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司令亲自反复试验,用技侦一改盲目伏击海上来敌,而为精准打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4 18:42 2

摘要:皮定均主管作战,为前沿连队开脱,把造成有关事件的原因,归结在战术上,归结在领导身上。他认为,战术不适应斗争新形势,他首先要负责。

皮定均任福州军区副司令时,小股国民党军在福建沿海偷袭得手,前沿连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皮定均主管作战,为前沿连队开脱,把造成有关事件的原因,归结在战术上,归结在领导身上。他认为,战术不适应斗争新形势,他首先要负责。

这个时候,反小股战术究竟怎么搞,他心里还没有谱。反小股,的确叫人头痛。厦门驻军在这个问题上跌了跤。其实,小股袭扰的战术,发明权为他们所有。

十多年前,厦门驻军掀起一个越海捕俘的热潮,闹得金门蒋军心惊肉跳,敌人称越海侦察兵为"水鬼",甚至发生过把上岸下蛋的海龟当"水鬼"包围的笑话。

一次,一个侦察排长算错了潮水,滞留在海面上,被敌人抓去,敌人才弄清这门学问是怎么回事,但直至越海捕伴活动告一段落,敌人也没拿出对付的办法。

如今,学生操起"水鬼"技艺,"将"了老师的军,"将"了皮定均的军。当罗瑞卿在厦门为小股袭扰所困扰的时候,传来一个小小的捷报,东山岛一连消灭了一小股敌人。

罗瑞卿很高兴,由军长朱绍清陪同,专门到东山岛一连,与一连指战员合影,还兴冲冲地题了词。

但是,皮定均并没为此而乐观。用拳头打跳蚤!这是当时人们形容反小股的笨拙的战术。

整个海岸线,成千上万的部队严阵以待,处处设防,搞不清小股敌人从哪个地方摸上来,处处紧张,对手却是那么几个人,即使用"拳头"偶尔砸到一个"跳蚤",那也还是输了。

敌人是不在乎损失那么儿个人的。"不能老在海滩边上等。"皮定均在一次关于沿海对敌斗争形势的讲话中这样说。

皮定均

"我福建前线千里海岸线,上万的军民,夜以继日地在海滩上等,总不是个办法。"

他带上主管作战的福州军区副参谋长萧剑飞,北起闽江口,南至泉州湾、厦门岛,做缜密的勘察。他乘船从海上看,坐车从陆上看,步行转遍角角落落。

福建沿海的地貌很有特色,海边上布满圆古隆咚的房子那样大的巨石,到处都为敌人的小股武装提供了天然的隐蔽所。

这一带海岸线,最适合小股武装出没。历史上数百年间的倭寇作祟就发生在这一带。

经过勘察,他对萧剑飞说:"我们要想办法在海上就打掉它,争取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

他与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的看法完全一致,主动出击,击敌于海上,歼敌于滩头。海面上无遮无挡,好打。

可是,打的前提却是能够发现目标。小股敌人乘的是几米长的小艇,又选在没有月亮的夜里,大海无风三尺浪,这么个小目标,飘忽于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去发现它?

他决定依靠雷达,主要是海军雷达。他带上萧剑飞,到海军某雷达站。他首先召开座谈会。他问雷达兵,海上目标能发现吗?"

"能。"

"多大?"

"就像小汽划子那样大。"

"那﹣﹣很难。"

"晚上试试。"

晚上,他派出一条小船,按指定路线,从远距离向雷达站接近。他和雷达兵一起趴在雷达荧光屏上,看着那扫瞄指针一圈一圈地运动。

按照行船速度计算,目标早已进入雷达监视区,但那荧光屏上毫无异常。他很着急,自言自语:"他娘的,发现不了怎么办?"

整整折腾了一夜,毫无进展,那条显示目标的小船已经靠岸了。他一连搞几夜,还是毫无进展。

最后,他干脆用报话机指挥小船的具体行动,把小船的航向和每时每刻的准确位置告诉雷达兵,叫雷达兵带着目标在荧光屏上找。

目标实在太小了,即使说得明明白白,那荧光屏上还是没有出现亮点。他没有气馁,按照这个办法,提高雷达兵的鉴别能力。

和他一起搞试验的萧剑飞很受感动。萧剑飞将军晚年时,在北京后海前面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和笔者讲起当时试验的情形时说了这样的话:"他那么高的一个领导,深入下层。"

一次试验中,雷达兵终于惊呼道:"发现了!发现了!"那是一颗米粒大小暗灰色的小圆点。

皮定均注视着暗灰色的小圆点在荧光屏上缓缓地移动,说,"你能这样发现目标,咱们解决问题了。"

他接着又说:"再找。"再找的结果,证实了那颗暗灰色的米粒准确无误。可是,当目标继续往海边靠,靠近到一定位置,那米粒又从荧光屏上消逝了。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即雷达的盲区。对进入盲区的目标,雷达是无能为力的。

为了弥补雷达对盲区的无能为力,他夜间趴在海边上,叫那做试验的小船向海边划,半宿半宿地看,培养肉眼的观察力。

经过一段时间试验,把盲区的难题也解决了:在发现目标的雷达盲区沿岸布下少量守备部队或民兵,万一目标在进入盲区前消灭不掉,则伏击于滩头,这样,就确保无虞了。

不过,他关于在盲区沿岸消灭目标的补充措施,从来没有显示出威力,因为历次反小股战斗,在目标进入盲区以前,在海上就解决问题了,或消灭,或打跑,那"米粒"一次也没有进入过盲区。

但为了防止万一,海上击敌的背后,总还是有所部署,久而久之,守备分队或民兵就难免有意见,说:"小股都被海

军抓了,我们抓什么?"

皮定均做试验的那个雷达站,成了突击训练识别海上小目标的中心,首先在荧光屏上发现"米粒"的雷达兵成了教员。

在短时间内,一批雷达兵训练出来了。皮定均向海军总部建议,增加雷达密度,使整个海岸线没有死角。

他又指示情报部、三部,密切注视台湾海峡小股武装行动的情报,把各种情报来源与雷达监视网结合起来。

从这以后,千里海防线上不再搞千军万马的疲劳战术,只有少数雷达兵睁大着眼睛。雷达兵的识别能力迅速提高,一级能手甚至能在小小荧光屏上鉴别出礁石和鸟群。

来源:回望千秋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