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正在转型,大企业不断进军农业,以后农村人何去何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17:30 2

摘要: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早有布局,并在落实过程中。2024年通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就已为未来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作铺垫。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是未来农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后农村人怎么办?

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早有布局,并在落实过程中。2024年通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就已为未来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作铺垫。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是未来农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后农村人怎么办?

一、农民角色转型:从传统生产者到复合型从业者。

现代农业对技术、管理和市场能力的要求显著提升,农民将逐步转型为“专业农人”,需掌握农机操作、智慧农业技术及品牌运营等核心能力。例如长春明宇农场通过科技种植和品牌建设(“善纯瑞德”稻米),实现了从生产到商业经营的升级。

今后年轻化、高学历的新农人群体持续扩大,活跃于田间管理、电商运营、技术服务等新兴岗位。

新农人可深度融入产业链。企业主导的全产业链模式(如恒都肉牛项目)催生大量配套服务需求,农民可参与饲草种植、养殖管理、物流运输等环节,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二、农村产业升级:三产融合拓展增收路径:

①企业转型提供农机、技术、金融等社会化服务(如河南农吉公司从农机销售转向“种收储”全流程服务),小农户通过购买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规避直接市场对抗。

②政府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借鉴日本农协模式),助力农民借力组织化渠道对接市场。

③新业态释放乡村潜力。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电商直播等三产融合模式加速普及。农民可依托企业搭建的冷链物流与电商平台(如恒都供应链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政策保障:平衡发展与利益共享。

·国企、央企聚焦粮食安全、技术推广等战略任务(如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小农户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格局,基础生产仍以农户为主体。

·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订单农业”等模式(如恒都项目带动牧民增收),保障农民共享产业链收益。

政府需在土地流转中平衡租金水平与企业成本,防范农民失地风险。

总体来讲,大型企业进军农业是现代化必经之路。农民将通过身份重塑(技术工人/新农人)、产业链嵌入(专业服务参与)、三产融合红利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企业-农民-农村”协同发展体系,需政府强化政策衔接,确保技术进步惠及全体参与者。

来源:家昌说三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