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刘宋 | 那一场泼天的富贵,新皇刘劭似乎接不住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11:05 2

摘要:从这一回开始,我们进入衣赐履读通鉴《混账皇帝》单元,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由于刘义隆之后的刘宋皇帝们,真可谓一个比一个混账,甚至一个比一个变态——我差点儿就把本单元命名为《变态皇帝》。

衣赐履按:从这一回开始,我们进入衣赐履读通鉴《混账皇帝》单元,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由于刘义隆之后的刘宋皇帝们,真可谓一个比一个混账,甚至一个比一个变态——我差点儿就把本单元命名为《变态皇帝》。

虽然进入了新的单元,事儿还得从之前说起。

话说,公元453年,二月二十一日,刘宋帝国太子刘劭发动政变,砍死了老爹刘义隆,坐上了皇帝的位子。

刘劭下诏说:

徐湛之、江湛二人图谋造反,逆弑皇上。我率军进入大殿时,已经来不及救驾,只能悲号痛哭,肝肠寸断。现在,弑君元凶已经被消灭(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可以大赦,改年号为太初。

史称,刘劭本来是想让萧斌写这份诏书的,萧斌说我就是一老粗,我哪里写得了这东西?刘劭就让大舅哥、侍中王僧绰来写。

改元太初,是刘劭跟老妖婆严道育早就商量好的。

萧斌说,改元一般都在继位的次年诶。

刘劭就问王僧绰的意见,王僧绰说,晋惠帝继位当年就改元了。

刘劭很高兴,于是改元。

衣赐履说:看完这道诏书,即可判断,刘劭大概凶多吉少了。

为什么呢?

之前我们讲过,刘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杀了亲爹坐上皇位的人,而在以孝治天下的王朝中,背着弑父的罪名,这个位子岂可坐得长久?必须把这口大锅给甩出去。然而——

你甩给谁不好,非要甩给徐湛之和江湛!如果刘义隆是皮,这哥儿俩就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指控毛造皮的反,这不纯属扯淡嘛!谁信哪?你哪怕说有个保安突然发了狂躁症干掉了皇上,也比说这哥儿俩造反来得合理诶!

这是诏书,再看改元

《宋书·五行志》载:

刘备去世,刘禅即位,还没下葬,刘禅就改元为建兴……习凿齿说,礼,国君即位后第二年再改元,是由于有为人臣为人子之心,不忍在一年中有两个君主,刘禅改元可谓不知礼啊,故而君子就知道,蜀国不可能恢复大汉的荣光了(君子是以知蜀之不能东迁也)。东吴的孙亮、西晋的司马衷、刘宋的刘劭,都是如此。孙亮被人灭国,司马衷从来都没说了算过,刘劭很快就被诛杀了。

诏书是王僧绰写的,改元也是王僧绰给找的先例,他是连续给刘劭挖坑儿诶。

于是,我们就可明了,颁诏书,改年号,其实就是刘劭向天下昭示,我爹是我杀的

那么,天下的反应,或者说有志于天下的各路野心家们会作何反应,就可想而知了。

倘若按照道德标准,刘劭死多少回都是活该。不过,对于政治人,我们就少讲一些道德,只从政治的角度来分析成败

【我就没杀我爹】

刘劭即位后,宣称自己有病,回到了永福省(皇宫中太子居所),将刘义隆的灵柩移置太极前殿。

当天,刘劭任命萧斌为散骑常侍、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何尚之为司空。命前右卫率檀和之镇守石头,征虏将军、营道侯刘义綦镇守京口(江苏省镇江市)。

二月二十二日,刘劭下令,将以前配发给各诸侯王及其他各处的武器全部收回,放入武器库;诛杀江湛、徐湛之的亲属党羽;任命殷仲素为黄门侍郎,王正见为左军将军,张超之、陈叔儿等亲信也都按功封赏。

辅国将军鲁秀此时正在建康,刘劭对他说,徐湛之经常想害你,我已经为你除掉了这个祸害。然后,命鲁秀和屯骑校尉庞秀之共同掌管军队。

衣赐履说:鲁秀的老爹鲁轨,杀了徐湛之老爹徐逵之,故刘劭有此一说。

刘劭并不知道王僧绰也参与了废立密谋,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又任命何尚之的儿子、司徒左长史何偃为侍中。

此时,武陵王刘骏(刘义隆的阿哥们,刘劭行大,刘濬行二,刘骏行三)屯驻在五洲(湖北省浠水县长江中小岛),太尉中兵参军沈庆之从巴水(于湖北省黄州市东注入长江)前来,商量讨伐西阳郡(湖北省黄州市)五水蛮的军事行动。

衣赐履说:公元451年,文帝刘义隆任命刘骏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四郡诸军事。当时,西阳五水蛮造反,刘义隆派沈庆之等前往讨伐,命刘骏总统诸军。本年(公元453年)正月,刘骏屯驻五洲。

三月二日,刘骏府典签董元嗣从建康回来,将刘劭砍死老爹的事儿全都告诉给了刘骏和沈庆之。

衣赐履说:典签,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在南朝宋、齐时,为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常由皇帝派亲信担任此职,号为“签帅”,实握州镇全权。

显然,刘劭的宣传工作相当失败,没有人会相信徐湛之、江湛那两个货造反了,当董元嗣们将真实情况传播开去后,刘劭将越来越被动。

刘骏让沈庆之回去收拢部队,沈庆之私下对心腹说:

萧斌做事,跟个女人似的,不足为虑,其他将帅也都没什么硬茬子,容易对付。与太子刘劭一同为恶的不超过三十人,其他人都是被迫屈从的,决不会为他效死。如今,我们辅佐顺天应民之人,前往讨伐叛逆之贼,不用担心不能成功。

新皇刘劭那头儿,派遣使者安抚四方,将浙江(钱塘江)以东的五个郡分出来,设立会州(州政府设会稽,浙江省绍兴市),撤掉扬州,另设司隶校尉,以正妻殷玉英的叔父殷冲担任。任命大将军、江夏王刘义恭为太保,司徒、南谯王刘义宣为太尉,卫将军始兴王刘濬为骠骑将军。

衣赐履说:刘义隆去世前,任命荆州刺史刘义宣做扬州刺史,南徐州刺史、始兴王刘濬接任荆州刺史,刘义恭则接任南徐州,镇守京口。但这哥儿几个还没上任,刘义隆就被太子刘劭砍死了,因此,刘义恭、刘濬在建康,刘义宣还跟荆州呆着呢。

刘劭整理机密档案文件时,发现了王僧绰呈报给老爹刘义隆的前代废黜太子、诸侯王的有关材料。

三月十一日,刘劭下令收斩王僧绰。

同时借机诛杀了一批宗室王侯,这些人都是刘劭平时厌恶之人。

又任命雍州刺史臧质为丹阳尹,武陵王刘骏为征南将军,抚军将军、南平王刘铄为中军将军,会稽太守、随王刘诞为会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以太保兼任大宗师。

刘劭亲笔给沈庆之写了一封密信,命他杀了武陵王刘骏。沈庆之请求进见刘骏,刘骏害怕,以生病为由回绝。沈庆之直接闯入,把刘劭的信拿给刘骏看,刘骏当场就吓哭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请求沈庆之允许他到内室跟老娘诀别。

沈庆之说,下官受先帝厚恩,一直担心无法回报,今日之事,我自当竭尽全力保卫殿下。殿下您为何要怀疑我呢?

刘骏向沈庆之叩拜两次(再拜),说,家国安危,都托付给将军您了!

衣赐履说:此处颇为费解。且不论刘劭为什么要杀刘骏,沈庆之并非他的亲信,奈何亲笔写信命其杀害无罪的亲王?没道理嘛。再一个是,沈庆之是刘骏的下级,下级来汇报工作,刘骏为什么不见?就好像他知道沈庆之是来杀自己的似的

此事见于《南史·沈庆之传》,但《宋书》上并没有相关记录。我倾向于认为,此事不真。

刘骏把军事工作交给沈庆之全权负责,不到十天,军队内外事务全部准备完毕。

【刘骏】

三月十七日,刘骏下令戒严誓师,任命沈庆之兼任府司马;襄阳太守柳元景、随郡(湖北省随州市)太守宗悫(读如确)为谘议参军,统领中兵;江夏(湖北省安陆市)内史朱脩之代理平东将军;记室参军颜竣为谘议参军,领录事,兼理内外全局;谘议参军刘延孙为长史、寻阳(江西省九江市)太守,并兼行留府事。

南谯王刘义宣、雍州(州政府设襄阳)刺史臧质都不接受刘劭的任命,他们同司州(州政府设义阳,河南省信阳市)刺史鲁爽一起举兵,响应刘骏。臧质、鲁爽前往江陵晋见刘义宣,又派人前去鼓动刘骏早日登基称帝。

衣赐履说:刘劭弑父的后遗症显现出来了,臧质、鲁爽都是唯恐天下不乱之辈,一旦听说刘劭杀了亲爹,这帮货一定会拥立某个王爷造反。他们支持武陵王刘骏,应该与排行有关,武陵王刘骏是三阿哥,既然老大刘劭和老二、始兴王刘濬是一伙儿的,武陵王刘骏就“顺调”为嫡长子了。

《宋书·臧质传》载:

刘劭任命臧质为丹阳尹,加征虏将军。居于建康的臧质家人派门生师顗去向臧质通报了刘义隆被弑杀的情况,臧质立即派人告诉了刘义宣,又派手下干部田颖向刘骏汇报,率五千人马,讨伐刘劭。

也即是说,在武陵王刘骏起事之前,刘义宣、臧质、鲁爽等人已经公推他为共主了。

三月十八日,臧质在建康的儿子臧敦等人听说老爹造反,全都逃亡。

新皇刘劭下诏说:

臧敦等莫名其妙惊慌失措,突然跑得不知去向,实在是怪事一桩。臧质是皇亲国戚,又是功臣,他忠诚正直,正要进京协助朕治理天下,但子弟四处奔走,这不是伤臧质的心嘛。可以派人传达我的意思,让他们回来,全都官复原职。

不久,臧敦被抓获,刘劭命大将军刘义恭打他三十大板以示惩戒,然后又厚厚赏赐。

衣赐履说:刘骏十七日才誓师起义,臧敦等人十八日就听说老爹造反,显然说不过去。臧质应该早就通知了儿子们。

三月二十日,刘劭将老爹刘义隆安葬在长宁陵,有关部门揣摩刘劭的心思,没敢给刘义隆太高的评价,谥号为景皇帝,庙号为中宗

三月二十二日,武陵王刘骏从西阳出兵。

三月二十四日,刘骏到达寻阳。

三月二十七日,刘骏命颜竣向四方发布讨伐檄文,各州郡接到檄文,全都响应。南谯王刘义宣派臧质率军前往寻阳,和刘骏会师后一同东下,只留下鲁爽镇守江陵(湖北省江陵县)。

新皇刘劭任命兖、冀二州(州政府设历城,山东省济南市)刺史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州政府设彭城)刺史,起用张永(前冀州刺史)为青州刺史。萧思话从历城率军回到平城(胡三省认为,此处“平城”可能是“彭城”之误),响应武陵王刘骏。建武将军垣护之此时正在历城,也起兵响应。南谯王刘义宣任命张永为冀州刺史,张永派司马崔勋之等人,率军与刘义宣会师。

随王刘诞打算接受刘劭的任命,司马顾琛和参军事沈正劝谏,刘诞决定倒向刘骏。

衣赐履说:刘骏的檄文中,已经明确刘义宣、臧质、朱脩之、刘诞、刘遵考、萧思话、鲁爽、王玄谟等人都已加入义师,因此,上面这些活动,都发生于刘骏传檄之前。

新皇刘劭自认为打仗有一套,他对朝臣说:

战场的事儿你们不必操心,你们只需处理各种公文即可。反贼来犯,我将亲自痛扁他们,我只怕他们不敢发动。

等到听说四面八方都反了,刘劭才发现情况不对头。刘劭下令戒严,召回所有轮休的将士,命亲王和大臣全部入城,又专门将江夏王刘义恭搬到尚书下舍,他的儿子们则全都呆在侍中下省。

四月一日,襄阳太守柳元景率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路兵马,从湓口(江西省九江市)出发,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刘义宣手下干部),率荆州军队作为后援。

四月五日,武陵王刘骏从寻阳发兵,沈庆之总领中军随行。

新皇刘劭立正妻殷玉英为皇后。

四月八日,刘骏的声讨檄文传到建康,刘劭把太常颜延之叫来,让他过目,然后问,这是谁写的?

老颜同志看完檄文,皱了皱眉,苦着脸说,看起来像是颜竣的手笔。

刘劭说,老颜,你的好儿子文笔了得啊!把朕写得如此不堪!

颜延之说,这小子连老臣我的安危都不管了,哪里还能顾虑陛下您呢?

刘劭怒气稍平。

刘劭下令,将武陵王刘骏在建康的儿子全都抓起来,囚禁在侍中下省,将南谯王刘义宣的儿子们都关在太仓,又打算把雍、荆、江三州将士们留居在京城的家属全都诛杀,江夏王刘义恭和司空何尚之劝谏说:

凡图谋大事之人,哪有顾念家人的啊!况且,很多将士都是被迫的,如果把他们的家人全都诛杀,恰恰坚定了他们的斗志啊!

刘劭一琢磨,是这么个理儿,就下诏表示不再追究他们的家人。

【没有人质可不行啊!】

衣赐履说:完了完了,刘劭必死无疑。本来,刘劭手上全是牌,偏偏下诏不追究反贼家属,那就一张牌都没有了。

即将鱼死网破,却还担心衣服弄皱了不好看,岂能还有活路

刘劭怀疑朝廷旧臣不会效忠自己,就特别厚待辅国将军鲁秀和右军参军王罗汉,把军事工作全都委托他们。

衣赐履说:鲁秀的老哥鲁爽加入叛军,刘劭不杀鲁秀也就罢了,却把军队交给此人,让人迷惑。

刘劭以萧斌为谋主,以殷冲掌管兵符文告。萧斌劝刘劭亲自率水军西上迎战,不然就据守梁山(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之间,两山夹长江对峙,东岸博望山,西岸梁山)。大将军、江夏王刘义恭则献策说:

逆贼刘骏年纪尚小,根本不懂军事,他们远道而来,将士疲惫,我们应该以逸待劳。现在,如果我们远去梁山迎战,京师就会空虚,如果东部叛军乘虚进攻,可能造成祸患。如果我们分别迎战,兵力就会分散,不如养精蓄锐,等叛军到了之后,我们再视情而动。另外,放弃秦淮河南岸,用木栅隔断石头,这是前朝以来对付外敌的一贯做法,不必担心不能破贼。

刘劭认为有理。

萧斌厉声道:

南中郎将刘骏,不过二十岁的少年人,却能整出这么大动静儿,岂可小瞧于他!三州同时作乱,而且占据上流有利地势。沈庆之善于用兵,柳元景、宗悫也屡立战功,他们可不是不堪一击的弱鸡!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趁我们士气尚高,军心还没有分崩离析,拚死一战。如果就跟台城坐等,根本没有活路!现在,主上和宰相都没有决战之心,难道这就是天意吗!

刘劭不听。

有人劝刘劭保住石头城。刘劭说:

过去人们之所以固守石头城,是为了等待援军勤王。而我如果固守于此,又有谁能前来救援呢?我们只有全力与敌人决一死战,不然,恐怕就无法获胜了。

刘劭每天都到军营慰劳将士,亲自督促制造船舰。

四月十日,刘劭下令,烧毁了秦淮河南岸房屋和游船画舫,将老百姓全部赶到秦淮河北岸。立皇子刘伟之为太子,任命始兴王刘濬的岳父褚湛之为丹阳尹,刘濬为侍中、中书监、司徒、录尚书六条事,加授南平王刘铄为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建平王刘宏为江州刺史。

太尉司马庞秀之从石头城逃跑,投奔了武陵王刘骏,刘劭军中,大为震骇。

衣赐履说:我们刚讲了,刘劭命鲁秀和庞秀之共同掌管军队,现在,作为两个指挥员之一的庞秀之阵前投敌,将对刘劭军产生多么大的冲击!

刘劭不杀叛军家属,说明他心善——至少是心软,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必败无疑。作为军事统帅,如果没有霹雳手段,那庞秀之这样的叛逃者就会络绎不绝,继而成群结队,最终兵败如崩。

已经坐上了皇位的刘劭,可谓得了泼天的富贵,然而,他的每一个行动都在消解他的权力和威信,这场富贵,他还能接得住吗?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衣赐履读通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