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IC/Chiplet首登场!Cadence偕生态伙伴迎接新半导体典范转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4 16:34 2

摘要:随着AI/HPC高性能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当前半导体产业的设计思维也开始从单芯片转向多芯片并行计算,一时之间,3D-IC/Chiplet技术成为突破传统设计瓶颈、加速创新与缩短上市时间的关键。身为EDA领导者的cadence首度举办3D-IC/Chiplet技

随着AI/HPC高性能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当前半导体产业的设计思维也开始从单芯片转向多芯片并行计算,一时之间,3D-IC/Chiplet技术成为突破传统设计瓶颈、加速创新与缩短上市时间的关键。身为EDA领导者的cadence首度举办3D-IC/Chiplet技术论坛,邀请生态系统伙伴与业界专家,共同探讨3D-IC/Chiplet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挑战与市场增长契机。

Cadence在日前举办的“从芯片设计到封装,谋划半导体新格局”为题的3D-IC/Chiplet技术论坛,会中除了来自Cadence总部研发主管与客户应用工程主管轮番上台发布演讲外,并且邀请安谋(Arm)、创意电子(GUC)、创鑫智能(Neuchips)、联发科技(MediaTek)等生态系统伙伴与业界专家进行专题座谈会。

Cadence台湾区总经理宋栢安开场致辞指出,3D-IC/Chiplet已经成为克服半导体材料面临物理限制的最佳解答与未来方向。不仅如此,今后芯片的优化重点已经不再是传统所谓的PPA(功耗/性能/面积),而是能分析热、电、磁等不同问题的系统级PPA。

迎战Chiplet时代挑战!从集成式EDA到全流程的全面解决方案

Cadence研发副总裁Don Chan提到,不久前我们才经历过一波半导体的典范转移,它们是由于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制程节点越来越小以及PPA困难增加等新的挑战所带动。

如今随着摩尔定律放缓,以及AI/ML带动了多学门人才的需求高涨,我们正面临另一个全新典范转移的逼近,引发这个趋势的重要因素还包括,从2D快速走向3D、从CPU到GPU的运算扩展、数据带宽需求转换至光子,以及包含电磁光力热与封装的新设计考量。更重要的是,随着系统规划、SoC、异质小芯片、芯片级封装的出现,企业需要创建多学门人才团队。

针对复杂的3D-IC设计,Cadence提供了全面性的解决方案,包括专门针对3D-IC先进封装及芯片堆栈的集成式EDA平台、系统级早期探索与多物理场分析、与主流芯片代工厂合作制定的早期测试芯片参考流程,以及IP版权与服务。

Don Chan表示,Cadence并且提供了专门应对多chiplet设计挑战的Integrity 3D-IC平台,其为结合了系统规划、封装和系统级分析的完整解决方案。该平台支持台积电3Dfabric和3Dblox标准,通过基于该平台的新设计流程,客户可以解决常见的3D-IC设计挑战,并大幅提升3D-IC设计生产力,进而加快上市时间。

完美集成求解器+ GPU,AI,Cadence推出3D-IC多物理系统分析平台

Cadence多物理系统分析业务群研发副总裁Ben Gu表示,Cadence致力打造结合多物理求解器,GPU,AI的3D-IC多物理系统分析(Multiphysics System Analysis, MSA)集成平台。在多物理场模拟分析领域,该公司通过Sigrity、Clarity、Celsius Studio、Voltus等求解器来进行电磁光力热等多物理场模拟分析。

为了提升多物理场模拟效率,Cadence推出了Millennium平台,该平台是专为3DIC多物理场模拟打造的GPU加速平台,通过结合GPU加速运算平台与Cadence运算软件以实现共同优化(Co-Optimized)的核心架构,该公司因此能将AI、原则性模拟与优化,以及加速运算三个概念集合在单一系统中协同运行。

Millennium宛如超级计算机,一台地端Millennium(32个GPU)约当拥有8,000个CPU核心的算力。不仅如此,比起传统HPC,Millennium平台能大幅降低运算成本达10倍,并减少20倍的能耗。

彻底释放Chiplet颠覆级影响力,实现2.5D/3D先进封装异质集成

在这次专家对谈中,由Cadence Fellow暨3D-IC技术专家Pinhong Chen担任主持人,邀请到ARM芯片计划资深总监Frank Chen、创意电子市场部经理Luke Huang、联发科副总经理Kevin Hu与创鑫智能平台执行总监Hung-Lun Lian,主要从三方面来探讨Chiplet的发展在未来具有极大的重要性。首先Chiplet能实现设计扩展(Design Expansion),芯片商可借此将两个64核的Chiplet相连成为128核,4个连接成256核。其次是设计重复使用,如果厂商原本设计了一个32核Chiplet的运算系统,用于边缘设备上。将两颗同样的die整合成64核Chiplet,便可用于HPC应用上,除此之外,同样的die,AI加速器可用于AI服务器。

Chiplet第三个重要性就是能让公司之间的互操作性成为可能,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就属日前联发科与NVIDIA发布合作开发的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再就异质集成而言,近几年受到AI、HPC及数据中心蓬勃发展的影响,通过2.5D/3D先进封装技术来实现异质集成已成为市场趋势。此外,除了明、后年有望推出的第六代HBM4/HBM4E受到瞩目外,随着HBM4为了降低功耗而开始采用逻辑制程来生产,定制化HBM也成为市场讨论度极高的另一个焦点。

探索平衡一切挑战的最优方案,创建生态系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

尽管3D封装的重要性与好处明显可见,但却在机械、电子、热、信号/电源完整性(SI/PI)、成本、良率、生产周期时间、供应面技术及可扩展性等面向面临许多挑战。

对于3D-IC与Chiplet的今后发展,生态系统合作无疑将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其中尤以EDA软件工具商与芯片代工厂的大力配合最为关键。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当前Chiplet制造商皆各有自己专属的互联技术与协议。这使得3D-IC与Chiplet生态系成员在选择小芯片互联IP时,会面临选择哪一个,甚至有可能选错的问题。因此,企业应寻求能平衡各方面挑战的最优化解决方案,并通过集思广义共同研发开源互联IP,创建完整生态系统共同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

来源:十轮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