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浙江省疾控局举行以“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为主题的结核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江歆 陈馨仪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浙江省疾控局举行以“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为主题的结核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受省疾控局委托,省疾控中心通报了2024年度浙江省结核病疫情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1605例,报告发病率为32.60/10万,较2023年同比下降5.09%;普通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92%以上,利福平耐药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78%。浙江省结核病防控工作已连续多年保持疫情下行态势,相关防治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浙江省疾控局供图
全省结核病防控成效显著,但区域不平衡、老龄患者占比高等结构性矛盾仍需重点攻坚。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潘军航表示,目前,我省结核病防治呈现三个新趋势,一是疫情呈现显著区域差异,有些地区发病率已稳定在20/10万左右,而部分山区县发病率仍超60/10万;二是患者年龄结构分化突出,近几年新报告的结核病患者中,65岁以上老年人群比例较高,占到当年报告病例的30%以上;三是结核病防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不够广泛,基层结核病防控相关技术能力有待提升。
“这些变化既是社会发展的投影,也是结核病防治进程中的必答题。”潘军航表示,针对这些新趋势和变化,我省将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浙江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等政策性文件,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科学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坚持多渠道筹资模式,做好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项目的统筹衔接。在现有医保政策基础上,多个县市实现患者治疗费用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由当地财政兜底补助,实施“零负担”保障机制。
创新防治模式,推进无结核综合防治工作。依托定点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建立70余所标准化预防性治疗门诊,累计开展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干预治疗超过1万人,成功打造“主动发现率提升、治疗负担下降”的防控模式,获得国际认可。
坚持技术创新,在高疫情地区开展社区老年人群结核病病原学分子混检筛查试点工作,提升检出效率;实现全省所有县(区)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全覆盖;研究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泛基因组分析技术,应用于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处置与溯源等防控工作;坚持数字赋能,开发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个体结核病发病风险AI预测模型,试点推行;建设全省结核病患者全流程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在全国率先举办首期结核病流行病学现场班,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控人员的能力建设。
除政策支持和技术赋能外,提升公众认知也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之一。潘军航表示,今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利用好这样的主题宣传日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维度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营造全社会参与结核病防控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深入推进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提升行动,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引领作用,开展“无结核校园”建设;加强我省结核病防治科普专家库建设工作,增加优质健康科普的供给,让老百姓获取更加权威的科普指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