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近618和暑期,装机的人确实不少,我们也收到了不少私信询问,当下最热的两款Gen5固态,掠夺者GM9、铠侠VD10应该怎么选择?本来是两个赛道的选手应该是两条平行线,但为什么会有交集呢?我们查了一下价格,明白了!如果您也在纠结这两款固态,那么,不妨和我们一同
小伙伴们好,我是潮玩!关注一下,每天都有新收获哦!↑↑↑
临近618和暑期,装机的人确实不少,我们也收到了不少私信询问,当下最热的两款Gen5固态,掠夺者GM9、铠侠VD10应该怎么选择?本来是两个赛道的选手应该是两条平行线,但为什么会有交集呢?我们查了一下价格,明白了!如果您也在纠结这两款固态,那么,不妨和我们一同来看下吧!
一、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固态呢?
价格!如果不是富哥,装机的预算通常是一个定数。我们多数会在显卡与其它配件之中寻找平衡点,这多半能解决90%以上的纠结点。品质!判断一条固态是不是靠谱,主要是看颗粒的性质及厂家的实力。我们更推荐TLC颗粒,相较于QLC它的寿命更长。此外,我们还要看,SSD厂家有没有储存颗粒的封装能力。性能!对于一条固态来说,也就是其速率的表现。另外一个次要性能就是发热量。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对比,我们多半可以选到心仪且性价比高的固态。二、端详一下掠夺者GM9、铠侠VD10两位选手吧
(一)价格对比
为了满足友友们的好奇心,我们也分别找到了掠夺者GM9 4TB和铠侠VD10 1TB。当然了,它们1TB、2TB的价格基本一致,难怪有小伙伴们会纠结。4TB铠侠没有,我们也无从对比。
(二)开箱对比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测试,来看一看,最终谁才是暑期装机的最佳选择。两条固态都是黑底色的外箱,其中铠侠VD10标注了10000MB/s的速度,而掠夺者GM9却标注在了后面为14500MB/s。
包装的背面,铠侠VD10和掠夺者GM9均标注了5年质保。其中,掠夺者背后有一扇小窗,能够看到固态的标签。
打开包装,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对固态的本体了。它们附带的东西不多,掠夺者GM9能够直接看到颗粒,它的背面有一个铜箔的石墨烯复合散热贴纸、一枚螺丝和说明书。
铠侠VD10这边就相对简单了,只有一本说明书。当然了,刚入手它时的包装还有一个防静电袋,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它的贴纸为塑料+铜箔材质。
(三)方案对比
不论是掠夺者GM9还是铠侠VD10,它们都采用了单面颗粒的设计。其中掠夺者使用的是联芸主控+美光颗粒的方案。我们在PCIe4.0时代就见过类似的组合了,在5.0固态上两者再次联手,应该也是磨合得比较成熟了。
铠侠VD10使用的是群联主控+铠侠BiCS FLASH™闪存颗粒的设计,同样也是一对在4.0时代就开始搭伙计的小伙伴。从表现上来看,掠夺者GM9、铠侠VD10似乎是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但参照上一代的对决,我们暗暗觉得,掠夺者的胜率高一些。那么,它们的实际表现又会如何呢?
三、掠夺者GM9、铠侠VD10跑分实测
好吧,又到了小伙伴们喜闻乐见的跑分PK环节了,我们先来看一下本次擂台的环境吧。
硬件平台使用的是AMD 9800x3D处理器,技嘉X870主板,两条硬盘分别安装在了第三、第四Gen5的硬盘位。为了避免显卡挤占通道,我们特意去掉了独立显卡。
在测试之前,我们分别看了一下这两条固态的固件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掠夺者GM9、铠侠VD10的接口也均是PCIe5.0x4的。验明正身之后,我们开始测试。
(一)CrystalDiskMark 对比测试
1、空盘状态测试
我们先来看掠夺者GM9、铠侠VD10在空盘状态下的读写对比。其中,GM9的读取为14822.02MB/s,写入为11513.83MB/s。铠侠VD10的读取为10178.84MB/s,写入为8437.06MB/s。
我们再看一下4K随机表现,其中掠夺者GM9读写分别为2063KIOPS、1613KIOPS、铠侠VD10的读写分别为1353KIOPS和1622KIOPS。
2、约50%占用率下的测试
在占用率约50%左右的情况下,掠夺者GM9的顺序读写分别为14774.35MB/s、11443.24MB/s。在铠侠VD10这边,分别是10004.23MB/s、8456.65MB/s。
掠夺者GM9的4K随机读写分别为1949 KIOPS、1618 KIOPS。铠侠VD104K随机分别为1340 KIOPS、1538KIOPS。
3、约100%占用率下的测试
在占用率约100%左右的极端情况下,掠夺者GM9的顺序读写分别为14833.37MB/s、11530.97MB/s。在铠侠VD10这边就稍微有一丢丢尴尬,分别是7939.03MB/s和864.93MB/s,速度缩水还是比较厉害的。
在满盘4K随机读写的测试之中,掠夺者GM9基本保持了满血的极速状态,分别为2061 KIOPS、1602 KIOPS。铠侠VD10分别为811 KIOPS、209 KIOPS。
通过这几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在空盘、半盘还是满盘的状态下,GM9在读写方面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二)AS SSD Benchmark对比测试
1、空盘状态测试
当然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它们的性能,我们同时也使用了AS SSD Benchmark对其进行了测试。在空盘的状态下,GM9的读取与写入分别为10908.61MB/s、9888.10MB/s,铠侠VD10的读写分别为7869.29MB/s和7493.43MB/s。
2、约50%占用率下的测试
在约50%的状态下,GM9的读写分别为10922.10MB/s,9684.07MB/s。VD10的读写分别为7850.25MB/s和7281.66MB/s。
3、约100%占用率下的测试
在满盘的状态下,CDM的测试结果再一次复现了。GM9的读写分别是10899.85MB/s,9516.13MB/s。VD10的读写分别为7592.35MB/s、1578.84MB/s。可见GM9的速度依旧坚挺,而VD10已经明显掉速。其它的4K数据,我们就不再赘述了。
(三)TxBENCH对比测试
1、空盘状态测试
在空盘的状态下,GM9的读写分别是13455.78MB/s、11747.18MB/s。VD10的读写分别是9641.386MB/s和8347.743MB/s。
2、约50%占用率下的测试
约50%占用率下,GM9的读写分别是13290.62MB/s、11641.74MB/s。VD10的读写分别是9662.364MB/s和8320.922MB/s。
3、约100%占用率下的测试
约100%占用率下,GM9的读写分别是13280.27MB/s、12025.46MB/s。VD10的读写分别是9134.699MB/s和3240.939MB/s。至于其它的速度表现,就辛苦小伙伴们自己看下啦。
通过上述三款软件的对比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PCIe5.0的固态,不论是哪个维度的跑分,掠夺者GM9都是有着压倒性优势的。
四、那么两款固态在实际应用之中的表现又如何呢?
(一)生产力潜质测试
在这里,我们借助了另外一条5.0固态对它们分别进行了拷贝文件的测试。由同一个固态出发分别到两个目标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先是掠夺者GM9,这里进行测试的文件是一个约50GB大小的压缩包,在复制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HMB机制+SLC cache智能缓存的存在,它并没有明显的掉速,整体的复制曲线也是比较平缓的,平均速度为4.82GB/s。
之后是铠侠VD10。对于同样大小的文件,铠侠VD10的表现就要差一些了,复制速度为4.14GB/s,比掠夺者GM9慢14%。GM9速度上的优势,在生产力软件的使用中,也会带给我们更丝滑、更顺畅的体验。而铠侠VD10在调用大文件时,速度就会慢一丢丢。
另外,我们也使用了PCMARK 10 对它们的数据读写能力进行了测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掠夺者GM9的得分为6683,铠侠VD10的得分为6106,貌似两个都是6000+,但实际核算下来,掠夺者GM9的性能还是要高上铠侠VD10约9.4%。
(二)游戏加载体验测试
为了验证它们对于游戏的提升效果,我们也使用了3DMARK 游戏存储盘基准测试进行了跑分,从上面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掠夺者GM9的得分为3867,铠侠VD10的得分为3608。从得分上来看,显然掠夺者GM9更有优势,相较于VD10,它快了约有7%。当然了,由于是AMD平台的固有限制,所以两个固态均未发挥出最佳水平,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GM9上5000+是毫无问题的。
当然,我们也使用《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5》这样的3A游戏,分别测试了一下它们的加载速度,具体的标准是游戏加载指示消失或是进入菜单。其中,《古墓丽影:暗影》从点击图标到进入菜单,GM9的速度约为10.19秒,VD10约为12.17秒。
《地平线5》从点击图标到加载圆圈消失,GM9约为15.05秒,VD10约为17.13秒。当然了,这些时间也包含了操作计时器的误差。但从两个游戏加载的趋势上来看,GM9还是领先于VD10的。
(三)发热量测试
通过上述一系列折腾,我们可以看出,掠夺者GM9的温度为52℃,铠侠VD10的温度为46℃。
不过,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掠夺者GM9为4TB的固态,PCB板上布满了存储颗粒。而铠侠VD10为1TB,PCB板上只有两个存储颗粒。所以在发热源上,铠侠VD10少两个,确实有点占便宜。
购买建议:
通过上述的测试,小伙伴们已经看出,掠夺者GM9骨子里面所带有的速度优势,确实不容小觑!更快的速度、也会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不论是游戏还是生产力,在价格区间近似的情况下,显然掠夺者GM9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您说呢?
好了,本期的体验分享就到这里,我是潮玩,8小时内努力搬砖,8小时外热烈码字,这里持续分享数码新体验,承蒙欢喜,予我厚爱,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潮玩情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