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鲁迅夹烟墙画当事人致歉!称并非针对鲁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0 14:45 1

摘要:一幅鲁迅先生夹着香烟的墙画,一场关于历史、艺术与公共教育的争论,在网络上掀起巨大波澜后,最终以投诉者的致歉画上句号。

一幅鲁迅先生夹着香烟的墙画,一场关于历史、艺术与公共教育的争论,在网络上掀起巨大波澜后,最终以投诉者的致歉画上句号。

8月28日晚,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夹烟墙画”的孙女士在微博发布长文,为她引发的争议公开道歉,并表示“占用公共资源空间致歉”。

这场持续数日的争论起源于孙女士在小红书平台上的发帖投诉,她认为鲁迅故里景墙使用鲁迅吸烟画面“误导青少年”,要求更换。

01 投诉初衷:保护青少年与二手烟困扰

孙女士在道歉长文中解释了她的投诉初衷。她表示,之所以投诉鲁迅夹烟墙画,是因为“这里是真的有好多人在墙前打卡陪一根,学点烟,被迫闻二手烟毒气”。

她特别强调“周围都是孩子”的环境因素。孙女士认为,如果没有游客模仿吸烟行为的情况,“我可能也不会建议”更换墙画。

她的核心诉求是“希望以后鲁迅墙画前,不要再有人吸烟,学点烟”。这显示她的关注点更多在于游客的模仿行为,而非墙画本身。

02 网友质疑:逻辑偏差与“解决不了吸烟就解决鲁迅”

孙女士的投诉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许多人对她的逻辑提出质疑。有网友直言她的底层逻辑出现了偏差,是典型的“我解决不了吸烟,所以我选择解决掉鲁迅”。

面对这类批评,孙女士回应强调:“我对鲁迅没有针对性,这画是任何一个别的人,我都会建议换”。

她进一步解释,之所以没有直接投诉吸烟者,是因为“目前室外游烟还没有立法,只能劝阻还不一定成功”。

她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图,我觉得会直接少一些吸烟的人”。

03 官方回应:尊重历史、艺术与鲁迅的坚定立场

在孙女士投诉引发网络热议后,绍兴鲁迅纪念馆于8月25日晚通过微信公众号正式回应。

景区明确表示:“鲁迅故里景区始终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不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广大游客中的既有形象”。

这一回应获得了大量网友和支持。绍兴市文旅局工作人员也曾表示,许多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客观现实”,也是绍兴鲁迅故里旅游的一张“名片”。

04 历史价值:承载二十多年记忆的标志性景观

鲁迅故里景墙并非新设景观,而是已经存在22年的标志性场景。该景墙采用木刻形式表现,符合鲁迅文化的历史背景,富有民族性、地方性和艺术性。

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秘书长卓光平强调,该墙画呈现的是“生活化的鲁迅”,是受到大众广泛认同和喜爱的形象。

卓光平指出,以往鲁迅常以战斗姿态出现,而鲁迅夹烟墙画则展现出他贴近普通人的真实一面,这样的形象更显亲切,符合大众对“生活化鲁迅”的认知。

05 公共议题:历史真实与当代价值观的平衡

这场争论超越了个人投诉与官方回应的层面,触及了历史真实与当代价值观如何平衡的深层议题。

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对当前网络上借“鲁迅吸烟”话题进行炒作的行为表示反对,认为这种行为“不利于正确传播鲁迅精神,不应被鼓励”。

研究会强调,该墙画作为艺术呈现已有数十年历史,是绍兴鲁迅故里的标志性场景之一,“承载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若仅因一个动作引发争议就予以拆除,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艺术作品的不包容。

鲁迅夹烟墙画至今仍然保留在鲁迅故里景区,继续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这场风波最终以投诉者的道歉收场,却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如何在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影响的同时,也尊重历史与艺术的价值?

或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控烟是控烟,鲁迅是鲁迅”,两者不应当混为一谈。

在公共讨论中,我们需要更多理性与包容,才能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来源:啊聊不见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