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推动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0 12:17 1

摘要:石家庄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24年突破1200亿元,并呈现出规模快速扩张、创新能力提升、集聚效应显现的良好态势。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瓶颈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赵南南 李庆国

石家庄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24年突破1200亿元,并呈现出规模快速扩张、创新能力提升、集聚效应显现的良好态势。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瓶颈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高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破解这些发展瓶颈,推动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新质生产力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促使生产力发生质的跃升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

新质生产力与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深度耦合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协同演进。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创新驱动型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这种关系的实质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互动,其理想状态是形成“科技创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形成—产业质量提升—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这一规律,在创新驱动、产业协同等方面系统发力,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效应。

新质生产力赋能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抗体药物、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组织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计划,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如石药集团开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创新药研发。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完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生物医药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如推动华北制药与清华大学联合共建的生物医药高层级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石家庄实验室等机构的服务功能,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

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完善园区功能布局:按照“核心区+配套区”思路,明确各园区发展重点,避免同质化竞争,高新区聚焦创新研发和高端制造,打造创新策源地;经开区强化产业化功能,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栾城等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在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内规划建设专业园中园,如抗体药物产业园、现代中药产业园等,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重点打造特殊药品、细胞与基因技术、特色原料药三大园区,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石药、华药、以岭等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各类相关配套企业集聚。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已招引科兴生物、华大基因等68个产业链项目,应继续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完善产业链条。

加强产业链整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补齐产业链短板:针对关键原材料、高端辅料、制药装备等“卡脖子”环节,组织实施国产替代计划。支持企业攻关细胞培养基、色谱填料等技术,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强化产业链协同: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统筹推进产业链发展。支持和鼓励各类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借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经验,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原材料采购、生产调度、物流配送等环节的高效衔接。推动跨界融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新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例如,支持以岭药业建设中医药大数据中心,推动AI辅助药物设计。

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业支撑能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国家生物医药领域大科学装置落户,如蛋白质科学设施、生物安全P3/P4实验室等。推动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提升能级,建设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检验检测平台。打造专业孵化载体: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可学习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经验,设立专业生物医药孵化器,提供GLP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等共享设施。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大脑,集成研发数据库、临床试验资源、供应链信息等要素。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如石家庄四药构建的智能制造云平台,可实现全流程数据追溯与优化。

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完善人才服务生态:针对顶尖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提供“一事一议”专项支持,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提供签证便利、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配套服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推动本地高校增设和优化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前沿学科,与石药集团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推行“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定向输送实践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改革,提升科研人员持股比例。支持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和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集群布局、产业链整合、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的“五位一体”发展路径,可有效释放新质生产力对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驱动效应。随着路径的深入实施,石家庄有望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为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提供坚实支撑,并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石家庄方案”。

【本文系2024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新质生产力驱动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sjzkt2405)成果】(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