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书影汇|《功夫熊猫》:当“阿宝”遇上“滚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4 14:35 1

摘要:《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主角是一只名为“阿宝”的大熊猫。它看似好吃懒做,实则一心痴迷中国功夫。一次机缘巧合,他被误认作是能对付魔头的武林高手,无奈之下踏上练习功夫的道路,最终成功保卫了家园。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主角是一只名为“阿宝”的大熊猫。它看似好吃懒做,实则一心痴迷中国功夫。一次机缘巧合,他被误认作是能对付魔头的武林高手,无奈之下踏上练习功夫的道路,最终成功保卫了家园。

作为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的经典之作,《功夫熊猫》系列已然成为全球知名IP。该系列电影不仅情节精彩绝伦、趣味十足,动画细节的制作更是精美,且与现实生活中大熊猫的习性、动作等紧密相连,处处彰显用心。

青城山取景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阿宝”和鸭子父亲穿过清晨的浓雾一起回到熊猫村。这里云雾笼罩着山水,房舍皆是红墙绿瓦,楼阁无不檐牙高啄。山下水映竹林,绿草如茵,远处的山上白雪皑皑,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据公开报道,在筹备《功夫熊猫3》时,导演余仁英率领好莱坞团队到四川采风,熊猫村的灵感正是源自对青城山的实地考察。余仁英表示,他们第一次去青城山,看见了云雾缭绕、郁郁葱葱的景象,云雾散开后却能看到很多村落。这与电影中“阿宝”第一次看到熊猫村的场景如出一辙。

青城山的森林覆盖率高,层峦叠翠中与都江堰形成山水连动,意境幽美。在现实中,野生大熊猫大多生活在海拔2000米~3700米的高山上。那里云雾缭绕,凉爽的气候让怕热不怕冷的大熊猫感到非常舒适。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都江堰市的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4只,是一处真实版的“熊猫村”。

和平谷

在电影里,“阿宝”与鸭爸爸定居于和平谷,与朋友们自在地生活在一起,故事的诸多关键情节都从这里展开。这个充满故事的和平谷,其原型正是青城山的山门。当初,导演团队前往青城山考察时,有幸目睹了青城山山门前精彩绝伦的太极表演。那灵动的招式、沉稳的气韵,恰似“阿宝”每日清晨在和平谷刻苦练功的模样。更具意义的是,在青城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处处都渗透着功夫与太极所蕴含的精神——和谐、坚韧、刚柔并济。因此,导演团队决定将和平谷的场景设定于青城山,把青城山的独特魅力,透过电影镜头,呈现给全球的观众。

都江堰安澜索桥

在电影中,“阿宝”为了习得气功,被父亲带回了神秘的熊猫村。而前往熊猫村有一段必经之路——一条索桥。影片中有这样的情节:“阿宝”与父亲在此有过激烈的争吵,但他们最终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而这座索桥便是“阿宝”内心成长的跨越点。在这一过程中,他解开了与父亲的心结,完成了自己真正的蜕变 。

这座承载了诸多情感波折的索桥,其原型是横跨在滔滔江水之上,连通岷江两岸的都江堰安澜索桥。随着《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广泛传播,电影中的索桥也成为令人难忘的经典场景 。

大熊猫的千姿百态

电影中,有很多大熊猫吃饭的镜头,尤其是电影的主角“阿宝”。“阿宝”不仅对功夫满怀热爱,对美食的喜爱也丝毫不减。电影巧妙地将大熊猫现实中的饮食习惯融入剧情,使得“阿宝”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也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实中的大熊猫,在吃竹叶的季节,它们一天的摄食量可以达到10千克;在吃竹笋的季节,它们一天的摄食量可以达到40千克。按一只大熊猫100千克的体重来计算,它们一天就能吃掉占自己体重40%的食物。大熊猫是“吃货”实锤了。

同时,对功夫与美食两种截然不同事物的狂热追求,也塑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阿宝”。“阿宝”身形笨拙,模样憨态可掬,可一旦与功夫产生联系,他的执着与认真又和他的外在形象形成鲜明反差,为观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欢乐。

打滚

电影中,为了欢迎“阿宝”回到熊猫村,大家决定一起举办宴会。于是,一群大熊猫欢快地滚下了山坡。对此,“阿宝”目瞪口呆,其他大熊猫对他说:“熊猫不走路,熊猫用滚的。”

现实中,单听大熊猫的昵称“滚滚”,就知道它们有多喜欢滚来滚去了。尤其是大熊猫幼崽,它们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打滚,一点点感知周边的一切。每一次翻滚,都是它们探索世界的勇敢尝试 。

作息

晨曦微露,“阿宝”便早早起身。而此时的“熊猫村” 里的其他大熊猫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现实中,大熊猫每日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在休息。其背后的原因是,大熊猫的消化道较短,食物吸收效率较低。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它们不得不以休息的方式来储存能量。

有时我们会听到游客说“大熊猫太懒啦,总是在睡觉!”“大熊猫一点都不喜欢动”等等。实际上,从食肉动物转变为食草动物,大熊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竹子这种低热量的食物来源意味着它们必须有效地管理能量消耗。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它们必须不停地吃。

当“好莱坞”遇上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无疑是这部作品的最成功之处。不管是创作背景还是视觉呈现,无不彰显着中国元素。导演对这些中国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使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

故事一开篇,人物的台词中便出现了“师傅”“豆腐”“麻将”等中国味十足的词汇。“阿宝”家的传统手推车与面馆,和平谷的四人轿、鞭炮、针灸与传统庙会都是中国元素;电影中的建筑物,飞檐斗拱、红墙绿瓦,室内的墙壁、柱子、桌椅以及寺庙中装点用的山水画、瓷器,都采用中式风格。此外,还有彩带舞、折扇、太极八卦等充满东方韵味的细节。

在这样的场景下,电影的镜头转向了主人公“阿宝”。“阿宝”本是以卖面为生,到后来,“阿宝”阴差阳错地被选为“神龙大侠”,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战无不胜。在浣熊师傅和威猛五侠的冷嘲热讽下,他备受打击。这样的情节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与哲理,儒家思想贯穿影片始终。儒家强调“有为”,而“阿宝”所历经的种种磨难和打击,正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即便屡屡受挫,“阿宝”依旧坚定初心不放弃,这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体现。

既然电影名叫《功夫熊猫》,那中国功夫自然是重头戏,它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功夫电影的酣畅淋漓和活泼生趣。电影片段中,我们可一睹猴拳、蛇拳、螳螂拳和虎鹤双形的淋漓攻势。“夺宝”亦是中国功夫电影中的精彩桥段,宝物在诸色人等间的辗转往复是功夫迷们最为欣赏的情节。影片中,正反两角围绕神龙秘籍展开的争夺将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场景中,“阿宝”学以致用,同样的招式以不同方式展现,令观众惊喜之余捧腹不已。除了这些,像针灸这类让西方人颇为困惑的“中国制造”也露了一把脸。

整部电影蕴含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勇气、友谊、坚持、自信和正义。例如在“争夺包子”的训练中,“阿宝”的忍耐与痛苦以及对梦想的追求和不服输的劲头,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更加让人动容,而浣熊师傅与“阿宝”之间的师徒之情,也令人动情。又例如在乌龟大师的点拨下,浣熊师傅对“阿宝”态度的巨大转变,让它最终成为了一个严师与慈父的角色。此外,乌龟大师的亮相也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举手投足间皆有包容万物之气魄,拥有平和的人生境界,颇有中国哲学之意。这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龟象征的长寿与智慧。而他对身边的人的教诲也句句玄妙,话话机锋,他说:“思想如水,动则昏昏,静则昭昭。”

结语

中国元素,无疑是《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最成功之处。无论是创作背景还是视觉呈现,所有中国元素的挖掘和运用,都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使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

文:王怡锦(实习生)

图片来源:1905电影网

来源:看熊猫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