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了一群国际和平友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中外记者,他们在此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8月2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了一群国际和平友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中外记者,他们在此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Nearly 200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ists from over 60 countries and regions visited the Museum of the War of Chinese People'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on Aug 27.
中国日报记者小彭(视频号:小彭彭译萱)和他们共同参观采访纪念馆,观看《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
结束后,小彭邀请大家写下观展感悟,拼成和平鸽的图案。一起聆听来自世界的和平心声!
并肩作战的岁月
苏联援华航空队展区是展览的重要版块之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鹰击长空”,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许多飞行员献出宝贵生命,库里申科就是其中一位。
During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931–1945), over 2,000 Soviet pilots joined the Soviet Volunteer Air Corps to assist China. These pilots fought side by side with Chinese soldiers and civilians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俄罗斯摄影师阿丽娜来到这个展区,寻找库里申科的照片。她表示,纪念馆专门为苏联飞行员设立一个规模可观的专题展览,让她颇感意外。
“让我很感动的点,在于中国人很了解这段历史。”阿丽娜说,每当在中国介绍自己来自俄罗斯,总会有中国朋友提到两国80年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岁月,这份情谊历经时代变迁,如今已延续为国际舞台上的合作。
历史事实不应被遗忘
除了感动,还有很多情感在展馆里流动。
格鲁吉亚For You传媒、JAKO电台首席执行官米哈伊尔·塔拉赫切夫表示,对于日本在9月3日纪念活动这件事上的立场,自己有点生气,“我认为中国并没有针对日本,中国只是试图将那段历史、那段经历传承给下一代,缅怀英雄。历史事实不应被遗忘。”
我们为什么要铭记历史?小彭向 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海外新闻部副主任 英法宁 抛出这个问题。
英 法宁回答道,我们铭记历史,是因为我们不希望重蹈覆辙。每个人都渴望和平,中国也渴望和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要奋力争取独立与和平。
记者的职责之一是记录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际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报道战争实况,揭露日本侵略行径,其中就包括美国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和海伦·斯诺等人。
One of a journalist's duties is to record history. During World War II, many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s risked their lives to document history as it unfolded.
和平友人齐聚北京
8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每一个热爱和平的角落。
今天,热爱和平的人们再次齐聚北京,共同喊出“为了正义、为了和平、为了人民”。
参观结束后,小彭邀请大家分享观展感受。有人为生命的逝去伤心,有人为和平而喜悦……只要我们不忘却,历史便有了温度。
出品人 曲莹璞
总监制 邢志刚
监制 柯荣谊
统筹 何娜 张若琼 李畅翔
制片人/编导 彭译萱
摄像 彭译萱 翟昊冉 葛天琳
剪辑 彭译萱 翟昊冉
设计 封爱旌
运营 葛天琳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小彭工作室 承制
China Daily精读计划每天20分钟,英语全面提升!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