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暴雨致44148人安全转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05:20 3

摘要:8月28日,四川盆地西南部、西北部及川西高原北部遭遇特大暴雨,局部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四川省地灾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紧急启动应急响应,仅24小时内,11个市州、49个县市区的44148名群众被成功转移避险,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这场与时间

8月28日,四川盆地西南部、西北部及川西高原北部遭遇特大暴雨,局部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四川省地灾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紧急启动应急响应,仅24小时内,11个市州、49个县市区的44148名群众被成功转移避险,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不仅展现了防灾体系的高效运转,更涌现出无数令人动容的温情瞬间。

一、精准预警:未雨绸缪的“安全盾牌”

8月27日15时45分,四川省气象台率先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明确雅安、成都、广元等5市西部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个别区域特大暴雨。气象部门通过卫星遥感、雷达监测和地面雨量站,实时追踪雨云移动轨迹,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乡镇、村组。泸州市纳溪区创新“三级联动”模式,通过应急平台向13个镇街发布风险提示单,并逐一抽查调度;雅安市芦山县利用无人机巡查山洪危险区,发现隐患立即启动转移预案。

二、生死时速:11个市州的“紧急大迁徙”

从8月27日7时起,四川多地进入“战时状态”。眉山市丹棱县乡镇干部凌晨冒雨敲门,将23户56名群众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乐山市犍为县定文镇通过广播、微信群和“敲门行动”,紧急转移1213户2872人,并劝离低洼地带露营人员437人。在地势低洼区域,救援人员驾驶冲锋舟、皮划艇,将被困群众背出、抬出;一位村干部在劝说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时,身后房屋突然倒塌,险象环生。

三、温暖守护:安置点里的“临时家园”

转移群众被安置在学校、村委会等安全场所,帐篷整齐排列,被褥、食品、饮用水一应俱全。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工作人员化身“心理疏导员”,安抚群众情绪。省应急管理厅紧急调拨物资,志愿者团队自发参与搬运、照顾特殊群体。一位大学生志愿者说:“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别人的光。”

四、奇迹背后:防灾体系的“四川经验”

此次零伤亡的成果,源于四川多年构建的“一库三图”防灾系统(风险数据库、隐患点分布图、转移路线图、安置点布局图)。结合历史灾情数据,全省提前划定高风险区域,建立“提前3小时预警、提前1小时转移”机制。2023年“7·23”暴雨中,雅安市荥经县因预案精准,41528人安全转移;此次行动再次验证了这套体系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截至8月28日上午,全省仅接报3处地质灾害(眉山2处、宜宾1处),均未造成人员伤亡。这场暴雨中的“生命大转移”,不仅是一次防灾减灾的成功实践,更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常态,我们相信,这样的“四川速度”与“中国温度”,将永远是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四川暴雨##防灾减灾#

来源:铃风898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