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峥,信阳市羊山新区外国语中学一级教师,河南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信阳市优秀班主任,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2025年中招考试,她的学生张琪语文取得118分,摘取信阳市语文第一名桂冠。
王峥,信阳市羊山新区外国语中学一级教师,河南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信阳市优秀班主任,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2025年中招考试,她的学生张琪语文取得118分,摘取信阳市语文第一名桂冠。
深耕教研,让语文课堂生长出无限可能
王老师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作为语文老师,她深耕教研,从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到窦桂梅的主题教学,从王君的青春语文到于漪的德智融合,她在名师理念中汲取养分,再结合班级学情打磨课堂。
课堂上,她不再是单纯的讲解者,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激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潜能的引导者。语文课堂的“历险感”,藏在情境的真实与生动里,用情境为文字搭建桥梁,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与文本相遇,就像跟着老师在文字的森林里探险,每一步都有新发现;语文课堂的“活力感”贯穿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精美的板书设计,作业本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以学生的活动激活课堂;语文课堂的“幸福感”沉潜在学生价值观的引领锻造中,引领着学生穿越时空与先贤志士灵魂共振,陶冶情操。学生们说:“王老师就像是赠予我们魔法眼睛的人,让我们在平凡文字中看见星辰大海,触碰无限可能。”
个性赋能,在班级管理中读懂成长的密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宛如一颗蕴含无限潜能的独特种子,有着自身的成长节奏和内在规律。作为一名教语文的班主任,王老师的管理秘诀藏在敏锐而细心的观察里,她巧妙地运用语文的诗意和温暖管理班级,亦师亦友亦慈母,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王老师的学生每周坚持写周记,班级设立阅读角,开展社团建设,班委会坚持每周播报,她用这些方式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闪光点,个性赋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解锁学生成长的密码,激发学生发展新活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相长,在双向奔赴中书写教育的诗意
王老师坚信教育是一场双向的成长——学生在她的引导下提升语文素养,她也在学生的文字里读懂教育的温度。
严厉时让学生敬畏传统,慈爱时又像护着珍宝的文化传承者。每节课雷打不动的听默写,是她给中国字的仪式感——让学生们一笔一画敬畏汉字的筋骨,一字一音触摸文化的温度。批改作文时,泛红的批注、醍醐灌顶的点拨,更让文字成了学生与历史、与山河对话的密码。她带学生咬文嚼字,从诗词里看千年月光,从散文里悟山河深情,以字为舟,畅游母语的浩瀚江海,让学生们懂得:中国字,是根,是魂,是要刻进骨血里的传承!(贾海燕)
编辑:凯升融媒
来源:凯升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