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一直觉得自己家的镜子有些诡异。或许,这才是一个家庭开始变得恐怖的先兆。
有时候,身边最温暖的人,也是最让人害怕的人。
1.
我一直觉得自己家的镜子有些诡异。或许,这才是一个家庭开始变得恐怖的先兆。
秋天的风带着潮湿和腐败的气息,透过老宅吱呀作响的木窗。我妈坐在餐桌前削苹果,刀刃每一次碰到果核,都会发出细小刺耳的“吱吱”声。父亲则低头看着报纸,皱着眉,像是在和什么人暗中较劲。
我在自己房间里,盯着那面贴在墙上的长形镜子。每次夜里醒来,总觉得里头有什么人在对我笑,却不是我。
2.
“妈,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家最近怪怪的?”我一次没忍住问她。
她手一顿,苹果皮断了,掉在地上。“你是不是晚上又没睡好?别老想着不好的事。家里就我们仨,能有啥怪的?”
父亲头也不抬,只是重重翻了一页报纸,“现在的人哪,就是喜欢疑神疑鬼。这世上有的可怕,是心里的,不是屋里的。”
我哑口无言。自从奶奶去年冬天去世后,家里变得安静得让人发冷。
3.
后来,真的出事了。
父亲开始不回家。起初说是厂里加班,后来我发现即使周末,他也跟失踪一样。
母亲饭也做得越来越少。有一天她用一种幽幽的声音说:“你爸小时候怕镜子。他总认为半夜的时候,镜子里会有第二个他。”
我打了个寒颤,假装没听明白。可其实自从奶奶死后,我们家每面镜子都像是变了样——雾蒙蒙的,映出人的样子都扭曲起来。
有人说,家不像个家了,其实只是亲人变了脸。
4.
那天半夜,我听见父亲推门进屋,很轻,却没开灯。我悄悄跟出去,看到他直径去了储藏间。
母亲在卧室里抽泣。
我闻到一股肉焦味,恶心得发呕。走近一看,父亲正对着镜子小声自言自语。他的背影很瘦,连影子都哆嗦。
“你快回来吧,妈……我们都过不下去了。”
我愣住了。父亲整个人像缩了水,蹲在镜子前哭。那一刻,我忽然非常想冲过去搂着他,却动不了。
5.
有一天中午,母亲给我夹了一块肥肉,“吃吧,多吃点。”
我咬了一口,发现里面有根长长的灰白头发。我吐了出来,看见母亲脸上的表情像一团模糊的雾。
“你记得吗?你小时候掉进河里,是你奶奶救的你,结果她病了三个月。”
“妈,那时候你在哪?”
母亲眼珠子动了动,突然咧嘴笑出声来:“我一直都在门口看着呀!”
她的笑容让我忍不住抖了一下,手里的筷子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新旧父母,就这样交错在一个午饭里。
6.
人间的事情,本来就是一场又一场恐怖的循环。
家里的空气越来越稠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们像分享一个巨大的谜语,但谁都不开口透露答案。
夜里我梦见自己睡在镜子里,对着床上趴着的两个人微笑,像极了小时候过家家,但再也回不到现实。
7.
有一天,家里实在太安静了,我试探地叫了一声“妈”。
没有人答应。
又走到厨房,所有的碗筷放得整整齐齐,却没有烟火气,像是哪个陌生人刚吃完最后一顿饭。
去卧室找,只看到那面长形镜子,上面隐约有三个轮廓,像我,像父亲,像母亲,可又歪斜 ** 。
我站在镜子前,伸手摸了摸镜面。冰冷,就像这个家现在一样,什么都无法拥抱。
8.
有时候,家庭并不是最温暖的港湾,而是聚拢了最深的绝望;那些看似日常的小事,恰恰蕴藏着最不可知的黑暗。
父亲终究从未回家。
母亲的餐桌永远多出一个空位。
镜子里有时候是三个人,有时候是我一个人,有时候什么都没有。
9.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恐怖——不是鬼魂作祟,也不是血腥谋杀。而是慢慢地,原本最亲近的人变成了陌生人。
有时我也会对着镜子自言自语。那一刻,我仿佛能理解父亲窗下的落泪,母亲莫名的微笑,还有家里挥之不去的腐烂气味。
直到有一天,有人敲门。打开门,是自己七八岁的样子。
“你还要在这个家待下去吗?”
我摇头。
门外的风比屋里还冷。可人总要迈出去的,那样才不会活成镜子里的影子。
10.
后来,我总说,那是我今年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其实,那不过是每一个普通家庭的缩影:所有不能说破的恶意,所有一句话都无法出口的孤独,都像镜子一样,无声地扎在人心里。
“恐怖的从来不是突如其来的怪事,而是日复一日的日常。”
来源:晓宁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