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娶我对头为妻,次日纳我妾时听见赐我的婚旨,大婚他站府外一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15:01 1

摘要:(接上文,太子娶我对头为妻,次日纳我妾时听见赐我的婚旨,大婚他站府外一夜,前文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合集查看)

本篇故事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接上文,太子娶我对头为妻,次日纳我妾时听见赐我的婚旨,大婚他站府外一夜,前文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合集查看)

成亲次日,我与赵维入宫拜见皇帝与锦妃。

按宫中辈分规矩,本是要拜见皇后的。

然因成亲那日,皇帝并未携皇后出席,以至于我们前往拜见她时,她竟直接称病不见。

我心中暗忖:这皇后倒是会拿乔。

赵维瞧出我的心思,轻声安抚道:“莫要恼,既她不见,我们便去拜见锦妃娘娘。”

我微微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我与赵维转道前往锦妃娘娘宫中。

锦妃娘娘见我们前来,面露喜色,赐下诸多赏赐。

临走时,锦妃娘娘才微微透露道:“你们可知,皇后被关了禁闭,太子亦受了牵连。”

我与赵维对视一眼,皆有些惊讶。

锦妃娘娘接着说道:“据说是丞相府那边施了压,只因太子冷落了沈清晚,惹得丞相大为不满。那丞相竟直接豁出老脸,在朝堂上闹将起来,皇帝亦是无奈,只得将皇后与太子关了禁闭。”

我心中暗叹:这丞相府的势力果然不容小觑。

锦妃娘娘又道:“昨日成亲,太子是被特赦出来观礼的。其实啊,这也是皇帝给丞相的一个态度,意在表明太子与你已无可能,好让太子死心,也让丞相安心。”

我微微皱眉,道:“皇帝这一招,倒是高明。”

锦妃娘娘闻言,轻轻一笑,道:“那是自然。”

我瞧着锦妃娘娘那模样,似是最为高兴。

不过,皇后一脉倒也未闹将起来。

毕竟他们心中也明白,四皇子娶了我,便意味着势力远不如太子。

待日后夺嫡之事摆到台面上时,那些中立之臣自然是要好好考量的。

如此算来,倒也无错。

毕竟将军府如今已然没落,任谁都能踩上一脚,又怎会有地位可言?

我与赵维成亲不久,赵维便开始忙碌起来。

每日里,院子里的谋士来了又走,行色匆匆。

我知晓他有自己的打算与谋划,可我并不想参与其中。

一日,我忍不住对赵维道:“你每日这般忙碌,可要注意身子。”

赵维停下手中之事,走到我身边,温柔笑道:“夫人放心,我自有分寸。”

在与赵维的相处中,我渐渐发现,这人远比看上去正经多了。

他每日皆歇在我房里,屋子里竟连个通房的丫鬟都没有。

我心中有些疑惑,一日便问他:“你为何不纳通房丫鬟?”

赵维看着我,认真道:“有夫人一人便足矣,我此生只愿与夫人相伴。”

我闻言,心中一暖。

我想起洞房那日,他竟自己多喝了两杯酒,红着脸,手脚笨拙地与我行房事。

还轻声对我说:“夫人莫怕,我是很温柔的。”

那日,被他如此轻柔对待,虽也有些难受,可看着他那贴心的模样,我心下皆是安稳。

我暗自思忖:若是赵真,定不会如此顾及我。

这日,沈清晚突然在太子府设下荷花宴,还特意邀请我过去参加。

我直觉这定是一场鸿门宴,可眼下,我亦没有拒绝的理由。

我心中暗忖:我倒要看看,她安的什么心。

赴宴那日,我精心收拾了一番,珠光宝气,还拿出了我最贵的首饰。

不为别的,只是要让那些名门望族的长舌妇们瞧一瞧,离了赵真这个太子,我依旧过得很好。

不出我所料,我的马车刚一停下,便有一群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我常年舞刀弄枪,耳力自是极好,那些议论声皆传入我耳中。

无非就是说像我这种跟太子对着干的人,定不会有好下场。

话里话外,皆是在恭维沈清晚。

我心中冷笑一声,毫不在乎地下了车。

而后,我款步走到沈清晚面前,盈盈下拜,道:“见过太子妃。”

沈清晚微微一笑,道:“妹妹不必多礼。”

我起身,不再言语。

这荷花宴,皆是些写诗作对的风雅之事。

我对此资质平平,毫无兴趣。

我们郑家,若论文采最好,当属我大哥。

只可惜,他已然不在了……

我抬眼瞧去,正见沈清晚自顾自吟诗作对了一番,而后便将那目光投向我,脆生生唤道:“月珍姐姐,也来吟上一首罢。”

我唇角微勾,露出一抹浅笑,道:“真是让各位姐妹见笑了,我这人,不擅长这些风雅之事,各位姐妹应是知晓的。即便我家夫君每日不辞辛劳地教我,可我这资质愚钝,终究还是平平无奇。”

我如此大方承认,甚至还稍稍自黑了一下,沈清晚一时倒也不好再继续难为我。

只是我心中暗自思忖,这沈清晚今日如此难为我,究竟所为何事呢?

想不通其中缘由,我便暗暗告诫自己,往后定要多加小心才是。

没过多久,便听下人匆匆来报:“太子殿下回来了。”

呵,这可真真是巧得很呐。

还未等沈清晚开口说些什么,只见赵真那厮,人模狗样地迈着步子走了过来。

我心下暗忖,今日在场皆是女子,他堂堂太子,跑来此处着实不合适。不过,这应有的礼数,却还是不能少的。

于是,众人纷纷屈膝行礼,齐声道:“见过太子殿下。”

赵真嘴角噙着一抹笑意,道:“各位夫人辛苦了,都免礼罢。今日孤便让清晚多照应着些。哦,对了,今日四弟也跟着来了,说是要接贤王妃一同回去,孤可得跟他好生喝上几杯。”

我微微福身,柔声道:“臣妾多谢太子殿下告知。只是这些时日,贤王他睡得晚些,还望殿下您千万手下留情,莫要让贤王饮得太多。”

我的一番话,成功让赵真皱起了眉头,他脸色瞬间变得不好看起来。而一旁的沈清晚,瞧着也不怎么舒坦。

不过,我瞧着沈清晚那模样,似乎并未料到四皇子会来接我。待听到四皇子来了之后,我分明看到她皱了皱眉头,哼,果然没安什么好心。

就在这时,我不经意间回头,便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对着太子赵真痴痴地望着,那面庞之上,满是不甘之色。

我心中不觉一动,顿时有了主意。

我们在此处,自然是要准备宴席的,一些度数不高的酒水,也是备下了不少。

我轻抿了一口酒,只觉入口醇厚,好喝是好喝,只是这酒性颇烈。我心中不禁暗自感叹,这沈清晚好歹也是深居后院之人,怎么手段就如此单一,只会用毁人清白这一条路呢。

我佯装不胜酒力,身子摇摇欲坠起来。

沈清晚见状,赶忙过来扶住我,关切道:“月珍妹妹还好吧?我先带你去休息片刻,到时候再让四弟接你回去便是。”

我微微点头,道:“多谢太子妃。”

沈清晚怎会觉得麻烦,她将我带到了一个偏院。那屋子瞧着,像是事先便准备好的,已然燃了香。我赶忙秉着呼吸,不敢大口呼气。

好在此时太子府前院还在设宴,她也不敢离开太久。只匆匆说了句:“按计划行事。”便急急忙忙地离开了。

我一看她走了,立马将那香从窗户扔了出去。

好在这香已经烧了一会儿,屋子里虽还有些味道,但这催情的效果却已不大。我依旧假装晕倒在地。

不一会儿,便见一人跟了进来,只听他说道:“不愧是四皇子的皇妃,长得可真漂亮。”

我定睛一看,这男人竟然是沈清晚的那个便宜弟弟。

待他贴过来的时候,我瞅准时机,直接将他打晕,随后将他藏在屋子里。而后,我从窗子翻了出去。

我闻了闻身上残留的味道,不禁皱起了眉头,这香味,当真是让人作呕。

但我还有要事要做,便匆匆去了前院。我瞧见那个站在河边,一言不发的身影,缓步走过去,道:“清时姑娘,很难过吧?自己喜欢的男人,娶了一个什么都比你强的姐姐。而你以后,不论嫁给谁,怕是都不及她。”

她回过头来,一脸茫然地看着我,道:“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我笑了笑,道:“清时姑娘,看到那边的院子了吗?那里面,可以让你实现愿望。只要你能运用得当,不止往后锦衣玉食,还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清时姑娘就不心动吗?”

她嘴里说着:“你在胡说什么?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但我知道,她已然动摇了。于是,我继续说道:“机会只有一次,清时姑娘可要好好把握啊。哦对了,太子殿下这个人呐,喜欢解语花。”

言罢,我悄然隐于一旁假山之后,目光紧锁,果见沈清时款步朝那偏僻院落行去。

我随手拽住一名路过的小厮,低声道:“方才瞧见太子妃似有不适,踉跄着往那偏院去了。”

那小厮抬眼一望,见沈清时已近屋门,不疑有他,慌忙撒腿便往太子赵真处奔去,欲报此讯。

沈清时与沈清晚,不愧为姐妹,身姿绰约,侧脸轮廓竟有几分神似。

加之离得又远,认错人,亦是情理之中。

未几,我便见太子神色匆匆,疾步而来。

紧接着,院内便传来阵阵喧闹之声。

非为别事,只因我行事周全,在那小厮奔走呼号之际,又将那熏香悄然掷回屋内。

太子入内之时,沈清时已情动难耐。

加之太子又饮了些酒,二人情难自禁,哪里还顾得上许多。

沈清时终究是个未经人事的姑娘,中途忽生惧意,不禁大喊大叫起来。

然太子正情浓,哪肯轻易放过她?

于是,在沈清时的哭闹声中,太子硬是将她要了个彻底。

后院之中,撕心裂肺之声不绝于耳,纵然遮掩,前院亦有所闻。

我自醉酒后,便一直未在沈清晚面前露面。

她闻得叫喊声,还道是我与她那好弟弟好事已成。

待她兴冲冲赶去,欲泼我冷水之时,却正撞见刚舒爽完毕的赵真,以及在一旁哭得梨花带雨的沈清时。

沈清晚脸色骤变,难看至极。

各家宾客见状,纷纷提议离席。

沈清晚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语:“不可能……这不可能……”

我在一旁看戏,心中暗叹:果然是最毒妇人心啊!

“舒坦了?”正当我得意之际,我的好夫君四皇子赵维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我一跳。

他接着说道:“知不知道此举多有冒险?若是沈清晚察觉是你指使小厮去找太子,你当如何解释?”

他这一问,倒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正沉思着补救之策,却见他忽然扑哧一笑:“你放心吧,那小厮乃是我的人。我不放心你,才放他出来看着你的。没想到,他倒帮了你的忙。”

我闻言,长舒一口气。

看着他笑得邪里邪气的模样,我心下堵得慌,暗地里给了他一拳。

他却顺势攥住了我的手,我挣脱不开,便随他去了。

我感觉他的大手紧了紧我的拳头,似在安慰。

我被他这孩子气的动作逗得笑了出来。

与我二人这融洽气氛截然不同,沈清晚与太子、沈清时三人之间的场面,尴尬至极。

沈清时只是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太子则一边穿衣服,一边对她说道:“你放心,孤既已要了你,定会为你负责。孤这便去与丞相说,将你抬来做侧妃。”

“太子这是何意?这件事我不同意!”沈清晚当场翻脸。

然而赵真却并未惯着她。

他并非没看清那人是沈清时,但那又如何?

左右都是丞相府的人,况且沈清时痴恋他的事,他是心知肚明的。

有送上门的,他没有不接着的道理。

据他所言,沈清时与沈清晚的关系,并未如外界所传那般和睦。

赵真在心中冷笑连连。

他当初为娶郑月珍进门,曾谋划了一场大病,连父皇都应允了。

却被沈清晚这个女人给搅和了。

想到她与皇后的施压,以及丞相府的霸道行径,他怎能不恨?

沈清时很好,最起码丞相和皇后都不会觉得她有问题。

给她个侧妃之位,也不过是众望所归,亦保全了丞相府的面子。

只是沈清时不是个安分的主儿,沈清晚更不是。

往后的日子,有沈清晚受的了。

晚间时分,赵维非要闹我。

他道:“因着你看那活春宫,以至于让我也想着春宵苦短之事了。”

我拗不过他,便随他闹去。

第二日,我们二人皆未起身。

不过这府里就我一个女主人,那些下人也不敢随意打扰。

最后还是六福看不下去,敲了敲门,轻声唤道:“主子,该起身了。”

我锤了赵维一下,嗔怪道:“都怪你!”

赵维嘴角勾起,笑得一脸得意,嘴里小声嘟囔:“多谢爱妃的认可呐。”

我看着他这模样,心中突然一怔,随后蹙眉问道:“王爷,我们以前可曾见过?为何我总觉得好似在何时见过你呢?”

赵维嘴角一撇,故作哀怨道:“自然是见过的呢,可惜某个没良心的,光惦记着皇兄啦。”

我微微一愣,赶忙追问:“什么时候啊?你快与我说说。”

赵维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就是那次你被人推到河里,是我把你抱上来的。只是不知为何,你后来就认成了皇兄。”说到这,他撇了撇嘴,满脸的不高兴。

他这样一说,我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小时候那次掉河里的情形浮现眼前。

“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有一次我掉河里,回来就发了热,昏睡了一天一宿。我总觉得是有人救我,可硬是想不起那人的模样。直到后来我遇到了太子,便坚信认定太子是那个人。”我喃喃自语道。

“那时候,没人同我玩,唯有太子愿意回应我。那时候的我啊,俨然成了赵真的跟屁虫,一心想要一辈子跟他粘着呢。”我微微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但阴差阳错的,真相竟然是这样么?”我心中满是感慨。

没过几日,六福匆匆跑来,一脸兴奋地要将太子府的那些趣事讲给我听。

“小姐,您可不知,一切如您所料啊!”六福眉飞色舞地说道。

“哦?快说来听听。”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沈清时被赵真娶回去当了侧妃,这件事啊,连皇后都觉得不错,丞相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呢。”六福绘声绘色地说道。

“以前啊,因为皇后的关系,太子对丞相府颇为抗拒,对沈清晚也没那么喜欢。现在可不一样了,他喜欢清时,也是他们沈家的女儿,那以后拿捏太子可不就更容易了嘛。”六福分析道。

“不过啊,这皆大欢喜的局面里可不包括沈清晚。她在沈清时进府之后,直接跟赵真闹起了脾气呢。”六福捂着嘴偷笑。

“赵真也没有像以往一样妥协,而是直接在侧妃沈清时的屋子留宿了。”六福继续说道。

“沈清时是庶女,没有沈清晚那些娇气,也有些身不由己。这竟然让赵真找到了一点同病相怜的感觉,于是他对沈清时更为疼惜啦。”六福摇头晃脑地说道。

“这个场面让沈清晚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可是已经晚了。她去找赵真的时候,赵真并不领情,便一直住在沈清时房里。”六福模仿着沈清晚的语气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呀!”

“最后沈清晚直接进宫找了皇后,让皇后敲打了太子之后,赵真才收敛了些。”六福说道。

“可是据一些传言说,赵真已经不碰沈清晚了。就算是歇在沈清晚那里,白日里也要去安抚沈清时的。这让沈清晚愤恨又没办法。”六福幸灾乐祸地说道。

“她闹了几次,皇后也懒得调节了,更是将沈清晚训斥了一顿,说她不够大度,不能容人,没有正妃该有的样子。”六福模仿着皇后的语气说道,“你这正妃当得可真是不像话!”

“现在如此,以后赵真当了皇帝她还怎么母仪天下?并为了让她有容人之能,皇后还给赵真送了两个丫鬟当妾室,并给侧妃沈清时赏了不少的好玩意。”六福总结道。

“沈清晚这个正妃算是彻底的失了宠,当年被千恩万宠的丞相府嫡女也不过尔尔。这算是意外之喜吧,当初我算计沈清时和太子时只是为了给沈清晚添堵,没想到会有奇效,真是让人畅快极了!”我心中暗喜,嘴角忍不住上扬。

赵维最近几日格外忙碌,他只匆匆跟我交代了一下:“月珍,母妃传信说最近父皇的身子怕是不好,皇后已经私底下见了好几个大臣了,我不得不防。”

“我知道你对皇兄和丞相府多有恨意,但是我希望你近日什么都不要做。”赵维一脸严肃地说道。

“王爷,你应该知道丞相府同我大哥失踪有关,我弟弟也战死了,让我怎么能不恨呢?”我眼眶微红,激动地说道。

“本王知道你的苦衷,但是我希望你相信本王。你想要的那些,他日本王一定给你一个说法。”赵维紧紧握住我的手,坚定地说道。

“从现在开始,你便不要出这个院子了。将军府的人我都给你接过来了,让他们跟在你身前伺候。”赵维温柔地说道。

我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赵维坚定的眼神,还是放弃了。

我想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王爷,不管你想做什么,一定要小心。”

“本王记住了,我的好月珍。不论你知道些什么,都要相信本王知道吗?”赵维说完,轻轻抱了抱我,转身离去。

我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疑惑:“我不太明白赵维的意思,为什么一定要我相信他呢?”

几日之后,六福匆匆赶来,本是想与我聊聊太子府中的那些八卦琐事,却不料一时嘴快,说漏了嘴。

他原是想告诉我:“王妃,您可知道,太子妃因侧妃独得太子宠爱,心中愤恨难平,私下里没少给侧妃使绊子、受气呢。”

“可谁让太子偏爱侧妃呢,总是歇在侧妃房中,这不,侧妃如今已怀有身孕,成了有功之臣。”

“眼下皇上龙体欠安,命不久矣,太子又有了子嗣,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大臣们,可就开始各怀心思了。”

不过,六福说到此处,倒也没忘了夸夸咱们王爷,又道:“不过咱们王爷亦是风采不减,前些日子接进府中的美人,如今也有了身孕,皇上听闻后,可是龙颜大悦呢。”

“你说什么?”我闻言,心中猛地一沉,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难怪他近些日子总是限制我出院子,还时常说些信与不信的糊涂话,原来是早有妾室在侧。

若是依着我刚嫁给他那会儿的心性,这本不是什么大事。那时,我只想借助他的势力,摆脱太子的纠缠,并设法前往丞相府,为郑家报仇雪恨。

可后来,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我与他之间,渐渐生出了情谊。再加上当年他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恩情,锦妃娘娘的默许,我竟真的以为,他此生会只爱我一人。

可我竟忘了,他是个王爷,是未来有可能登上九五之尊的男人。他怎会只守着我一个女人呢?

瞧瞧六福刚才所言,那女人的孩子怕都不小了,想来是早有身孕,只是不知为何,他还会娶我进门。

我心中突然涌起一个猜想,我爹曾给我一块私印,那是他离京前亲手交给我的。

他说:“月珍,这是爹留给你最后的底牌。”

“这是我手下的一支精兵,当年我奉命剿匪招安时,从那些人中挑出来的精锐。”

“爹这些年得罪的人太多,怕留下你受人欺负。”

这件事,本无人知晓。但他那日提起了我大哥,我便想起了大哥与他的一些情分。

再加上他对我那种非我不娶的痴情模样,让我深信不疑。

在他与我袒露心迹后不久,我便将那块始终戴在身上的玉佩交给了他。

虽然我从未说过这块玉佩的含义,可并不代表他不知道。

想到此处,我心下一阵冷汗直冒,整个人直接跌坐在椅子上,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

六福深知自己闯了大祸,一直跪在地上磕头道歉,不断重复道:“王妃,王爷他是有苦衷的,您可一定不要怨他呀。”

我冷笑一声,道:“什么苦衷?不过是利欲熏心罢了。六福,你回去吧,以后别再来了。”

“也告诉你的主子放心,我绝不会踏出这个院子半步。他是王爷,我管不了他。以后他想带谁回来,我都会大度接受,这是我一个正妃该做的。”

“但让他别忘了自己的约定,他答应为我郑家做的那些事,可别食言才好。”

说完,我便让粉黛将他赶了出去。

我让粉黛拿着我的一点东西,去给太子的侧妃沈清时看。

果不其然,沈清时下午便匆匆赶来了。

王府的人因沈清时身份特殊,也不敢拦着她不见我。

沈清时一路言笑晏晏,可当我将下人吩咐出去之后,她脸色骤变,冷声道:“郑月珍,我以为当初那件事之后,我们不该再有联络。你为何派人监视我?你怎知我没有怀孕?”

我微微一笑,道:“这件事很简单。你可能不知道,早些年皇上有一个特别喜欢的贵妃,最后却被处死。这件事是皇室秘辛,我也是后来才得知的。”

“她为何会被处死?因为那贵妃不只残害皇上的子嗣,更给皇子们也下了药,让他们很难怀孕。皇上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可贵妃这件事算是皇家丑闻,所以知道的人甚少。”

沈清时眉头一皱,问道:“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轻叹一声,道:“你别忘了,我可是当年太子生母淑妃娘娘最喜欢的人。她怕我和赵真没办法有子嗣,曾暗示我跟他在一起之后过继一个孩子。”

“由于她态度有些模糊不清,让我产生了怀疑,才去深挖的。这样的事,其实想要仔细了解并不难。难的是当年贵妃被处死的时候太匆忙,所以我还费了些时间。”

沈清时冷笑一声,道:“郑月珍,你别以为这样说,我就会相信你。我还会去调查的。”

我微微一笑,道:“沈清时,我并未指望你立刻相信我。只是,有些事,你迟早会明白的。”

我心中自有盘算,并未曾奢望沈清时能即刻便对我深信不疑。

然,只要她心中有所动摇,那便意味着我有了可乘之机。

自她嫁入太子府之日起,我便暗中遣人去查探沈清时在丞相府的过往种种。

果不其然,一切皆如我所料。

她竟不受宠至斯,甚至于几年前才被从别院接回府中。

如此境遇之人,对那丞相府,自是难有什么好感。

但,同样地,她亦会拼尽全力,为自己争取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果不其然,几日之后,她便遣人送来拜帖,邀我外出赏花。

有此拜帖,贤王府自然不好阻拦,我便在沈清时的“助力”之下,顺利离开了贤王府。

我出门之际,路过前厅,恰见我那“好夫君”赵维,正陪着新欢在用饭。

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当真是令人好生羡慕。

只是,后来我才得知,那日我刚一出门,赵维便暗中派人去保护我了。

我与沈清时会面之后,方知我被贤王冷落之事,已然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沈清时许是被压制得太久了,便想借此机会取笑于我。

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道:“瞧瞧你,如今竟落得如此地步。”

我神色平静如水,淡淡道:“你与那妾室,又有何分别?”

此言一出,她顿时气红了眼,怒目而视,却无言以对。

其实,我们早有计划。

前些日子,我特意为沈清时寻来一位“神医”,开了几副方子。

她与赵真缠绵几日之后,竟真的有了身孕。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贪心顿起。

其实,那“神医”乃是我爹给我的一个侍卫,精通医术。

早年,我爹曾救过他一命,他便一直留在身边,如今正好用来保护我。

他同我说,赵真身子骨并无大碍,沈清时之所以难以怀孕,全因她屋中的熏香。

那熏香乃是太子妃所赐,只要不再使用,便可成事。

于是,我们便设下此局,请君入瓮。

其实,对于我而言,并不想伤害沈清时。

我与她此次会面,最终目的乃是为沈清晚创造机会。

侧妃沈清时有孕在身,她本是不信的。

但她又不敢像之前那般明目张胆地收拾沈清晚,便只能暗中下手。

关于熏香之事,沈清时已然先下手为强,向太子告了状。

沈清晚如今可谓是过得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但这,还远远不够。

我故意给沈清时添了一把柴,问道:“你可愿让你以后的儿子是个庶子?还是说,你愿意让沈清晚当娘?”

她闻言,面色微变,却仍在犹豫。

我继续追问,语气中带着几分蛊惑:“你可想让你孩子成为如今的太子?处处受皇后一脉掣肘,做不成自己?况且,没了沈清晚,以后太子成事,丞相能仰仗的可就只有你了。皇后再怎么专权,也是外戚。到时候,太子能放过她吗?那时,丞相若为丞相府考虑,也会与你站在一起的。你还犹豫什么?你得明白,你若稍有犹豫,那以后受益的可就是沈清晚了。你看当年太子的生母淑妃娘娘,如今可还活着?”

我一番敲打之下,效果显著。

我们相约一同踏春,实则是为了给沈清晚一个对我们除之而后快的机会。

她果然不负“众望”,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杀来。

我们带的随从明显招架不住,其中一人甚是机灵,已然回去搬救兵了。

我因本身便会些武艺,便一直挡在沈清时前面。

她不知是演戏还是真情流露,在赵真赶来之时,哭得那叫一个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沈清晚之事,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太子连维护都未曾维护,直接带着丞相进宫请旨废妃。

丞相思量再三、权衡利弊之后,终是将沈清晚送去庄子,令其永世不得回京都。

至此,那曾经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沈清晚,彻底消失在了京都的圈子里。

众人对此唏嘘不已、议论纷纷,但更多的却是庆幸自己未曾与她走得太近。

由于丞相府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他最近也不敢去触怒那身子骨不太好的皇帝,行事收敛了许多。

但他往太子府去的频率,却多了起来。

我那日因保护沈清时而受伤,据说是被太子亲自抱回去的。

又据说,我被送到贤王府的时候,赵维脸色铁青、怒不可遏,竟还与太子动了手。

当然,此事我并不知晓。

我只知道,我醒来之后的那段日子,赵维一直歇在我这里。

但我对他,已然无话可说。

每日除了养伤,便是吃饭遛鸟、悠然度日。

他每次叹息,我皆当作未曾听见。

那新欢不知怎的,竟数次派人前来寻赵维。

赵维虽去见了她,却并未在她那儿留宿。

我瞧着他这般举动,心中并无半分感动,只觉不过是些表面功夫罢了。

此事过后,尚未足一月。

某天夜里,大雨如注,倾盆而下。

宫里突然传来消息,道是皇帝龙体欠安,危在旦夕,急召赵维前去侍疾。

赵维听闻,却并未急着随那公公入宫。

他先是吩咐手下,将贤王府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密不透风。

又将那新欢安顿在我的前院,派重兵严加把守。

一切安排妥当后,他才转身进了宫。

赵维这一去,便是一天一夜,杳无音讯。

直至第二天晚上,贤王府外突然传来一阵叫嚣声:“贤王谋逆,企图刺杀新君!贤王府上下皆要下狱!你们若识时务,便赶紧开门!”

守门之人闻言,纹丝不动,显然是得了赵维的严令。

就在这时,那新欢竟来到我这儿。

她瞧了我一眼,方缓缓开口,说了第一句话:“王爷定不会有事,王妃切莫出门。”

我闻言,眉头一皱,冷声道:“哼,你竟想做本王妃的主?”

她赶忙躬身行礼,急声道:“芝儿不敢,只是还请王妃以大局为重啊。”

我被她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心中暗自腹诽:这算哪门子事儿!

但其实,我内心深处,倒也认同她所言。

如今局势未明,切不可被外面那些人哄骗了去。

正思量间,外面突然传来厮杀之声,喊杀声震天。

屋子里的人闻言,皆聚到一处,神色紧张。

让我甚感震惊的是,赵维的那个孩子,竟一直抿着唇,静静地站在门边,神色镇定,毫无惧色。

这般压抑的氛围,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拂晓。

突然,我听到赵维的声音传来:“爱妃,开门,我回来了!”

我心头一震,不知怎的,眼眶一热,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那小孩听到声音,也飞奔到那新欢怀里,二人紧紧相拥。

小孩带着哭腔,喊了一句:“娘。”

赵维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被迎进了府。

他身着盔甲,上面血迹斑斑,头发也有些凌乱,却难掩其英武之气。

他大步走到我面前,一把将我抱在怀里,轻声说道:“珍儿,一切都结束了。”

我紧紧搂住他,抱了一下,随后松开手,转头看向他那个新欢,口不对心地说道:“我可一点也没动她。”

赵维闻言,微微一笑,道:“珍儿真是善良极了。不过,”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若是你动了她们,同你算账的可就是别人了。”

他话音刚落,我便听到那女人对着我身后叫了一声:“夫君。”

我心中一惊,赶忙回身看去,当场呆住。

只见那人轻轻搂了搂怀里的女人,而后慢慢走到我面前,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发,柔声道:“我们珍儿长大了。”

我眼眶一红,哽咽着说道:“大哥……”

我万万没想到,这辈子竟还能再见到大哥。

我还有亲人活着!

那一刻,我似乎将这辈子所受的委屈,都哭了出来。

哭到最后,我颤抖着声音说道:“大哥……对不起……三弟他……”

我话未说完,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大哥轻轻搂了搂我,安慰道:“你放心,他也没事。”

“真的?”我抬眸,满眼期待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大哥回道,随后紧接着说道:“这还得多亏贤王殿下,不对,是咱们陛下。”

“抱够了没有?”新帝赵维并没有接着大哥的话往下问,而是语气不善地开口质问。

我和大哥被他逗得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赶忙走过去,轻声哄他:“好啦好啦,不生气啦。”

但他语气依旧不好,别别扭扭地说道:“冷落我,让赵真将你送回来,现在还跟除了我以外的人拉拉扯扯,皇后,你这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我被他说得心虚极了,低着头,不敢言语。

不过赵维倒也没真的追究我什么。

他有些心疼地摸了摸我,而后将我抱回了房里。

走之前,他还跟后面的人交代道:“收拾好之后就去歇息,也不急着这一时进宫。”

他同我恩爱一番后,轻轻摸着我的侧脸,说道:“辛苦了,我的珍儿。但是对于你不信我这件事,以后还是要算账的。”

我无奈地笑了笑,服了他这斤斤计较的性格,但是,我又好喜欢。

我初登皇后之位未久,便搬进了那巍峨庄重的大殿。

一日,六福前来,在我跟前细细说起那日宫中惊心动魄之事。

“娘娘,那日可真是凶险万分呐!”六福满脸惶恐,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

“丞相与皇后竟联合起来逼宫,气势汹汹地逼着皇帝写那传位诏书。”

我眉头紧皱,问道:“那皇帝可就范了?”

六福连忙摇头:“皇帝何等聪慧,怎会轻易就范?他不过是佯装顺从,实则暗藏玄机。”

“待他们以为皇帝已写下诏书,便四处寻找玉玺,欲给那假圣旨盖章。可找来找去,却怎么也寻不到。”

“他们哪里晓得,皇帝此举竟是为了诈他们。原来,内阁大臣们都躲在屋子后面,将皇后和丞相的造反行径,看得一清二楚。”

我心中暗惊,问道:“那后来呢?”

六福接着说道:“皇帝一直暗中等待,待贤王带兵进宫,局势瞬间扭转。皇帝当众宣读了真圣旨,言明死后让贤王继位。”

“随后,对于那些以下犯上、意图谋乱的逆贼,当场便处死了。”

“皇帝临终前,拉着贤王的手,满眼慈爱与期许,道:‘这是父皇最后能为你做的事了。’”

我轻叹一声:“皇帝用心良苦啊。”

六福又道:“赵真见大势已去,没等到贤王动手,便当场自尽了。”

“那在太子府等着他的侧妃,听闻此噩耗,悲痛欲绝,直接一头撞在柱子上,香消玉殒了。”

“后来,远在庄子里的沈清晚,得知赵真兵败惨死,竟也选择了追随他而去,直接上吊自尽了。”

我听得唏嘘不已,喃喃道:“想不到,这世间竟有比我还要痴情之人。”

这时,大哥被封为将军,接手了将军府。

一时间,将军府又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那些人全然不提当初是如何踩低将军府的。

我心中冷笑,对六福道:“这些人,真是趋炎附势之徒。”

六福点头称是:“娘娘所言极是。不过,关于大哥和三弟出兵被人伏击致死之事,也有了新的结果。”

我忙问道:“是何结果?”

六福道:“全是皇后和丞相一脉私自策划的。他们忌惮大哥少年时期便与贤王交好,怕大哥助贤王夺位,故而痛下杀手。”

我咬牙切齿道:“这等恶人,终究是自食恶果,败在了我大哥手里。”

六福又道:“听闻当年大哥出事,贤王曾暗中为之奔走,给了大哥新的身份,让他得以隐姓埋名,没露面。”

“后来,娘娘将玉佩给了贤王,也是大哥拿着玉佩去调的兵。贤王被娘娘误会后,还替大哥背了锅。”

我想起过往种种,心中愧疚不已,对六福道:“我每每看到他对我的控诉,都心虚得紧,总是要好好哄上许久,他才肯同我说话,真是个难哄的皇帝呀。”

时光匆匆,先皇过世三个月后,赵维登基。

登基大典上,他身着龙袍,威风凛凛,对着天下百姓道:“朕今日登基,定当大赦天下,改国号为贤和。”

“愿百姓安康,君贤臣能,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一月后,我接过凤印,正式成为他的皇后。

自此,贤和帝开启了他一生中只有一个爱人的先河。

在他执政时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史称“贤和盛世”。

来源:桃气故事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