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欧亚安全架构的五个问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11:05 1

摘要:俄罗斯拥有在敌对环境中生存、以实力解决生存问题的丰富经验。我们并非天使,因此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教导他人。但我们有能力思考更美好的未来,并与各方共同构建这一未来。

俄罗斯拥有在敌对环境中生存、以实力解决生存问题的丰富经验。我们并非天使,因此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教导他人。但我们有能力思考更美好的未来,并与各方共同构建这一未来。

俄罗斯提出的欧亚安全体系倡议正处于其发展过程中最为复杂的阶段之一。这一倡议由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最高政治层面提出,起步势头强劲。俄罗斯外交部门成功推动与欧亚地区主要大国、独联体国家合作伙伴围绕该倡议启动了对话进程。在倡议的逻辑与精神框架下,新的双边安全合作协议不断涌现。

若用航天领域的类比来形容,这一倡议的 “第一级火箭” 已完美启动。然而,接下来还需启动 “第二级火箭”,才能将倡议送入预期的政治轨道。当前阶段的核心问题在于:通过与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合作伙伴对话,制定新安全架构的详细原则,并以具体协议形式固定下来,进而发展为国际机构。

无论是从概念层面还是政治层面来看,这都是最复杂的阶段。这一新理念尚无悠久历史,也缺乏可依托的 “惯性”;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阻力将不断增加 —— 政治对手会试图从理念和实际问题两方面破坏这一倡议。

为何在俄罗斯领导人提出倡议后,没有立即公布预先拟定的核心原则与机制草案?尤其与西方的做法对比鲜明 —— 西方在提出主张后,往往会随之发布精心制定的具体路线图与行动计划。

俄罗斯的做法显然跳出了这一常规。莫斯科以 “提出问题、明确起点” 的形式阐述理念,然后邀请其他各方共同参与方案制定。这一过程并非自上而下地发布指令,而是为对话与共创提供空间。我们有自己的立场,但更希望与朋友及志同道合者共同完善它。

近期两份文件颇具代表性:其一,独联体国家外长就欧亚安全合作原则发表的联合声明;其二,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与白俄罗斯外长马克西姆・雷任科夫在明斯克共同提出的《21 世纪欧亚多样性与多极化宪章》联合构想。这些文件是否构成新安全架构的完整概念?目前尚不能。但能否将其视为 “集思广益、共同探索路径” 的一部分?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此类互动应与欧亚地区最广泛的合作伙伴群体反复开展 —— 这一过程本身就在构建沟通环境、叙事体系与合作空间。

答案更倾向于 “否”。俄罗斯十分清楚,每个国家与美国的关系都各具特点 —— 这些关系由巨额贸易往来、侨民群体、供应链参与度及其他利益决定。试图在他国与美国之间制造裂痕,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因此这一思路并未纳入倡议框架。

但另一事实同样不可忽视:欧洲安全体系始终未能实现包容性,未能基于 “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 原则消除冲突隐患。欧洲安全体系(更准确地说是 Euro-Atlantic 体系)仍保持封闭性与层级性 —— 尽管具备民主机制,但客观上服从于美国的意志与领导。欧洲中部爆发的大规模冲突,正是 Euro-Atlantic 体系长期失衡的显性结果。

这为构建任何新安全架构提供了重要启示:俄罗斯作为对 Euro-Atlantic 现状提出挑战的关键参与者,其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欧亚大陆这样复杂的区域,外部霸权国家的存在是多余的,而合作伙伴则不可或缺。

反观美国及西方阵营,其理念中包含理性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自由主义模式 —— 他们在对外交往中不仅推行自身利益,还传播自由、民主、市场竞争、人权等规范性与政治哲学原则。

莫斯科在这一问题上的谨慎态度,推究其因,主要有两点:首先,俄罗斯有苏联时期的历史经验 —— 除了 “重大地缘政治灾难” 带来的损失,俄罗斯还吸取了一个教训:试图将复杂的国际关系套入单一意识形态框架(无论其看似多么理性),最终必然导致原则空洞化、价值贬值,进而为迎合空想且不切实际的模式而模糊自身利益。

其次,有充分理由怀疑:受多种因素影响,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及原则正逐渐向后现代主义演变。我们如今面对的,可能已不再是(或主要不是)自由主义本身,而是其 “仿像”(симулякр)。这种 “仿像” 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正不断引发 “短路式” 的冲突。一个引申问题是:这是现代意识形态的普遍特征,还是仅自由主义面临的问题?事实上,自由主义并非唯一面临此类问题的理性主义意识形态 —— 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因此,不能将新欧亚安全架构建立在僵化的意识形态平台之上。

提出理念是一回事,建立可行机制是另一回事。西方机构虽存在层级化、相对封闭等缺陷,但仍是组织完善的体系 —— 融合了不同形式与实质议程:既有僵化的北约,也有官僚化的欧盟,同时搭配灵活的临时 “三方机制”“四方机制” 等,且积极吸纳非西方国家参与(尽管参与程度有限)。

换句话说,“多样性” 是实现体系纪律性与效率的显著障碍。解决之道在于:将 “多样性” 作为基本原则,承认其客观性,不追求短期的纪律性与效率。对多样性的尊重终将产生成效 —— 权威与信任,远比主导与强制更有效。

持怀疑态度者会指出:“多样性”“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主权平等” 等美好原则与愿望,几乎所有人都会签署认同,但现实中各国仍会优先追求自身利益。欧亚大陆不仅是资源与物质财富的宝库,也是冲突与分裂线的聚集地。

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难以独自弥合分歧、团结欧亚大陆乃至全球多数国家。但俄罗斯有能力推动这一进程,提供一种替代方案。俄罗斯本身也是无政府体系的一部分,有时会对外部挑战做出强硬回应。

俄罗斯拥有在极端敌对环境中生存、以实力解决生存问题的丰富遗产。我们并非天使,因此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教导他人。但我们有能力思考更美好的未来,并与各方共同构建它 —— 而非替他人构建。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