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短视频平台,很多探店博主乐此不疲地去野人先生问“盛冰淇淋的玉米纸杯能吃吗?”。虽然视频中无数个店员都给出否定回答,但它仍作为一种无厘头的行为艺术,在追求抽象的短视频界疯狂传播。
今年夏天,一个叫“野人先生”的冰淇淋品牌占据了上海各大地铁站和商场的C位。因为它的出现,不少人手中的逛街搭子从奶茶变成了一小杯冰淇淋。
在短视频平台,很多探店博主乐此不疲地去野人先生问“盛冰淇淋的玉米纸杯能吃吗?”。虽然视频中无数个店员都给出否定回答,但它仍作为一种无厘头的行为艺术,在追求抽象的短视频界疯狂传播。
一颗掌心大的冰淇淋,分口味有28和38元两个价格,高于大多现制茶饮咖啡品牌,和同做现制冰淇淋的Dairy Queen在相似区间。不少人困惑,这个眼生的品牌为什么能“空降”热门,明明挺贵,却能卖得好?
事实上,野人先生并非新品牌。它成立于2015年,原名“野人牧坊”,创始人师从意大利冰淇淋大师,去年更名后才开始在大众面前刷脸。它把“夏天的第一个冰淇淋”的slogan打到地铁站,门店数量也全速狂奔,近5个月新增500家店,目前已进入全国98个城市。
眼下,哈根达斯正在大撤退,以钟薛高为代表的“雪糕刺客”应声倒下。无论是现制还是零售,冰淇淋品牌的高端路似乎并不好走。野人先生却在快速扩张。
如今,一度想走高端路线的茶饮和咖啡都困于九块九。野人先生的冰淇淋高端路,又能走多久?当这个夏天走进尾声,野人先生还能一年又一年承包人们“夏天第一支冰淇淋”,成为高端冰淇淋的长红品牌吗?
把高贵的Gelato,
变成大众吃得起的样子?
在回答野人先生的冰淇淋凭什么走高端路线前,或许有个前提需要厘清——什么是Gelato?
如果把它简单列为冰淇淋,“懂行”的人可能会纠正:这可不是一般的冰淇淋,而是来自意大利的Gelato。不读格拉图,而是按意大利发音读“杰-辣-多”,重音在“辣”。
Gelato和人们常见的冰淇淋(ice cream)区别在于,它以牛奶而非奶油作为基底,因此乳脂含量更低,辅料也用天然食材现制,手工低速打搅使其口感更绵密。野人先生门店的门头,往往也会标注“Gelato意式冰淇淋”。
野人先生的拉丝带尖形状,
从视觉上突出了Gelato的绵密质感。
就是这样一个连中文名都没统一、读音也扑朔迷离的意大利特产,却跑出了野人先生这样一个走向大众的品牌。而且,许多人认识野人先生,先于认识Gelato。
在野人先生重点扩张的上海,Gelato并非全新事物。这里早有意大利本土品牌如Venchi、Luneurs布局,也有一些独立品牌零星地开店。从它们的选址和营销方式可以窥得,野人先生为何能先一步被大众认识。
Venchi几乎只在高线城市的地标级高端购物中心“掐尖”开店,比如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海环贸iapm、南京德基广场。Luneurs则是找上海武康路、淮海中路等小资潮人会停留的地方。它们虽然让Gelato立住了高端、新潮形象,一定程度上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隔离开来。
如果在小红书上搜索Gelato,会看到部分独立品牌将其定义为“鄙视链顶端的冰淇淋”。它们试图向用户科普Gelato的成分、制作过程,来突出它的“真材实料”和相对健康的属性,用高端感来吸引用户关注自家品牌。
野人先生则绕开了这种“高端感”“小资感”叙事。它的门店多开在社区型购物中心,且多开在霸王茶姬、星巴克等茶饮咖啡门店附近,容易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营销上也能看出,野人先生十分贴近大众。它把广告打在地铁站和梯媒,这些都是打工人和亲子人群的每日必经之地。在野人先生的门店,“免费试吃”的吆喝声,以及每天21点后买一送一的活动,诱惑着人们不断走近、了解其冰淇淋的不同之处。
试吃并非新鲜事,许多茶饮品牌如茶颜悦色就有试喝的服务。但大多门店的试喝是随机的,作为一种补充服务存在,往往是人流量减少、店员冗余的情况下,才到门口招招生意。而野人先生则将试吃作为一种战略,不仅专设一名店员负责试吃,而且该店员会持续吆喝、与顾客互动,强调“想尝什么味都可以”。这类似于山姆用固定试吃服务吸引人们尝鲜的做法。
野人先生在产品、门店细节上的创新,经由探店达人、网友的短视频传播,也成为记忆点。比如疑似能吃的纸杯(其实不能吃),就成了自媒体猎奇玩梗的目标。从试吃体验到选择纸杯或蛋筒,再到看着店员把刚出锅的冰淇淋刮出拉丝带尖形状,一连串动作让买冰淇淋这件事有了仪式感。
拉丝带尖形状考验店员的技术,
店员打完冰淇淋后会上秤,保证出品重量误差不超过10克。
这种差异化体验,以及与顾客的连接感,类似于DQ初入中国市场时给人们的印象。它用“倒杯不洒”的动作为每一杯冰淇淋配上了仪式感,并以此传达产品的真材实料,形成品牌的差异化记忆点。目前的野人先生初步打造出类似的门店氛围,通过线下互动、产品颜值和梗传播,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以外的情绪价值。
38元一勺,为Gelato买单的人其实在买什么?
类似于DQ早期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把现制冰淇淋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如今野人先生想把Gelato做成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价格带来看,28-38元的定价近似于星巴克初入中国,以及喜茶等新茶饮早期的价格。
在一个品类的市场普及阶段,二三十元的价格能够形成价值锚点,让人们对该品类产生想象,将其定义为新的时尚符号。就像早期人们会将手拿星巴克杯子作为一种新潮表达,对咖啡的味道不多做评价,而是对它的高端感和logo有更多认知。这些在品类发展初期,撑起了在后来被人们认为“离谱”的溢价。
Gelato虽然概念较新,终究只是冰淇淋的一个分支,口感和心智上不会有太明显的差异。而冰淇淋又是一个有些“古老”的品类,不太会像现制咖啡、芝士现泡茶那样带来新鲜感。因此让人们花二三十元吃冰淇淋还要回购,需要更多的理由。“意大利正宗手作”标签不是答案。
据我们观察,目前野人先生的受众至少可以分为3类。他们为Gelato支付的溢价分别体现在不同方向。
第一类是有过留欧经历,品尝过Gelato、了解Gelato文化的人。他们知道Gelato在国内的价格普遍较高。与其他Gelato品牌相比,Venchi迷你装在59元以上,Luneurs单球25-38元,28-38元的野人先生算不上高贵。又因为其门店较多,位置也贴近生活,成为性价比和便利性之选。当人们质疑野人先生定价时,这类消费者也愿意出来为其他用户普及Gelato的原料、设备都更贵。
不过,这类消费者中也有人质疑,国内Gelato品牌卖得比欧洲本土的更贵,当地3-5欧就能买到,按照国内的物价,野人先生等品牌的价格不太合理。
第二类是被门店活动、探店视频吸引去尝鲜的消费者。他们支付的溢价在于“第一次吃Gelato”的新鲜体验。而且,每天21点后买一送一的活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野人先生“贵”的认知。小红书上,不少消费者都表示,自己不会用正价买野人先生,而是蹲折扣再买。买一送一就作为一种固定折扣,持续地吸引这类人群。这样的限时折扣,没有破坏定价和高端调性,因此还能继续满足高端人群的价值锚定。
图片来源:小红书@猪猪居居侠
但在猎奇、尝鲜过后,他们还是否愿意复购,就考验着野人先生的产品创新和营销能力。毕竟冰淇淋作为甜品,在没有功能性的情况下,口感又比饮品更厚重,有一定的负担感,因此受众很可能不会像茶饮咖啡那样宽广。
第三类是DQ等现制冰淇淋的受众。可以看出,野人先生目前在门店选址和营销上,都把重点放在亲子人群。小孩子作为冰淇淋的稳定受众,或许会带来更多复购。而乳脂含量更低、新鲜现做、食材更天然的Gelato,作为一种健康化的选择,容易被冰淇淋爱好者以及家长所选择。
以上三类受众,理论上来说可以被更多Gelato品牌所共用。随着更多品牌入局、跑马圈地,野人先生能否维持主导者地位,还要打个问号。
目前市场容量尚未成型,已经有品牌试图分走蛋糕。其中包括蜜雪冰城推出的平价品牌“极拉图”,价格打到了5-6元。
而强调健康、新鲜的获客方式,虽然让野人先生在高端冰淇淋中撞出豁口,也为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Gelato原有人群,野人先生要保证品质、口味、调性满足他们的期待;对于尝鲜的大众用户,门店要保障服务和体验;而对于现制冰淇淋消费者,野人先生要持续做好消费者沟通,才能在新品牌入局时不大量流失顾客。
这其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让野人先生被当下的热度反噬。前两年定位健康酸奶、以二三十元价格卖爆的茉酸奶,就因为使用植脂末让健康人群和大众消费者两头失望,规模快速收缩。
用茶饮的模式,把冰淇淋重做一遍?
野人先生和其他Gelato品牌的不同还在于,它把Gelato做成了一门快生意。
意大利本土品牌如Luneurs,以不开放加盟、做慢生意为豪。它把店开在街区的深处,6年只开35家。一些独立品牌也侧重于打造门店的精致感,让Gelato看起来像一门小而美的生意。
野人先生却一反它们的做法,通过加盟在飞速开店,大范围进军各线城市。这样的节奏,类似于茶饮咖啡的跑马圈地时期,用加盟模式和数字管理系统,对单店模型进行标准化复制,占领空白市场。
在野人先生的门店可以看到,Gelato的门店模式看起来比茶饮更轻。虽然是现制冰淇淋,但“一锅出”后可以满足较多订单的需求,而不像茶饮那样需要一杯杯摇。因此无论是门店面积、店员数量上,都比一般的茶饮店要小,门店调度和培训可能也会更简单。在扩张上,理论上是可以借助茶饮的模式快速复制的。
创始人崔渐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人才、加盟商到用户群体,茶饮生态已经相对成熟,“冰淇淋品牌一定是站在茶饮的肩膀上扩张”。野人先生在开店策略、加盟商筛选上,就参考了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
从野人先生门店的客流现状来看,野人先生似乎有更多扩张空间。不少门店时常排起长队。
不过,想站在茶饮肩膀上的野人先生,也要考虑冰淇淋品类在国内的元认知问题。毕竟茶饮在国内有深厚的文化认知,咖啡有明显的功能性和成瘾性。想让不喜甜的中国消费者像意大利那样人人爱吃冰淇淋,大概率是很难的事。
产品的创新空间也是一个问题。茶饮咖啡可冷可热,在不同的季节可以在辅料、基底上做各种替换、创新。而冰淇淋无论在温度还是风味上都更加有限。目前,野人先生的产品仅限于几种口味,SKU数量很少。相对差异化的大米、开心果风味,已经在社媒上形成一定口碑,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口味不错,但不会复购”。
野人先生的SKU分时段上架,晚上八点,野人先生门店只有4种口味在售
写在最后
在高端冰淇淋倒下、茶饮咖啡一律九块九的今天,野人先生像是在逆行。它锚定的消费升级需求,又将舶来品类带向认知相对空白的大众,试图传递健康饮食观念。这些要素使其成为一个典型的新消费品牌。
但它与过往那批倒下的新消费品牌不同的是,它与消费者沟通的姿态、对单店的理解,都可以看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打磨。
目前野人先生仍在市场教育的初期。想要把Gelato做成一个可延续的品类,还需要在加盟扩张的过程中,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丢失掉那些让其走到今天的核心品牌资产——体验和服务创新,给人们持续带来新鲜感。
来源:地产资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