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但凡有点野心,中国将多出两个省,领土总和相当于2个西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12:28 1

摘要:国土大,底气才硬——这话听着粗直,可到底还是实在。艾跃进教授那句话说得有点凶:“一个国家厉害到骨子里,靠的不是教育,也不是科技,盘子得够大。”你别说,还真让人想起乾隆年间两块本可以“顺手收入囊中”的地儿,最后却都被他让了出去。如果真都要过来,咱们今天地图上得多

乾隆皇帝的两次“错过”

国土大,底气才硬——这话听着粗直,可到底还是实在。艾跃进教授那句话说得有点凶:“一个国家厉害到骨子里,靠的不是教育,也不是科技,盘子得够大。”你别说,还真让人想起乾隆年间两块本可以“顺手收入囊中”的地儿,最后却都被他让了出去。如果真都要过来,咱们今天地图上得多俩“西藏”那么大的块头。到底是哪呢?听我慢慢给你絮叨一下。

话要拨到乾隆二十二年秋天。那会儿乾隆皇帝的案头,来了份分量不轻的国书,是叫阿布赉的头目递的。大意就是:我跟着我的人,还有地盘,全都给您老,全都归清朝管了。

阿布赉是谁?很多人这名字可能都没过耳朵。他其实是哈萨克汗国的缠头大哥。哈萨克汗国三个字今天看来再熟不过——对,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说起来那会儿风云变幻得很,在欧亚大陆混的,可不止一个清朝。北有沙俄,西头还有奥斯曼帝国,在他们中间,夹着五个被风吹得晃悠悠的小国,其中就数哈萨克地盘最大——想象下,差不多就是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小,两块西藏拼到一块那种。

可哈萨克这老兄,祖上留下的江山偏巧三分天下成了三拔,折腾得自家一直没法一统称霸,总受着准噶尔部落欺负。要不是清朝灭了准噶尔,不知道还得窝囊几年。

你再看乾隆这时候的清朝,那真的叫一个风头正劲。疆土往西拓到新疆,把个准噶尔打得找不着北。国门安生,马蹄子刚刚收住。

哈萨克汗国原先跟准噶尔也是死对头,可到头来他们还真联起手了。别怪他们反复横跳,老话不是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吗?当年阿布赉心眼里明镜似的:今天清军灭了准噶尔,明儿会不会轮到我?

为保平安,他还舍得下本钱,把自己姑娘许给准噶尔那伙头目阿睦尔撒纳,想来个联姻抱团。只可惜老天没搭理他的算盘,准噶尔最后还是让清朝收拾得清清爽爽。阿睦尔撒纳逃了命,狼狈不堪地跑去投奔阿布赉这个老丈人。

本以为清朝会睁只眼闭只眼,结果乾隆把话撂那儿了:不把阿睦尔撒纳交出来,别说你女婿,连你们一家都得跟着遭殃。阿布赉一开始没当回事儿。清朝人耐着性子,后来直接派三千骑兵进了哈萨克领地。阿布赉带着自家的兵马去挡,道好听点“一战成名”,其实是人仰马翻。他自己差不多都没命捡回来。

这一仗完了,他彻底明白了。哈萨克汗国,已经是光杆司令级别的“不听话藩属”,再闹腾怕是真要翻天了。他也不再多嘴,赶紧把归顺的信递了上去,真怕哪天清兵二话不说直接杀过来。

不过乾隆这人,和他刚愎自用的名声相比,处理这档子事儿倒挺冷静。他没要哈萨克那两大块地,只要对方服个软,管好自家,不许再捣乱,每年进贡几千匹战马就行。

为什么?这么肥的地盘,明明转手可得,乾隆偏偏伸手缩了回去。

有人说乾隆没野心,这也不算假。那阵实话实说,他就对西边那大片草原兴致缺缺。前线将领跟他报告说,哈萨克人来归顺就赏个爵位,来不来都无所谓,绝没要真踏进那儿闹新一轮的麻烦。

再一个原因,准噶尔头疼,西域十年九乱,清朝尽折腾那儿——吃力不讨好。你想想,这么远的地儿,真揽进来,得花多少钱,烧多少军饷,官员往哪儿派?到乾隆嘴里,这地方“虽地广人稀,远不及本朝边陲要害”,就打个羁縻感觉差不多。

还有沙俄。干涉肥沃的哈萨克草原,说不好哪天就得脸对脸见真章。就像后来阿睦尔撒纳死了,乾隆硬生生叫沙俄交出尸首,一样都是在边上掰手腕。真若占下整个哈萨克,那不是跟沙俄直接碰撞了?

哈萨克汗国这块地,就这么被乾隆“放生”了。

说完这块,另一头还有廓尔喀,这名字听着有点生——其实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别看现在弱小,满地佛塔牛羊,那会儿廓尔喀人那叫一个能打。从英国殖民到现代雇兵,谁都知道廓尔喀刀锋上的狠劲。清朝乾隆年间,尼泊尔可没少惹事。乾隆五十三年,廓尔喀人突然往西藏动手,清军当时守备松懈,差点把西藏让了出去,最后还是靠一笔钱财勉强摆平。

可惜廓尔喀人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又卷土重来,这次比上次还狠,直打到藏地腹心,把活佛的寺院都砸了。

乾隆知道消息后把手一拍,气得够呛,都快八十岁的老皇帝哪受得了这种气?屡屡失利让他彻夜难眠,干脆一咬牙,命福康安带着精锐亲征。大军翻山越岭赶往西藏,路上不少士兵挺不过高原反应,一个接一个倒下。福康安也是上阵拼了条命,愣是带着队伍39天走完了藏地藏民要四个月才能走的路。

兵到西藏,没急着硬拼,先安民心,收集情报,赶制周密的作战方案,连一个兵身上塞几天口粮都算得明明白白。有人说他太谨慎,但真开仗那天,全变成了本事——夜雨中连下碉堡,几天时间收复全藏。

他没收手,直接带兵越了雪山,杀进了廓尔喀国。那儿地形险恶,廓尔喀人也不是吃素的,双方都血战上了。到后来,廓尔喀兵真被打出怕了,央求福康安议和求活路。

这一仗要是乾隆下狠手,说不定今天的中国地图要往南多出个廓尔喀省。可乾隆还是松了口,让廓尔喀做了藩属,作罢不提。

你说,乾隆到底是没野心,还是太自信了?他有他的算盘:守好疆域别惹事,别人尊本朝天子,以后做梦都香。再者说,真把天下大乱的祸根揽到自己头上,后世子孙能承得起么?

但事后思量,我们这些隔着两三百年看热闹的人总忍不住想问——如果当初乾隆多一分狠心,今日我们面前是不是会有一张更辽阔的地图?

当然,天下哪有那么多“如果”。扩疆容易,守土难。艾跃进教授那句“宁背骂名,后世享福”,听着不免让人牙酸。可乾隆当年那两次机会,终究是被他一笑放过了。各人为己,当时当刻谁知道百年后的事呢?

谁又能说清,一块国土是多是少,是祸是福?历史的转角,总有点让人唏嘘不已的事,就留给后人议论吧。

来源:聪明的高山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