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银杏叶胶囊,3个体检生化指标逐渐改善,一文总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17:01 4

摘要:人的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脂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脂质向动脉内膜浸润,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性疾病等,降低TC、TG,升高HDL-C,可延缓或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意义重大。

1、血脂:

人的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脂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脂质向动脉内膜浸润,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性疾病等,降低TC、TG,升高HDL-C,可延缓或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意义重大。

中医学认为,高血脂症的病理机制为痰浊气滞血瘀, 引起经络气血不通,脉络阻滞。银杏叶胶囊是由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 (又名白果叶) 提取物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入心、肺、脾、胃经。据《神农本草》记载银杏叶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之功,可治疗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证。银杏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银杏有效成份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激活因子,改善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脑循环和代谢,提高耐缺氧能力,并促进中枢产生有利于记忆的M受体等。提取物中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苷类和萜类,其中黄酮苷类以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为主,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清除自由基对心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毒害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心脑细胞代谢。萜类以银杏内脂和白果内脂为主,能够加强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降低TC及TG同时升高HDL-C含量,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通过临床观察对肝肾功能无明显的损害,是目前临床上较好的降血脂中成药,有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脂代谢过程中的多个关键酶均有调节作用。临床研究提示,银杏叶胶囊确具良好的降低血脂作用,并能改善血液黏稠度,同时发现还有一定的降低动脉硬化指数 (AI)的效果,这在降脂药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降脂、降黏的同时,银杏叶胶囊还有较好的改善高脂血症病人临床症状的作用,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亦有一定意义。

2、肝功能: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二次打击学说”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主要发病机制。第一次打击即各种原因引起脂肪肝,第二次打击即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这是脂肪肝发展为NASH和肝纤维化所必需的条件。由于NASH有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控制NASH患者的纤维化进程尤为重要。而减弱脂质过氧化反应是控制纤维化进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肝脏在生理活动中可产生少量自由基,由于机体存在健全的抗氧化系统,一般不会造成肝细胞损伤,但在肝组织因缺血缺氧和某些肝毒物质作用下,可导致自由基产生增加,肝脏抗氧化系统受抑制,从而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目前认为,促氧化物增多和抗氧化物减少可致自由基及丙二醛(MDA)增多,引起细胞功能失调甚至破裂死亡,并且脂质过氧化损伤还可导致肝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后,由于游离脂肪酸等毒性物质的作用,引起氧自由基生成增加,抗氧化物质消耗增多,引起组织损伤,形成肝纤维化。

有基础研究发现,M组大鼠由于长期进食高脂肪饮食,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MDA明显增加,而且血清HA、LN、PCⅢ和C-Ⅳ增高,提示脂质过氧化是NASH的发生及肝纤维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银杏叶胶囊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EGB),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减弱脂质过氧化反应。我国的银杏叶制剂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老年病等。有研究证实,EGB可保护肝脏线粒体对抗缺氧/再灌注损伤。亦有研究报道EGB可调节核糖核酸酶活性,防止各组织纤维变性。研究结果显示,M组肝组织光镜下呈中-重度脂肪变,小叶内见炎症细胞浸润,呈点状和小灶性分布,汇管区炎症较重,而H组肝组织光镜下未见明显异常,说明EGB有减轻炎症反应及抑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作用。H组肝功能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这表明EGB能减轻高脂饮食对肝细胞的损害。研究还显示,H组血清HA、LN、PCⅢ和C-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该四项指标升高的幅度与肝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达98%,特异性达91%。说明EGB可以显著降低肝纤维组织的增生,对肝纤维化起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H组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模型组高,而H组肝组织中MDA比模型组低。SOD活力的高低间接反应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而MDA的高低则反应机体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这提示EGB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达到减轻脂肪变、减轻炎症和抗纤维化作用。

3、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 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是一种以微循环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歇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水肿、高血压,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DN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尿微量蛋白。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伴随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及时有效地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是逆转或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肾脏的关键。

银杏叶胶囊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清除过多的自由基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自由基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等药理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能刺激儿茶酚胺的释放和抑制其破坏,通过刺激前列环素和内皮舒张因子的生成产生动脉舒张作用,保持动脉和静脉血管的张力,降低全血黏稠度,增进红细胞、白细胞的可塑性,改变血液流变学等作用。银杏叶胶囊通过改善血液动力学,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含量,发挥其扩血管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小板的高反应和血栓素A (TXA) 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可激活脂蛋白酶及促进三酰甘油水解,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黏滞性,使胰岛素的作用易于发挥,进而改善糖代谢,改善微循环。

临床研究显示,银杏叶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短期内能降低患者UAER、24h尿蛋白定量水平。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