥后来大伙觉得他“少见身影”?其实是因为他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实干”上,不怎么抛头露面。他在铁道部干了10年,修了鹰厦铁路、包兰铁路,还建立了全国铁路调度系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事,不用在媒体上宣传。而且他性格低调,不爱讲自己的功劳,有次记者想采访他,他说“别写我,多写写铁路工人,他们才是功臣”。后来1964年,他因为身体原因,从铁道部部长岗位上退下来,转到全国政协任副主席,这在当时是正常的工作调整——那时候好多老革命家因为年龄或身体原因,从政府岗位转到政协、人大,继续发挥作用,根本不是什么“边缘化”。
“文革”期间,滕代远也受了点冲击,有人想让他“揭发”老战友,他硬是没说一句违心话,说“我跟彭德怀、朱德一起打天下,他们是什么人,我清楚,不能瞎讲”。后来他被下放到湖南劳动,在农场里还坚持看书,有时候跟农民聊起当年的革命经历,说“咱们现在的日子,都是牺牲的战友换来的,得珍惜”。1974年他恢复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铁路系统调研,看看这些年铁路建设怎么样了,遇到问题就记在本子上,跟相关部门反映。
1974年滕代远去世的时候,好多老战友都来送他,彭德怀(当时还没平反,后来追补了悼念)的夫人浦安修说“代远是个老实人,一辈子都在为党做事,没私心”。他的追悼会上,悼词里写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这句话其实就是他一辈子的写照。
现在有人说他“被边缘化”,其实是没搞懂那个年代的工作安排——老革命家们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有的在政府部门抓建设,有的在政协倾听民意,没有“边缘”和“中心”之分。就像滕代远,他在井冈山播过火种,在铁路上铺过铁轨,每一件事都干到了实处,这样的人,不管是否常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都该被记住。毕竟,历史不是靠“曝光度”衡量的,而是靠实打实的贡献。
来源:阳阳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