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家里的饭桌上,岳母突然说:“我看我这血糖控制得还行,就想问问,能不能偶尔吃点咸菜?”她这一说,我还真愣了一下。因为在我们印象里,糖尿病人一听到“咸”字,基本就要皱眉头。
上周家里的饭桌上,岳母突然说:“我看我这血糖控制得还行,就想问问,能不能偶尔吃点咸菜?”她这一说,我还真愣了一下。因为在我们印象里,糖尿病人一听到“咸”字,基本就要皱眉头。
可这天,她拿出手机,说看到一条新闻,说“哈工大的研究发现,糖尿病人吃咸可能更长寿”。这话一出,全家人都看着我,等我回答。
我家孩子正在长身体,岳母有糖尿病,老公前阵子体检血压偏高,这些年,我做饭的难度就像在走钢丝,太淡没人吃,太咸又怕出问题。我一边烧饭一边琢磨,盐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尤其对于糖友,吃咸菜到底是不是在“作死”?
那天我没急着回答,先把哈工大的研究找出来看了。研究大概意思是,盐摄入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之间关系并没有过去想的那么简单。研究组发现,在某些人群中,适当的钠摄入反而与更低的死亡风险相关。听起来挺颠覆的,但得看细节。
我和岳母说,不是咸菜不让吃,而是你吃的方式和量有没有搞清楚。咸菜本身不是毒药,问题出在“多”和“错”。我平时做饭,尽量自己腌菜,控制盐和糖的比例,吃的时候也不让她多吃,就是一点点,配饭。她血糖控制得好,也不是因为完全不碰咸的,而是因为整体饮食习惯比较稳。
咱们说回盐。盐是钠的主要来源,钠在人体里不是摆设,它控制着体液平衡,神经传导,肌肉收缩。
问题是现代人吃的盐,大多数都超标。糖友更敏感,钠摄入过量可能加重高血压、肾负担,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如果一味限盐,可能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头晕、乏力。
我爸以前为了控血压,盐几乎不碰,结果某天在外头散步,竟然晕倒了。医院说是低钠导致的血压波动。我才意识到,过度限盐跟暴饮暴食一样,都是极端行为。食养讲的是“中”,不是“过”。
那这研究是不是告诉我们,可以放开吃咸菜了?不能这么理解。研究反映的是“适量吃盐”的可能益处,不是鼓励大家多吃重口味。咸菜的问题在于它不仅咸,还可能含有较多亚硝酸盐,尤其是放置时间长的。所以关键不是咸菜本身,而是你吃的是什么、怎么做的、吃多少。
我家的咸菜,自己腌。黄瓜、萝卜、紫甘蓝,放点苹果皮、生姜段,不加糖,用淡盐水腌个三五天,放冰箱冷藏。这样腌出来的咸菜,味道清爽,盐分不高,还能促进食欲。尤其对糖友来说,饭量控制不容易,这种低盐腌菜,一小碟就能满足口味,又不会造成血糖波动。
糖友饮食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单靠戒糖戒盐能解决的。关键在于整体的饮食结构、时间安排、搭配方式。我经常跟患者说,别盯着一个调料不放,反而忽略了饭桌上其他“隐形盐”。酱油、豆瓣酱、火腿、鸡精,这些东西里的钠才是“暗藏杀机”。
有次我给家里做鱼香茄子,平时做这菜,老公最爱吃,但我用了低钠酱油、少油炒,加了点白醋提味,家人吃得还是开心。其实很多时候味道不是靠盐堆出来的,香气、酸味、鲜味都能帮上忙。糖友吃得清淡,不代表吃得寡淡。我邻居老王,糖尿病十几年,一直不敢碰咸菜。
前阵子聊天我才知道,他每天早餐就白水煮小米粥配青菜,嘴巴都淡出鸟来了。我建议他换个方式:早餐小米粥配点自制低盐榨菜丝,再来个鸡蛋。他试了几天,说吃得舒服多了,血糖也没起波动。糖友吃咸,不是绝对禁区,而是要有智慧地吃。
很多人误以为咸就是罪魁,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加工方式”和“饮食习惯”。家里做饭,我尽量避开高钠调味料,改用天然香料,比如紫苏、花椒、柠檬皮,这些东西提味不靠盐,也不会升血糖。调味这件事,其实是厨房里的营养学。
我妈做饭就爱用鸡精,后来我告诉她鸡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钠含量并不低,她才知道原来“没放盐”不等于“低钠”。所以控盐不只是看盐罐子,而是看整个厨房的“钠地图”。只管盐的糖友,很多都被其他调料“偷袭”了。
再说咸菜,很多人图省事买现成的,那些真不能常吃。市售咸菜为了保存时间长,会加防腐剂、色素、更多的盐。对肾脏、血压、血糖控制都不好。我家岳母自己也学会了腌菜,每次腌一小罐,吃完再做,既新鲜又可控。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糖友不爱喝水,嘴巴干就吃点咸的,这样更容易导致脱水。高钠状态下人体更容易渴,但糖友本身尿多、易脱水,这个循环很危险。所以我规定岳母每天喝够水,咸菜是配饭的,不是“解馋”的。
我家小孩也爱吃咸的,尤其是薯片、方便面这些,一不注意就钠超标。我给他做的“健康咸味零食”是烤紫菜和蒸玉米棒,撒点芝麻粉和橄榄油,有味道又不重口。从小建立对“咸味”的正确认知,比长大再戒口要容易很多。
说到底,这次哈工大的研究并不是给咸菜“洗白”,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对“咸”这个味道一刀切。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营养管理也得因人而异。糖友不是不能吃咸,而是要吃得聪明、吃得有底线。
家里人吃得健康,我这个当妈的、当营养师的,心里才踏实。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给家人的“营养处方”。不管新闻怎么说,我们都得学会自己判断,不能被标题牵着鼻子走。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2. HeFJ,MacGregorGA.Saltintake,highbloodpressureandcardiovascularrisk.NatureReviewsCardiology.2010.
3. GraudalNA,etal.Comparedwithusualsodiumintake,low-andexcessive-sodiumdietsareassociatedwithincreasedmortality.AmJHypertens.2014.
4. 哈尔滨工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钠摄入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关系研究》.2024.
5. WorldHealthOrganization.Guideline:Sodiumintakeforadultsandchildren.WHO,2012.
来源:金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