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5 岁的小王最近总觉得浑身不得劲,手心脚心冒出一片片红疹子,头发也一把把地掉。他起初以为是加班熬夜太多得了皮肤病,直到去医院检查,医生的话让他瞬间懵了 ——他患上了二期梅毒。
25 岁的小王最近总觉得浑身不得劲,手心脚心冒出一片片红疹子,头发也一把把地掉。他起初以为是加班熬夜太多得了皮肤病,直到去医院检查,医生的话让他瞬间懵了 —— 他患上了二期梅毒。
回忆起来,半年前小王曾有过一次无保护措施的亲密接触,之后没多久生殖器部位长过一个米粒大小的溃疡,摸起来硬硬的却不疼不痒。当时他以为是上火引起的,没太在意,过了十几天溃疡自己就消失了。正是这次忽视,让病毒在他体内悄悄潜伏蔓延。
其实像小王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梅毒的特性而耽误了治疗。要知道,梅毒早期发现完全可以治愈,拖到后期不仅治疗难度增加,还可能损害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
感染梅毒后,身体会在不同阶段给出信号,但这些信号常常被忽略。最早出现的是硬下疳,一般在感染后 2 - 4 周左右出现。它就像一个硬币大小的溃疡,常见于生殖器部位,男性多在冠状沟、龟头附近,女性则可能长在大小阴唇或宫颈上。这种溃疡摸起来有点硬,像软骨的质感,最重要的是不疼不痒,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硬下疳会在 3 - 4 周内自己消失,很多人以为没事了,其实这只是病毒暂时 “潜伏” 起来。大概在硬下疳消失后 3 - 4 周,也就是感染后 9 - 12 周左右,二期梅毒的症状就会出现。最典型的是皮肤疹子,尤其是手心、脚心会出现铜红色的斑丘疹,表面可能还有圈状的脱皮。
有些人还会在肛周、生殖器附近长出粉红色的扁平疙瘩,医学上叫扁平湿疣,这些疙瘩里藏着大量病毒,传染性特别强。这时候如果去医院检查,会发现全身淋巴结都肿大了,但摸起来并不疼。
更容易被误解的是 “虫蚀样脱发”,头发会变得稀疏,像被虫子咬过一样长短不齐,很多人这时候还以为是肾虚或者脂溢性脱发。如果这时候还不及时治疗,病毒就会潜伏得更深,可能几年后发展成三期梅毒,损害骨头、眼睛甚至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那怎么判断自己感染了梅毒?医生详细说到,这几个方法可帮助检测:
1、血液检查
不同的检查方法窗口期不一样。所谓窗口期,就是感染后能检测出来的最早时间。
最常用的是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比如 RPR 或 TRUST 试验,这种检查大概在感染后 4 - 6 周就能查出结果。但它就像查身体的炎症反应,有时候感冒、怀孕或者自身免疫病也可能出现假阳性,所以不能单凭这个确诊。
2、特异性抗体检测
像 TPPA 或 FTA - ABS 试验,这种检查能找病原体留下的 “指纹”,特异性更高。不过它出现阳性的时间稍晚,一般在感染后 6 - 8 周左右。医生通常会把这两种检查结合起来看,既能确定是否感染,又能判断病情活动度。
3、核酸检测
这能直接找到梅毒螺旋体的 DNA,窗口期可以缩短到感染后 2 - 4 周,适合需要尽早确认的情况。但这种检测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需要提前咨询。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力差的人,比如长期吃激素或者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窗口期可能会延长到 8 - 12 周。所以如果高危行为后 4 - 6 周查是阴性,最好 3 个月后再复查一次,确保结果准确。
有几种情况建议尽快去做梅毒检测:有过无保护措施的亲密接触后;发现生殖器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溃疡、皮疹;性伴侣被确诊梅毒;准备怀孕或者刚怀孕的女性。尤其是准备结婚或怀孕的人,更应该主动筛查,因为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梅毒。
很多人担心去医院检测会泄露隐私,其实完全不用顾虑。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都能做梅毒检测,部分地区针对高危人群还有免费筛查项目。检测时可以匿名,医生也有义务保护患者隐私。
特别要提醒的是,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感染梅毒。临床上有很多潜伏梅毒患者,他们没有任何不舒服,但血液检查是阳性,同样具有传染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硬下疳消失后,病毒潜伏在体内,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发病。
梅毒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后用青霉素治疗效果很好,几乎都能治愈。但如果拖到晚期,出现了器官损害就很难恢复了。所以一旦有高危行为或者发现异常症状,千万别因为不好意思而硬扛,及时检测才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记住,身体不会说谎,及时发现信号、科学检测,才能把梅毒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续言凤,邱晓圆,刘玉倩. 2020-2023年北京市某医院225例梅毒患者感染状况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5,28(2):132-135.
[2] 白亚菲,袁丽. 梅毒治疗中吉海反应相关因素分析及不同方法预防梅毒吉海反应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2025,15(9):95-98.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