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路反王,真真假假,多少年来都有人争论。有的说他们个个威风八面,有的觉得不过是点乱七八糟的传说。咱们常说“哪有那么多英雄”,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真假人物、真事掺着旧话,久了,竟也生出些烟火气。你说这些人到底谁是真的?谁又只是后人口里的“混世魔王”?咱们
十八路反王,真真假假,多少年来都有人争论。有的说他们个个威风八面,有的觉得不过是点乱七八糟的传说。咱们常说“哪有那么多英雄”,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真假人物、真事掺着旧话,久了,竟也生出些烟火气。你说这些人到底谁是真的?谁又只是后人口里的“混世魔王”?咱们今天不妨翻翻这摊老账,说说他们命途里那点悲欣离合。
头一句得说,隋朝刚立的时候,真是个风头正劲的大朝廷,百官百姓都还算安稳。可惜树大了风就多。隋文帝一走,他那儿子杨广不知怎么就走了歪道,一边夜夜笙歌,一边让老百姓扛着越来越重的赋税和徭役,谁要有点力气就拉去修运河,说白了,命都不是自己的。这日子一把紧,东边西边就都闹腾开了。最先撑不住的,是些家底本就薄的人——吃不上饭,借了钱还不起,还哪管什么“天子脚下”?于是拳头握了起来。
领头的,山东邹平那位王薄,名字一响,仿佛就是这片赶路人的标志。早在隋大业七年他就去了长白山,和一帮穷兄弟结伙,很有点“一无所有,能失去什么?”的味道。你可别小瞧了草莽英雄的狠劲,他们什么都拣着干,只要能让日子冒出点头。他那“一呼百应”其实也不过是曾被生活狠狠踩了一脚的年轻人,觉着能争一口气也值。
河北那边,高士达又起了兵,自封冀州王。山西则轮到刘武周号召突厥,刀枪棍棒全上,连定襄都一度被他占了。你要说这些人是英雄吗?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没错。他们有时候就是被命劲儿逼上梁山——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一个个命快没了,可有仗能打时,也还是掀起山风的那位。
其实许多名字,你在演义里见过的,八成都掺着点水份。有的如程咬金,人是真的,山东菏泽的,可那“混世魔王”头衔多半是酒后饭桌上的吹牛话。有人说程咬金当年大闹瓦岗,动不动就一刀砍死三四个,其实哪有那么玄乎?不过,他确实靠胆气闯出来了,后来跟着李密打天下,真把命拼上了几场大仗。
再说孟海公。名字有股江湖气,但却是扎扎实实的一位“起义boss”。他管着曹州、戴州,自己封了“宋义王”——世道乱了,大家都想当一回皇帝。可惜论打仗,他碰上李世民,那真是老鼠遇见猫了,你拼不过人家,“起义王”也就到此为止了。后来唐高祖看他碍眼,直接上了刑场,这段故事,怕是他娘在梦里都不敢想的。
沈法兴也不容易,本事不差,人有野心。隋炀帝死后,他挂着“征讨宇文化及”的名头,其实谁都知道是自家起兵。江南十二郡被他搅得四下不宁,到头来也还是被李子通围堵失势。那年他想投江自尽,换做旁人或许还会念一句“可惜了”,可那时候的人物啊,都是拿命博一场,自知收场时也没几分心软。
说起来,有些名字听着挺唬人,比如什么“白御王高谈圣”“夏明王高士远”“勇南王吴可宣”,其实多是后人瞎编的。你要问为啥?可能就因为真实太苦,得靠想象里添点豪气。有些名字可能也不是全无出处,像高谈圣,或许跟那会儿境内叫高昙晟的义军领头人沾亲带故,只不过旧事久远,连当年的亲兵恐怕也说不清楚了。
再看瓦岗军,一支靠着几拨兄弟和一点天时地利硬抗朝廷的大队伍。头里是翟让打头,后来李密进来,变化就来了。李密原本贵族出身,投奔瓦岗能弯下腰,就说明有点脑子。他先是劝大家“不如窝里稳一稳”,再慢慢壮大势力,和外边、里头都打得精明。他仗着谋略吞了好几股小队伍,到最后站在顶头的就是他自己,拢共一口号——“魏公”。唉,讲究多大头衔,最后的结果其实也无非是再多一个杀头的理由。
高士达那边也是,打的时候一腔热血,真成事那会儿,却忍不住疑神疑鬼。窦建德,他自己请来的将领,功劳大了反倒看着心里别扭。于是兵败时就各自为战,高士达自己去跟杨义臣硬碰,兵败身死,剩下的人都被窦建德兜了底——命运这东西,有时候就像拴狗的绳索,越挣扎,套得越紧。
窦建德,山东武城出身,少时种地、苦出身,日头底下混出点名声。后来起兵称王,“大夏”国号,叫得响,不等人家唐朝收拾他,他自家的麻烦就来了。帮王世充那年,棋差一招,也没捞到什么好结局。“识时务者为俊杰”说着容易,可“英雄末路”端的叫人牙酸。
其实这帮当年割据的“小王”,有谁真真正正落得好结局?大多碰上唐军就如小溪遇大海。本事大、野心大,没辙,改天换地的时候,就是要死一拨人的。不死也得脱身让位,后头你方唱罢我登场,什么“前十八路”、“后十八路”,名字新了,人也换了,就是头顶的天从没变。
让人又哭又笑的是,许多死去的名字,很快又被新一伙人添在十八路反王里。朱灿、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每个人都短暂当了一回“时代的弄潮儿”,但有几个人不是最后在历史大潮里翻了船?朱灿在邓县自称“楚帝”,风风火火地闹,最终被李世民干掉时,没准还真做了一个帝王的梦。窦建德败得太快,王世充守着洛阳,连家底都搭了进去,至于刘黑闼那个汉王称号,恐怕比他命长不了几天。
至于那一堆根本查无此人的假名字,什么雷大鹏、张称金、铁木尔……其实也能理解。小的时候故事不能没有配角,史书之外,老百姓也给过他们一席之地。不论是真是假,每一个名字里也藏着那个年代曾经不安分、渴望一搏的愿望。
结局,不出意外。大多数反王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降了再被杀,极少几个活得长点的也都消匿在风雨中。等到唐朝稳住,那些“反王”的事迹都成了后人口中的草根传奇。你说,这一切可值?
历史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碎碎念念拼出来的。有人死于名字,有人活在胡说八道里。到底什么叫“反王”?什么才配叫英雄?我们常说乱世出豪杰,可细细翻来,不过是无数人投身大浪、结果卷进深渊。剩下的,就留给迷雾和传说去裁缝吧。谁能想到,百年之后,酒馆说书人拍着桌子,还在为程咬金抑或朱灿喝彩唏嘘呢?
这世上,哪里真有那么多“十八路反王”?不过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祸福命运,落进了时代的缝隙里罢了。
来源:灵巧宇宙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