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onomy | 3.4分JCR1区微生物组专刊第3版/37天毕业神器(刘永鑫/于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0 07:36 2

摘要:农业微生物组在植物营养吸收、病害防治和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植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开展功能微生物组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并随着测序成本的下降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逐渐普及。了解构建植物微

农业微生物组在植物营养吸收、病害防治和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植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开展功能微生物组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并随着测序成本的下降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逐渐普及。了解构建植物微生物群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助于促进研究人员对植物-微生物组相互作用的认识,并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解决农业、保护和可持续性的关键需求。

基于此, Agronomy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刘永鑫研究员和德国波恩大学于鹏教授,合作创建特刊“Metagenomic Analysis for Unveiling Agricultural Microbiome - 3rd(宏基因组解析农业微生物组 - 第3版)”。第一版己于2023年12月顺利完结,发表18篇论文,阅读超5万余次,详见: https://www.mdpi.com/journal/agronomy/special_issues/S70BHD8E5H 。第二版 己于2025年4月顺利完结 ,发表8篇论文,阅读超万余次,详见: https://www.mdpi.com/journal/agronomy/special_issues/YOQL5J6Y9F。应广大同行需求,发起专刊第三版,详见: https://www.mdpi.com/journal/agronomy/special_issues/00R5U9Y50H。

本特刊重点关注农业相关的微生物组研究,包括农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农产品、畜牧业和水产等相关研究。特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投稿截止日期:2026 年 2 月 15日

专刊主页:

客座编辑

刘永鑫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刘永鑫,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研究员,iMeta执行主编(IF 33.2)。聚焦微生物组方法开发、功能挖掘和科学传播,在Nature Biotechnology/Microbiology等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27000+次,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国家级青年人才。主编《微生物组实验手册》专著,+关注)。

研究领域:微生物组、宏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于鹏 博士

德国波恩大学

2009 年至 2016 年,于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3 年至 2015 年,于德国波恩大学 INRES 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做访问学者。现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玉米、非生物胁迫、根系发育、微生物组、根际。

复制下方链接,了解更多特刊信息。

Agronomy 期刊介绍

主编Peter Langridg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文章类型包括农学及农业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型文章及综述,目前已被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和 Scopus 等多个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3.42024 CiteScore6.7Time to First Decision17 Days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

高引

iMeta工具

iMeta综述

高引

来源:微生物组

相关推荐