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volys系列机枪是FN公司为顺应现代“突击”机枪概念需求而推出的解决方案。该系列提供5.56mm NATO和7.62mm NATO两种口径版本,与Minimi轻机枪及Minimi Mk3机枪相比,实现了显著的轻量化改进。其创新的侧向供弹系统与非常规的非快速
Evolys系列机枪是FN公司为顺应现代“突击”机枪概念需求而推出的解决方案。该系列提供5.56mm NATO和7.62mm NATO两种口径版本,与Minimi轻机枪及Minimi Mk3机枪相比,实现了显著的轻量化改进。其创新的侧向供弹系统与非常规的非快速换枪管设计,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尽管FN的Minimi系列轻机枪主导了步兵突击支援领域,但此类角色此前通常由经过小幅改装的突击步枪承担。这类武器具备略长的重型枪管、集成式两脚架及大容量弹匣,典型代表包括卡拉什尼科夫RPK74、英国SA80/L86以及德国M27 IAR(Infantry Automatic Rifle)等枪械。此类方案的优点在于:与衍生自同款突击步枪的零部件通用性高,操作与携行方式一致,且质量仅略高于基础型号。然而,优势也伴随着局限性:采用闭膛待击模式和高射速设计导致武器易快速过热,且弹药消耗极快。相比之下,轻机枪凭借适中的质量、开膛待击设计、快速更换枪管能力以及可规避弹匣问题的弹链供弹系统,逐渐取代了“自动步枪”(automatic rifles)的地位。近期,通过在枪身下方加装软质弹链包,轻机枪还能根据任务需求灵活选择有限或更多数量的弹药。
近年多场战争的实战经验表明,部分新型作战需求正受到重点关注。例如,城市环境中大量交火发生在多层建筑、地下车库及下水道网络等狭小空间内,要求部队具备持久作战与快速机动能力。此外,在山地作战场景中,显著的海拔变化、地形崎岖性及其他复杂挑战,使得配备轻机枪(LMG)或更重的通用机枪(GPMG)的机枪手面临严峻困难,难以在进攻或反击行动中与班组成员协同推进。
卡拉什尼科夫RPK74机枪
英国SA80/L86机枪
德国M27 IAR机枪
上方是发射7.62x51mm弹的Evolys轻机枪,下方是发射5.56x45mm弹的版本。尽管外观神似,但它们的尺寸并不相同
为应对上述需求,更轻量化的5.56×45mm与7.62×51mm口径轻机枪应运而生。典型范例包括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设计并采用的Minimi MK46(5.56mm口径)与MK48(7.62mm口径),二者后续迭代升级为Minimi Mk3。然而,随着技术进步与战场环境演变,特种部队开始寻求更前沿的解决方案:新型“突击型轻机枪”(assault light machine guns)需进一步减重,并具备与突击步枪相当的可操作性、可肩射性——类似于美国“下一代班组武器”(NGSW)计划中机枪组件的性能指标。
FN Evolys机枪及其携行箱。两脚架、聚合物材质护手与折叠式机械瞄具均为可选配件
Ase-Utra公司Dual BL-MG双功能抑制器细节图。该产品采用300系列不锈钢制造
弹链垂直插入受弹机。除3个不可见的拨链齿(图中未显示)外,供弹机构两侧设有活动侧壁:左侧约束弹头尖端,右侧固定弹壳底缘。关闭受弹机盖时,两个内置定位销将弹链锁定;若首发枪弹未与弹膛完全对齐(图中已准确对齐),该系统会自动将弹链推至正确位置——设计精妙
该枪采用FN公司SCAR突击步枪的聚合物枪托,具备长度可调功能与可调式贴腮板;未来还计划推出折叠版本
折叠式可调L形照门细节图,该部件为可选配件
折叠准星方向与高低均可调节,此种设计目前还很罕见
FN公司推出的Evolys系列机枪便是对上述新需求的回应:其中采用14英寸(356mm)枪管的5.56×45mm口径版本不含两脚架空枪质量5.5kg,而配备16英寸(406mm)枪管的7.62×51mm口径版本空枪质量6.2kg。这意味着它比5.56mm Minimi机枪轻了1.621kg,比相对轻量化的7.62mm Minimi Mk3更是轻了2.6kg。若与MAG58、M240B这类7.62mm口径通用机枪相比,减重幅度更是达到6.3kg(7.62mm版Evolys机枪空枪质量6.2kg,而M240B通用机枪空枪质量12.5kg)。
Evolys机枪右侧结构解析:顶部为钢制弹链抛出口,其下方是拉机柄(右侧附有锁定机构)。拉机柄下方可见抛壳窗及可更换的聚合物导壳板,用于规范弹壳抛出路线
枪口装置与导气箍结构解析:注意枪机框导杆(通过下方开口可见)与导气箍圆柱形端面接触的设计——射击时,被火药燃气推动的活塞从该部位伸出并撞击枪机框导杆
Evolys系列机枪采用的短枪管设计不仅减轻了全枪质量,还确保武器在狭小空间内的紧凑性。此外,该设计还充分考虑到枪管需频繁安装枪口抑制器进行作战的实际需求。
在枪托方面,Evolys机枪基础型号采用SCAR步枪的聚合物枪托,支持6档长度调节并带有贴腮板。而FN美国分公司则展示了兼容AR15的枪托版本(如带附加贴腮板的Magpul CTR枪托),未来也不排除推出折叠版本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Evolys系列机枪标准配置中不含两脚架和备用机械瞄具,但可作为单独组件选购。
该系列机枪目前提供2种超轻型折叠两脚架(配备铝合金基座):一种采用聚合物支架,另一种则采用碳纤维支架。虽然两型Evolys机枪初看神似,但不同口径间存在细微尺寸差异:7.62mm NATO口径型全枪宽132mm,而5.56mm NATO口径型则为125mm,后者在紧凑性上更具优势。
为达成轻量化目标,Evolys机枪摒弃了传统的冲压钢板铆接机匣结构,转而采用铸造铝合金制造整体式机匣,并通过数控加工工艺在机匣上切削出减重凹槽、散热窗及M-Lok接口。这种设计既维持了结构强度,又显著降低了全枪质量。
Evolys系列机枪最具创新性的设计在于其新型供弹系统:采用侧向弹链供弹方式取代了传统的顶部供弹设计。这一改进使得机枪能够沿瞄准线打造出一条长而连续的STANAG 4694导轨(该标准现取代了此前的皮卡汀尼导轨),同时侧开式供弹机构设计使射手在战术动作中能更便捷地观察供弹状态与排除故障。
Evolys机枪的5.56x45mm口径版本(配备14英寸枪管)机枪确实紧凑,其全长与突击步枪相当
武器左侧设有铰接于机匣的聚合物受弹机盖,前方可见钢制受弹机座。值得注意的是,该受弹机座采用可移动设计,在出现卡弹等故障时可前移以清理弹膛前部区域。与传统机枪的上开式受弹机盖结构相比,Evolys机枪的革新设计带来两大核心优势:机匣顶部的STANAG 4694导轨可安装光学瞄具与夜视系统,安装弹链时不会与机匣结构发生干涉;同时避免了传统设计中因反复开合受弹机盖导致的瞄具归零偏移问题,极大提升了战术可靠性。
配备14英寸枪管的5.56mm NATO口径Evolys机枪在枪托收缩状态下全枪长850mm,完全伸展时增至939mm。实际抵肩使用时,其操控体验更趋近于突击步枪或精准步枪,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机枪,这种人体工学设计显著提升了移动射击时的战术灵活性。
毫无疑问,FN Evolys机枪的整体设计颠覆了人们对机枪的传统认知。其机匣的独特构型与多组M-Lok接口的集成应用,成为其突破传统设计的关键所在——这种模块化布局不仅优化了附件扩展功能,更重新定义了轻机枪在人机工效与战术适应性上的可能性边界。
自动原理及结构为突显其与突击步枪的某种融合特性,Evolys机枪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借鉴了SCAR突击步枪的设计,采用活塞短行程导气式自动原理,但配备带有2个闭锁突笋的回转式枪机。
上部为复进簧组件,中间的则是枪机框组件,其下方设有用于驱动拨链齿的长曲线槽
当受弹机座移动后,可以看到用于给弹链定位的3个支撑和拨链齿(图1);当受弹机座复位后,在其入口处的左侧和内部还有2个用于锁定和归正弹链的销钉(图2);第3张图片显示的是,弹链已正确插入,此时供弹机盖可以关闭
导气箍组件的前端设有一个阀门,但该阀门并非用于气体调节。在拆卸时,它有助于取出内部活塞以便清洁。活塞通过火药燃气膨胀被推动,并撞击枪机框的导杆,从而为自动循环提供所需的能量。
枪机框特写图:注意观察上方开闭锁螺旋槽,枪机上的开闭锁滚柱在其内部运动。注意:不锈钢圆柱体为内置的液压缓冲器组件
带有2个闭锁突笋的枪机前端面。在击针孔的正上方,可以看到2个弹性抛壳挺,而在这些抛壳挺的正上方,则是从弹链上推出枪弹的推弹突笋
右侧是导气箍上的阀门,左侧是活塞
在枪机框左侧设计有长长的曲线槽,当其与特定侧向组件产生相对运动时,该装置会驱动联动机构,使弹链随着枪机框的往复运动实现周期性进给。
相较于早期的MAG 58和Minimi机枪,Evolys机枪通过取消原来的弹链驱动系统和冗长的上翻式受弹机盖,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实现了显著的轻量化改进。这种无需上翻的“侧向”弹链供弹方式并非全新概念,斯通纳AR10轻机枪原型枪早前就采用了类似机构。
复进簧组件位于枪机框下部,由复进簧及复进簧导杆等构成。枪机框上部容纳枪机组件,其旋转运动通过加工在枪机上的开闭锁滚柱进行控制,开闭锁滚柱在枪机框上的开闭锁螺旋槽内运动。击针采用开膛待击式机枪惯常设计,配备有同轴的击针簧,以保持击针处于前方位置。当枪机完全闭锁时,击针才会从枪机镜面凸出。
枪机端面底部设置有宽大的抽壳钩,精确位于2个闭锁突笋之间。抽壳钩对侧设有专门用于从弹链中推出枪弹并完成枪弹进膛动作的推弹突笋。此外,枪机上还配备有2个AR步枪型的抛壳挺。
枪机框右下侧设有半圆柱形座体,用于配装液压缓冲器组件。该液压缓冲器功能与FN Minimi机枪枪机框尾部缓冲器相同:通过双重作用缓冲后坐冲击并稳定射速,防止枪机组件以过大动能撞击枪管尾端。
液压缓冲器的活塞在后坐运动中持续抵压固定于机匣尾板的定位销——此乃创新性的独特设计。但技术革新不止于此:枪机框组件在铝合金机匣内部沿两条内置钢制导轨(位于约2点钟与8点钟方位)滑动运行。这种钢对钢接触方式彻底避免了枪机框组件运动对软质合金机匣的摩擦损耗,其与SCAR步枪的导轨系统设计理念相似。
机匣后视图:内部可见2条钢制导轨中的1条(与枪机框配合)。后部基板上设有定位销,该销与液压缓冲器配合
本图清晰展现了集成STANAG 4694标准长导轨的优势:可实现光学瞄准镜与夜视/热成像观瞄装置的无障碍复合搭载
非随动拉机柄(The non-reciprocating charging handl)位于机匣右侧,采用带双防滑槽的圆形截面设计,其通过长条形钢制基座安装于机匣的导轨上并在导轨上前后滑动,末端设有专用限位机构。
新型供弹系统由三大铰接于武器左侧的组件构成:下倾式钢质受弹器、用于啮合及输送弹链的3枚钢制拨链齿,以及配备钢制附加双锁销机构的聚合物受弹机盖(闭合时可实现弹链锁定)。
该供弹系统的显著优势在于其可实现单手装填弹链,这得益于供弹系统的操作简便流畅。弹链包通过专用导轨挂载于机匣底部。
在受弹器盖开启状态下,装有枪弹的弹链被置于带3个拨链齿的受弹器上,随后将弹链上推到位后即可关闭受弹器盖。需特别注意的是,关闭受弹器盖后,装有枪弹的弹链呈现近乎垂直姿态,这可能会使射手产生操作不适感。此处产生一个技术疑问:为何弹链不会脱落?这是因为装有枪弹的弹链置入时,受弹器两侧设有可相对移动的短导板形成夹持效应——弹头前端嵌入左侧导板下方,弹底被右侧导板限位,结合受弹器3个拨弹齿,实现弹链段的导向与定位。还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提出质疑:当机枪意外左倾至弹链完全竖直朝下时,弹链是否还能固定在受弹器上?实际测试表明:装有枪弹的弹链固定状态始终可靠。
实弹测试中的7.62×51mm版本Evolys机枪
Evolys机枪采用可散式弹链:5.56×45mm北约制式弹药配用M27弹链,7.62×51mm北约制式弹药则使用M13弹链。此类弹链通常配装于合成纤维战术弹链包(内置刚性聚合物衬板与金属接口),模块化容量设计可提供100发、200发2种规格配置。
Evolys系列机枪握把采用高强度聚合物一体成型,握把组件则集成了其拥有知识产权的发射机构(专利号:US 9,658,873 B2)。Evolys机枪虽采用开膛待击模式,但其仍具有较高的单发射击精度。其双侧快慢机设有三档定位:保险、半自动、全自动,各档位以90°间隔分布于下弧区段,切换时伴有明确档位感,此设计与突击步枪操作高度一致。
拉机柄上方为弹链抛出口,其设计具备最后1节弹链自动抛出功能,可有效避免弹链滞留在抛出口内引发卡滞风险。弹链抛出口采用钢材制造,通过2枚螺钉紧固于铝制机匣上。抛壳窗则位于固定拉机柄的导轨正下方,配备聚合物材质导壳板,该部件可快速更换。导壳板同样采用2枚螺钉固定于机匣,确保结构稳固可靠。
铬钼钢制枪管采用冷锻工艺制造,内膛镀铬处理,通过4枚螺钉与机匣固定连接。必要时,枪管仍可在野战条件下实现快速拆卸更换。FN公司未来不排除推出快速更换枪管套件的可能性。
Evolys系列机枪配备了鸟笼式消焰器,其后部设有螺纹接口以便快速安装枪口抑制器。测试版本搭载了芬兰Ase-Utra公司生产的Dual BL-MG枪口抑制器,该抑制器采用300系列不锈钢打造,表面经Cerakote涂层处理。适配5.56×45mm NATO口径的型号长177mm,质量650g;适配7.62×51mm NATO口径的型号长度增至189mm,质量为695g。
美国近期公开展示了一款适配6.5克里德莫尔(6.5 Creedmoor)口径的Evolys机枪版本,该型号与欧洲版最显著的外观区别在于采用了AR式枪托
在美国,FN集团通过其子公司FN美国公司(FN America)展示了Evolys机枪的其他2种口径的版本:
● 6.5克里德莫尔(Creedmoor,6.5×49mm):该型号可能瞄准美国军方“轻量化机枪-突击型”(Lightweight Machine Gun - Assault)项目的需求;
● .264 LICC(6.5×43mm):一种由FN美国公司专为美国国防部下属机构“非常规战争技术支援局”(Irregular Warfare Technology Support Directorate,缩写为IWTSD)研发的新型“中间型”弹药,全称为“轻型中间口径弹药”(Lightweight Intermediate Caliber Cartridge)。LICC弹药体系旨在通过优化弹道性能和减轻单兵负荷,提升特种作战环境下机枪的机动性与持续火力。
以上2种口径弹药均采用分体式不锈钢弹壳(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cases),即弹壳体与底座为独立部件,通过压合工艺组装成型。Evolys系列机枪的欧洲版与美国版的差异在于:美国版配备了与AR15兼容的枪托组件,以及由美国Huxwrx公司(前身为OSS公司)制造的通流式枪口抑制器(flow-through suppressors),让火药燃气向前排出,解决火药燃气后喷的新型抑制器。
编辑/曹晨
来源:百年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