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宫”承华韵,“灯”悦藁城,博览会汇集了宫灯全品类、全产业链及各种前瞻产品,吸引了将近8000余名客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在藁城,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宫灯产业成为富农
河北新闻网讯(赵一珂、姚恒嘉)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宫”承华韵,“灯”悦藁城,博览会汇集了宫灯全品类、全产业链及各种前瞻产品,吸引了将近8000余名客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在藁城,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宫灯产业成为富农增收的引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
从线下到线上 在浪尖上加速奔跑
“天上北斗星,人间藁城灯”。在中国,每10盏宫灯中,就有8盏产自“中国宫灯第一村”——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屯头村,每天有数十万件宫灯从这里转运到全国各地。
传统的藁城宫灯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等56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蕴含着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据介绍,藁城宫灯最早可追溯至东汉,因古时进贡宫廷而得名,以其悠久的历史、繁复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外观造型,获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宫灯制作和其他传统技艺一样,曾经深受冲击陷于困境,但屯头村人勇敢地迎难而上,在老艺人的带领下重拾旧手艺。他们改进工艺,研发机器,将现代工艺嫁接到传统宫灯制作中,打通了一条市场化、品牌化的产业经营之路,将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魄力的村民奔赴各地展销会,扎根全国大型批发市场,竭尽全力为宫灯争取订单,从零散销售发展到稳定批发,藁城宫灯逐渐成为灯笼市场的主流,产业雏形初现。
进入互联网时代,屯头村人更是及时把握时代风口,将销售渠道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早期电商平台一出现,屯头村便乘势发展出一批宫灯电商卖家。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屯头村在全渠道布局的基础上,瞄准了更高的目标。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
“我们正在培育屯头直播基地,打造集‘主播带货+商品供应+物流售后+直播运营+电商培训’为一体的大型互联网+直播基地,建立起一套涵盖商品供应链、直播运营及宣传、消费者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屯头村党支部书记白理伟表示。现在,屯头村正邀请专业公司,系统地培训电商人才,包括线上主播、后台数据分析人员等,为宫灯产业后续发展蓄势聚力。
举办藁城宫灯产业博览会也是提振销量的金点子。2023年10月,由藁城区牵头,首届宫灯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当时,现场的热度超乎想象,有的摊位3天展会能成功签单2600万元以上,客商订购热情高涨。”白理伟回忆说。到今年,连续3年宫灯产业博览会,受到国内灯笼灯饰行业高度关注,到会的客商越来越多,不但让销售旺季提前了两个月,还为宫灯成功拓展了海外市场。
如今,藁城宫灯不但占据了国内宫灯80%的市场份额,同时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越南等10余个国家。
屯头村人年复一年在灯笼灯饰产业的深耕,让藁城宫灯逐渐成为中国每逢年节盛事人们不能忘怀的视觉符号记忆,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是生活细分领域公认的专业品牌。在展现国家形象的许多重大场合,宫灯是喜庆氛围不可或缺的营造者。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北京冬奥会等国际盛会,都出现了藁城宫灯红红火火的身影。不过,受限于快消品的产品性质,在大名鼎鼎的藁城宫灯招牌下,本地企业品牌的声量则过于单薄,白理伟表示:“我们正在努力提升品质,沉淀知名企业品牌,以进一步巩固目标消费者对宫灯的认同和信赖程度。”
从传承到重构 创新驱动活力迸发
“这是今年推出的新款宫灯,过去穗子用的是传统老工艺,现在我们把流苏做了改良,用上了LED灯,更亮也更好看,很受客户欢迎。”博览会上,石家庄展鹏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展鹏在展示宫灯制作的新工艺。多年来,新老艺人们在传承传统制作手艺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改进生产工艺,不断融入新创意新内涵,持续开发符合现代审美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式宫灯。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
工艺创新、材料变革,颠覆性地改变了宫灯的生产效率,分散的家庭作坊升级为标准化车间,实现了宫灯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
老艺人和企业从传统出发,又大胆跳出传统,在工艺上不断创新变革,发明了挖篾机、洗竿机等专用机械,引入了注塑机、喷绘机等设备,尤其是将宫灯骨架由原来的竹条升级为钢条,由机器统一切割,纯手工制作转变为高效的自动化生产。对宫灯材料材质的选择,工匠们也不断展开新尝试,除了传统的木材、绢纱和玻璃外,还引入了金属、塑料等现代材料,以增加宫灯的耐用性和实用性。
“现在生产流程80%的工序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白理伟以工艺复杂的六角宫灯为例,展示了标准化生产的成效,“因为雕刻复杂和选材严格,过去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一年只能做出几十个六角宫灯,现在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后,一天就能做出几十对,而且尺寸更精准,外形更美观。”
跨界联动、创意设计,融入更多艺术元素和现代审美理念,让藁城宫灯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实现了认知范围和产品市场的持续拓展。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
藁城宫灯传承人张风军和蔚县剪纸艺人史有全碰撞出了灵感火花,两人合作研发出独特的工艺纸雕宫灯,完美结合了蔚县剪纸与藁城宫灯造型艺术,外观效果玲珑剔透,因为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原理,方便拆装组合,纸雕宫灯携带与运输更为便捷。作为跨界联动的成功范例,纸雕宫灯获得了国家9项技术专利、10项版权,并成为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赛事的特许商品,广受市场欢迎。
国潮宫灯系列则是生产企业邀请艺术家对传统宫灯图案装饰进行重构,突出个性化表达。这让宫灯不再局限于龙凤呈祥、福寿延年等常见图案,对现代艺术元素的利用和融合,让国潮系列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而对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创新运用,赋予了宫灯更华丽的外观和更实用的功能。一盏走马灯仅灯光变化就可以有20余种,还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播放音乐。宫灯不断“上新”的花样,总会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惊喜。
为持续给宫灯注入鲜活的生命力,2024年,屯头村成立了宫灯文创研究院,与石家庄高校展开了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设计创新能力,推动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制作大赛、创意研讨等活动,广邀艺术家参与宫灯设计与制作,增强宫灯的艺术审美情趣。
如今,藁城宫灯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转灯、羊皮灯、纸雕灯等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背景下成功实现了创新性发展,迸发出勃勃生机。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
从集聚到协同 聚链成势集群发展
“在屯头村,宫灯产业是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现在村里有20余家初具规模的生产企业,最高的几家年产值高达七八千万元。”白理伟介绍说,藁城宫灯正以产业化、集团化形式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强劲动能。
在屯头村,宫灯产业呈现集聚式发展。全村2000多户村民,从事宫灯及相关产业的就有1800余户,大约有90%的人参与到生产、销售、外加工等各个环节,宫灯生产吸纳的劳动力下至18周岁上至七八十岁,给村民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而发展的强劲势头,更让宫灯产业不断出现溢出效应。据介绍,目前宫灯生产辐射带动周边9个乡镇,构建了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创造了3万余个就业岗位,尤其帮助妇女、老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家门口零距离就业。宫灯产业链成为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8月23日,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博览会现场。
与此同时,屯头村还将宫灯产业的技术与经验输出至甘肃、新疆等省外地区,一方面让宫灯产业在区域外落地生根,放大了宫灯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产业帮扶的方式,带动困难地区群众增收致富。
除此之外,屯头村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丰富和拓展宫灯产业链。
村内建设的宫灯博物馆,不仅全面展示了藁城宫灯的悠久历史,还让游客有机会现场观摩藁城宫灯制作,沉浸式体验藁城宫灯文化。未来当地还计划筹建宫灯小镇,打造集宫灯制作、展示、销售、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以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年货和婚庆市场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新方向。”白理伟介绍说,宫灯制作淡旺季分明,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淡季充分利用宫灯制造设备和手工业人员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调研发现年货、婚庆市场的巨大潜力后,屯头村陆续开展相关衍生品的开发和生产,“经过3年的摸索积累,现在年货、婚庆相关产品的销量不断攀升,大幅提升了企业产值,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白理伟兴奋地表示。
现在藁城宫灯年产1亿多对,营业额超20亿元,以屯头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形成了以宫灯加工为主,涵盖布匹彩印、彩旗制作以及灯杆、基座等宫灯零部件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火红的藁城宫灯璀璨耀眼,点亮了全世界团圆美好的时刻,更照亮了屯头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