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网络上出现了“做糖葫芦要用洗衣粉”“糖浆放洗衣粉才起沫,能多沾几十串糖葫芦”“糖葫芦放洗衣粉口感脆、不粘牙”等流言。其实,这些流言都不靠谱,做糖葫芦真没必要放洗衣粉!
谣言:糖葫芦里有洗衣粉?
真相:网传信息不实。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做糖葫芦要用洗衣粉”“糖浆放洗衣粉才起沫,能多沾几十串糖葫芦”“糖葫芦放洗衣粉口感脆、不粘牙”等流言。其实,这些流言都不靠谱,做糖葫芦真没必要放洗衣粉!
首先,从制作工艺上来看。最正宗的冰糖葫芦做法就是用冰糖熬制糖浆来给串好的山楂裹糖衣。这样做出来的冰糖葫芦,本身就具有外观透亮、口感脆且不粘牙的特点。当然,不排除现在有些商贩会用白砂糖做糖葫芦,用白砂糖熬制糖浆沾糖衣,在熬糖手艺好的前提下,也能让糖葫芦鲜艳美观,脆而不粘牙。
如果手艺相对差点,可能需要借助“石花糕”、“琼脂”、“明胶”、“小苏打”、“柠檬酸”等来维持性状,但这些都是我国允许按照规定合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这些食品添加剂都是白色粉末状态,不排除造谣者将它们误当成洗衣粉的可能,导致糖葫芦加洗衣粉的谣言散播。另外,糖浆也不是只有在放了洗衣粉之后才会起沫儿。糖浆在熬煮过程中,因剧烈翻动过程中拌入的空气容易在糖浆中形成气泡,自然而然会起沫儿。所以,正规冰糖葫芦的脆亮、不粘牙,全靠原料的选择和熬糖手艺,跟洗衣粉没啥关系。(来源:科学辟谣)
床头放苹果可以助眠?
真相:对于这一说法,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药学学科带头人、营养科负责人孙宁表示,其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苹果中确实含有芳樟醇、乙酸乙酯等成分,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嗅觉通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起到缓解焦虑、调节情绪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放松和入眠。
他解释说,芳樟醇被认为能降低心率,通过影响神经系统达到镇静效果。而乙酸乙酯等挥发性成分可以调节GABA(伽马氨基丁酸)通路,这是一种与缓解焦虑、放松神经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显示,芳樟醇的有效剂量需要达到0.5 ppm以上才能发挥作用,相当于在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密闭房间内持续暴露于较高浓度的芳樟醇环境。
然而现实生活中,苹果自然散发的香气浓度远低于这个有效水平。孙宁进一步解释:“一个普通苹果释放出的芳樟醇大概在0.01-0.05 ppm之间,距离实验中起效的浓度相差较远。要达到实验剂量,房间里至少要放置10公斤苹果,显然不现实。”
此外,由于个体的嗅觉敏感度差异较大,有些人对香气较敏感,可能会有轻度放松作用,而对有些人则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这种方法更多适合作为一种心理暗示,帮助轻度压力下的失眠人群舒缓情绪,而非作为长期或重度失眠的治疗手段。
孙宁提醒:“如果存在明显的失眠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或影响到白天精力状态,单靠这种方法远远不够,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系统性调整作息和寻求专业干预。”(来源:羊城晚报)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严正声明
详情:3月20日,《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发布严正声明。声明称,近期,该杂志社发现假冒《社会科学研究》名义建立网站、发布投稿邮箱、设置投稿系统等相关不法行为。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不收取“版面费”“编辑费”“审稿费”“润笔费”“赞助费”等任何形式的费用。一切声称在《社会科学研究》付费刊登文章的均系骗取作者信息和钱财的非法行为,敬请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严厉谴责任何假冒期刊行为,并保留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权利。(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成都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